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AB卷课课通23 带上她的眼睛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AB卷课课通23 带上她的眼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20 21:2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带上她的眼睛
随堂训练
01基础知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
A.只有一个迟钝(dùn)的老式机器人照看着旅店里的一切。
B.又回到了灰色的生活和忙碌(lù)的工作中,以上的经历很快就淡忘了。
C.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zhuì)着星星点点的小花。
D.炽热的岩浆刺目地闪亮着,翻滚着,随着飞船的下潜,在船尾飞快地合拢(nǒng)起来。
(解析:D项“拢”应为“lǒng”。)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B )
A. 第二天清晨,阴云布满了天空,草原笼罩在蒙蒙的小雨中。
B. 一副见过无数次的巨大壁画把我吸引住了,壁画上是从太空中拍摄的蔚蓝色的地球。
C. 在闲暇时甚至睡梦中,她身处的环境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
D. “落日一号”已潜入地层,只在潜入点留下来一个岩浆的小湖泊,发出耀眼的红光。
(解析:B项“副”应为“幅”。)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
A.朋友是什么?朋友是一种真诚互动,是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应。
B.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你始终脱离不了祖国,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C.只有当一个人不再对生活抱任何幻想的时候,真正的解脱才会不期而至。
D.虽然又是一句轻柔的祝福,却是我的心语;虽然见面只是微微一点头,却满含浓浓情意;虽然我们说话不多,却彼此貌合神离。
(解析:D项中“貌合神离”与语境不符,应改为“心有灵犀”。)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D.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解析:A项应为“建立和完善”;B项“培养……水平”搭配不当;D项应删掉“使”。)
02拓展阅读
(北京中考)
超级智能住宅
叶卡捷琳娜·奥迦涅香
住宅终于建成了。建造期间丈夫可操劳够了:一会这里有毛病,需要修改,一会儿那里有出了问题,需要设法解决……总之,没有片刻休息。好了,现在总算结束了,住宅竣工了,大功告成了。
住宅是丈夫为讨妻子欢心而建成的,因为妻子不爱收拾房间,而且觉得烹饪、洗涤特别麻烦,对于读服装设计的妻子来说,财务收支就更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
妻子对新住宅非常满意:清洁卫生,物品存放,三餐烹饪,衣服洗涤,财务收支……全由屋子包办,甚至当主任外出时,回信,接电话,迎来送往……也由屋子代办。
每天清晨,当和煦的阳光透过窗户泻进房间时,妻子会在睡梦中自然醒来。在她淋浴的时候,厨房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早餐:牛奶、红茶、咖啡等饮料应有尽有,烤麸面包、芝士蛋糕、水果沙拉等食品一应俱全。喝着香醇的咖啡,尝着酥软的面包,听着音乐播放器自动为她选择的曼妙音乐,妻子觉得早晨的时光无比美妙。早餐结束后,衣柜自动地为女主人选好了衣服,化妆台上自动推出名牌香水,妻子根本不用为服饰、化妆而发愁。
傍晚下班归来,不用掏钥匙,门顶上的智能识别仪会自动开门,客厅、餐厅等处的灯会自动亮起。花瓶里每天会有一只妻子喜欢的花朵自动开放,芬芳弥漫。晚餐是妻子最爱的普罗旺斯名菜,妻子在肖邦的钢琴声中呷着波尔多葡萄酒,工作一天后的疲惫感荡然无存。餐毕,她坐在书房里随意读书,书柜里比牛津大学图书馆的藏书还多。
妻子觉得这栋住宅棒极了!
可到第二个月月末,妻子的态度就全然变了。
“它不给我绿裙子,还说我只适合穿蓝色的!”她向丈夫告状。
丈夫决定先弄清楚事情的真想。
“听着,房子,你太放肆了!快打开衣柜,把那条绿裙子拿出来给太太。你听见了吗?”
房子没有回答,柜子也未见打开。
“唉,你为什么就不能穿蓝色的呢?”丈夫转向妻子。
“什么?就听从这么一堆钢筋混凝土的支配?穿什么都要由它来决定?不行,亲爱的,我是这里的主人。发号施令的,应该是我,而不是你的房子。房子快把那条绿裙子拿来给我!”
