课件31张PPT。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伊春市翠峦区第二中学
李 云 雪 一 、教学指导思想二 、教学背景分析三、学情分析四、教学目标五、重难点六、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七、课程资源的重组八、教学过程“文化大革命”中的一幕一 、教学指导思想
为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据本课内容,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更多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一个自由翱翔的思维空间和表现发挥的舞台,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投入探究后的成功和快乐。二 、教学背景分析
文革十年既是“左”倾错误不断发展的历史,又是党和人民与“左”倾错误不断斗争的历史。“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是在中国发生的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建国以来最严重挫折和损失的一场内乱。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它的“理论基础”是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文化大革命”名义上是直接依靠群众,实际上既脱离了党的组织和广大群众,结果给林彪、江青一伙投机分子、野心分子、阴谋分子以可乘之机,造成全面内战,天下大乱。“文化大革命”,实际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斗争的结果是结束了“左”倾错误统治,党和人民取得了最终胜利。三、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他们的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大,参与意识强烈。关于本课知识,他们在长辈的口中一定听说过,但他们还不知道毛泽东为什么会发动文化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的一些具体情况,这些是他们极感兴趣的,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人翁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四、根据历史学科三维目标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已有
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本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有: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动乱局面的出现;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本节课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是: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前的准备,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采访历史见证人,学习整理口述史料的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2、过程与方法:
不起在课前指导学生根据搜集、整理的历史资料、图片,讲述“文化大革命”中的动乱局面,加深对“文化大革命”危害的认识。
通过探讨“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引导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学习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问题。讨论“我们从‘文革’中应吸取哪些教训?”让学生明白“以古鉴今的道理。
通过角色扮演,再现历史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主体参与,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利用和操纵,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通过讨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通过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具体史实,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大革命”始终遭到党和人民群众的顽强抵制和斗争,中国共产党能够敢于面对和勇于纠正自身的缺点和错误,从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顽强生命力。五、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立本课的重点是: “文化大革命” 的发动及所造成的危害、二月抗争。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 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和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但由于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毛泽东等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状况作了错误的估计,在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混淆了是非。结果,事与愿违,“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反而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这个教训,就不可能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路线和政策。二月抗争是在党和国家正在遭受严重灾难的情况下发生的,是老一辈革命家同林彪、江青一伙的斗争。其目的是力图纠正“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在这场斗争中,老一辈革命家代表了党和人民的意志,表现了无私无畏的凛然正气。
“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进步,而是一场历史性的动乱和灾难。其表现需要从“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等几方面都遭受严重破坏的史实去分析,层次较多,学生又缺乏亲身的感受,因而具有一定难度。所以我确定此目内容为教材的难点。六、 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根据本课内容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
史实概括法、评价归纳法、讲练结合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本课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提出疑问,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学法指导:
(1)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本课而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更为合适。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印象,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还可以通过访问长辈等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整理口述史料和体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七、课程资源的重组
本课内容在众多媒体上都有反映,学生或多或少都能有所了解,容易使学生参与知识研讨,为实现本课的有效收放,我将本课分成四个活动板块,并用四种不同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学习,从而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效果。八、教 学 过 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文总结讲 授 新 课讲述真实的故事思考难解的问题展示收集的资料红
卫
兵
大
串
连破
四
旧领
导
、
群
众
遭
迫
害知
识
青
年
上
山
下
乡重现真实的历史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身为党中央集体的核心人物,发动大革命是为了打倒所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毛泽东的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因为
A:他对党内和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了完全错误的分析,把国
民经济条整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把主
持条整工作的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
当权派,简称“走资派”。
B: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夺取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的领导权,践踏了党内组织原则
,破坏了民主法制,造成了“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局面。
民主法制被破坏的现象表现如何?破四旧谈一谈动乱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
表现在哪些方面。 A、 林彪反革命集团是怎
样形成的?
B 、林彪为什么发对反革
命政变?
C、林彪反革命集团 结局
如何?江青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A、文革后期全国为什么再度
入混乱。
B、四五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C、文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下滑局面怎样扭转的? 周恩来,邓小平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工作他们一起整顿恢复各方面工作,使得形势有所好转.四五运动四五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发悼念周总理,反对
“四人帮”的革命运动,所以遭到“四人帮”的镇压,
但此次运动奠定了粉碎“四人帮”的群众基础.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人代表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正如郭沫若所说“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白骨生精,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 篡党夺权者,一枕黄梁梦。”
十年浩劫,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文革”作为一场梦结束了,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索,从这件史实中,你吸取到了哪些教训呢? 全文总结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文 错误的发动
化 动乱和灾难
大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革 “二月逆流”
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966___1976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