房子拿出的仍是蓝裙子。僵局持续了一个小时,妻子什么地方也不想去了,只把自己闷闷不乐地锁在房间里。
过了一周,女主人又跟房子争执起来。而这一次,她照样讨了个没趣。
又过了一周,妻子忍不住要离家出走。临行前她向丈夫摊牌:
“要么我留下,要么这鬼房子留下!”
“它哪里又得罪你啦?”丈夫大吃一惊。
“我要做我想做的事,而不是它想要我做的事;我要穿我想穿的衣服,而不是它想要我穿的衣服。总而言之,我要做我想做的一切。”
“亲爱的,它也是关心我们嘛。”
“关心?可绝不能违背我的意愿来干。它这绝不是关心,而是在任意摆布我们!”
“但是……”
“我已经说过,要么我留,要么它留!”
“可我总不能把一幢好端端的房子毁掉吧?”
“既然这样,那你就跟你好端端的房子过日子吧!在你心目中,它完全可以取代我。对此我已深信不疑!”
门“啪”的一声关上了。妻子毅然走了。
丈夫自我安慰着,傍晚她肯定就会回来的。可过了一天,又过了一天,直到第三天,妻子仍不见回来。
“房子,我要去找她!在我们回来之前,请做好一道她最爱吃的茄汁沙司,并摆好饭桌!”
他走到门跟前,可这一次门没有像往常那样自动打开。
“嗯?你怎么搞的?睡着啦?你这房子,快给我开门!”
门一动不动。他只好自己动手去推门,但门就是开不了。他干脆用肩头去撞,门依然不开。
“门呀,你怎么啦?我需要去找她呀!”
“你不必去找她了,她只会给你增添麻烦。”房子心平气和地劝说。
“房子,我需要她。房子,我爱她!开门啊,快开!”
房子默不作声,门紧闭不动。
他试着去开窗子,窗框好像也被钉死。他想用椅子把玻璃砸碎,可是笨重的窗帘却有意缠住了他的手,并把他手里的椅子夺掉。
“放开我!”他大声呵斥着。
“你没什么理由要出去,”房子回答,“你不需要她。我会照料你,直到你老死。”
“你说什么?想把我一辈子困在这里,一辈子?”他气冲冲地问。
“我会照料你的,你什么都不必操心。”
“我不需要你来照料,放开我!”
沉默。
他挣脱窗帘,来到房子中央,在这里窗帘已够不到他。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到了打火机。他取出打火机,“嚓”一下把火打着,说道:“你现在不把门打开,我就把你烧掉!”
“可你要知道,那样一来,我们将同归于尽。”
“即便如此,我也要把你毁掉!房子,你听到了吗?”
“还是把打火机关了吧。”
“快开门,否则我要烧了!”
“不开。”
“我烧死你!”
“你烧不了我的。”
这时从柜子里滚出了一个箱子……
(选文有删改)
5.阅读小说,根据你对“超级智能住宅”的认识,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分别填入一个四字词语。
当房子刚建成时,房子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体贴入微,当妻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房子的表现可以概括为①固执任性;当丈夫与房子矛盾激化时,房子的表现可以概括为②蛮横无理。
6.小说中的对话往往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请你选择一处对话,简要分析在推动情节发展中,这处对话所起的作用。
选取对话:“亲爱的,它也是关心我们嘛。”“关心?可绝不能违背我的意愿来干。它这绝不是关心,而是在任意摆布我们!”
作用:既体现了男主人设计房子的初衷、房子最初对主人的态度,又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暗示了下文中房子会对主人做出的种种“造反行为”。最初为了照顾主人建造的房子,在只能简单僵化地理解“照顾”,却完全不理解主人的感情,分不清“主仆”的界限时,就会出现这种任意摆布主人的“行为”。此处是对文中房子行为的良好诠释。
7.在你看来,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根据你对小说主题的认识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小说主题:人工智能可能会毁灭人类
你的问题: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烦恼,甚至是危险,面对科技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请结合生活详细阐述你的观点。
你的理由:本文主题人工智能毁灭人类,其实质在于引发读者思考:原本为服务我们而发明的人工智能,为什么反而成为人类的敌人?在我们发明高新技术的时候,是否考虑到了他的危害以及控制危害的方法?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这是每一个人都回避不了的问题。此题在考查原文主题的同时,还需要将科幻回归现实生活,思考作者影射的现实问题,体现了小说表现生活现实的体裁特点,一举多得。
B卷能力训练
01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做后面的题。
题春江渔父图
杨维桢①
一片青天白鹭前,桃花水②泛住家船。
呼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头缩项鯿③。
【注】:①杨维桢:元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考中进士后历任台县尹、建得路总管推官等职。元末农民起义爆发,避寓富春江一带,张士诚屡招不赴,后隐居江湖。此诗作于任上。②桃花水:桃花汛,指春天桃花盛开之时,川谷冰融,河流涨满。③槎头缩项鯿:此处借指上等鲜美之鱼。
1.前两句写景角度有何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首句写远景,青天一片,白鹭徐来,色彩淡雅,为全诗染上一层明快的底色;第二句写近景,桃花绽开,江波浩渺,渔船在岸边拍打着浪花。(也可答仰视、俯视。描绘时大致意思相当即可)
2.三四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内容:渔父唤儿进城打酒,酒资则是刚刚捕捞到的鲜美鳊鱼。情感:通过描写渔父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渔父生活的歆羡,对那种宁静安详、无拘无束的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02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⑤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想到好的句子。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胡:为什么。
【参考译文】:
张丞相喜欢写草书,字却写得不工整。当时的人们都讥讽嘲笑他。张丞相像原来一样不改。一天(灵感突发)想到好句,就拿起笔迅速地写下来,整张纸上龙飞凤舞。就让侄子来抄录。当抄到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侄子感到疑惑,就停了下来,拿着张丞相所写的字问他:“这是什么字?”丞相仔仔细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于是责骂他的侄子说:“你为什么不早一点问我,我也忘记了。”
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喜欢、爱好) ?B.使侄录之(让、叫)??
C.索笔疾书(快速地)??? D.诟其侄曰(夸奖)?
(解析:诟:责骂。)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张丞相认真看了许久,自己也认不出来。
(2)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你为什么不早问?以至于我都?忘记了写的什么了。
?5.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该责怪的人是张丞相。原因:?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儿不早点问。
03名著阅读
6.根据文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我现在已经看完了这只潜水艇前头的整个部分,从船中心到船前头,前半部的正确区分如下:长五米的餐厅,一扇隔板,即不能让水渗入的隔板,把它跟图书室隔开;长五米的图书室,长十米的大客厅,第二扇隔板把它跟船长的房间隔开;长五米的船长室;长两米半的我的房间;最后是长六米半的储藏空气的密室,它紧贴着船头。前半部全长是三十五米。防水隔板都开有门,橡胶闭塞器把门关得紧紧的,即使有个把漏洞,也可以保证诺第留斯号的安全。我跟着尼摩船长,穿过船边的狭窄过道,到了船的中心。在船中心两扇隔板之间有井一般的开口。顺着内壁有一架铁梯子一直通到这口井的上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名著《海底两万里》,作者是儒勒·凡尔纳。
(2)这部名著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象事物如今已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哪些关系吗?
示例:海底世界充满异国风情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科幻小说往往也是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推理和预言,曲折的情节和对海洋知识的介绍,潜水艇、潜水服、电的使用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学的发展。
04语言运用
7.最近几年,“二维码”作为新鲜事物走进大众视野。为此班级开展了“认识二维码,改变我们的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根据所给材料,给“二维码”下定义。
【材料】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像时,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就显示出来。
二维码是一种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黑白相间的图形。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出“二维码”相对于“一维码”的两个优势。(2分)
【材料一】
类型
一维码
二维码
数据容量
大约20字符
大约2,000字符
数据密度
1
20—100
【材料二】使用一维码时,碰到条码受损(如污染、脱墨等)时,识读设备就无法读取信息,这就需要操作人员通过键盘手动输入条形码号。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使得二维码在造成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
优势一:存储的信息容量大
优势二:具有纠错功能
(3)某同学要制作展板介绍二维码的应用,下列材料可选用的两则是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一】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一下就可存入你的通讯录,不用再进行复杂地输入。
【材料二】超市购物,扫一下食品二维码标签,食品原材料、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保质时间等信息就会映入眼帘,产品基本实现了全程透明,全程可追溯,食品安全得以保障。
【材料三】二维码的原理可以从矩阵式二维码的原理和行列式二维码的原理来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