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AB卷课课通24 河中石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AB卷课课通24 河中石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20 21:2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 河中石兽
随堂训练
01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纪昀(yún)   圮于河(pǐ) 棹数小舟(zhào) 曳(yè) 铁钯(pá)
木杮(fèi) 湮于沙上(yān) 啮沙(niè) 溯流逆上(sù) 臆断欤(yì)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一寺临河干(靠近)
(2)山门圮于河(倒塌)
(3)阅十余岁(经过,经历)
(4)求石兽于水中(寻找)
(5)竟不可得(终了,最后)
(6)曳铁钯(拖)
(7)尔辈不能究物理(研究、探究)
(8)众服为确论(正确的言论)
(9)然则天下之事(既然这样,那么)
(10)可据理臆断欤(主观地判断)
3.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D)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解析:前三项均为代词,最后一项为助词“的”。)
4.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各划两处)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2)果/得于/数里外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冲走呢?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吗?
02课内精读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二石兽并沉焉(一起)
(2)以为顺流下矣(认为)
(3)棹数小舟(船桨,这里指划船)
(4)湮于沙上(埋没)
7.翻译下列句子。
(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像这样又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像老河兵所说的那样,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处找到了石兽。
8.用文中的话说说老河兵是怎样具体分析“石必倒掷坎穴中”的。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9.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水、石、沙这些因素得出的。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他根据实际经验,全面综合考虑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10.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
示例:应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03 拓展阅读
执竿入城
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②无所出。俄③有老父④至曰:“吾非圣人⑤,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⑥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 ①鲁:鲁国,在现在的山东。②计:计谋,策略。③俄:不久,一会儿。④老父(fǔ):老人。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⑤圣人: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⑥中截:从中间截断。
11.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1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执竿入城(握,持)
B.不可入(进入)
C.但见事多矣(但是)
D.遂依而截之(于是,就)
(解析:C项“但”应为“只,只是”。)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竖执之。
开始是竖着拿长竿。
(2)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间截断后进入城门呢?
14.简要概括这则寓言给你的启迪。(不超过40字)
示例: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我们不能做好为人师的“智者”,更不能如执竿人那样盲目轻信,虚心求教不等于自己不动脑筋。
B卷能力训练
01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做后面的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 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 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 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 故国逢春一寂寥!
【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开成四年(839)春,在宣州做官的杜牧即将离任,回京任职。他的朋友、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要到舒州去,诗人便先为他送行,并赋此诗相赠。
1.诗人以形象化的描绘代替单调冗长的叙述,寓情于景。诗歌中“遮”字最能体现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拂” 字又最能隐射出诗人惜别友人时的依恋。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摹诗的一、二两句所展现的“春郊送别图”。
示例:一个初春的早晨,和煦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积雪大半已消融,解冻的路面布满泥泞,经冬的野草萌出了新芽,原野上一片青葱。待发的骏马兴奋地踢着蹄,打着响鼻,又不时仰头长嘶,似乎在催促主人上路……
02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奇鹰
楚文王少时好猎。有人献一鹰。文王见之,爪距①利,殊绝常鹰。故文王猎于云梦②,置网云布,烟烧张天。毛群羽族③,争噬竞搏;此鹰轩④颈瞪目,无搏噬之志。王曰:“吾鹰所获以百数,汝鹰曾无奋意,将欺余邪?”献者曰:“若效于雉兔,臣岂敢献。”俄而,云际有一物翔,不辨其形。鹰遂竦翮⑤而升,矗若飞电。须臾,羽堕如雪,血下如雨。有大鸟坠地,度其两翅,广数十里。众莫能识。时有博物君子曰:“此大鹏雏也。”文王乃厚赏之。?
【注释】①距:禽爪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②云梦:古地名。楚国的大湖泽,在今湖北境内。③毛群羽族:此指其他的鹰。④轩:高高昂起。⑤竦翮:展开翅膀。?
【参考译文】
楚文王年轻的时候喜欢打猎。一天有人送了一只鹰。楚文王见这只鹰爪子非常锋利,与普通的鹰不同。于是楚文王在云梦打猎,铺设的网像云一样密集,烧火冒出的烟遮盖了天空。其它的鹰争着捕猎猎物,而这只鹰高高地昂起头,瞪着双眼,没有捕猎的意思。楚文王说:“我的鹰捕获的猎物有好几百只,你这只鹰竟没有捕猎的意思,是欺骗我的吗?”献鹰的人说:“如果(这只鹰)只是为了抓小兔子,臣怎么敢献给您呢?”过了一会,云际间有一东西在飞,看不清它的样子。这只鹰于是展开翅膀飞去,快得像闪电一般。不一会儿,羽毛像下雪一样掉下来,血像下雨一样洒下来,一只大的鸟掉在地上,测量它的两只翅膀的长度,有数十里长,所有人都不知道是什么,这时有一个博学多闻的人说:“这是大鹏的幼雏。”楚文王(听了)就重赏了献鹰的人。 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爪距利???? (?? 锋利??? )? ? B.臣岂敢献(?怎么,难道 )?
C.有大鸟坠地(??? 落下?? )? ? D.将欺余邪(? 你?? )?
(解析:D项“余”应为“我”。)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置网云布,烟烧张天。?
设置的网像云一样布满,火烧的烟盖住天空。
(2)须臾,羽堕如雪,血下如雨。
不一会儿,羽毛像下雪一样掉下来,血像下雨一样洒下来。
5.楚文王为什么要重赏献鹰的人?(用自己的话总结)
因为这只鹰不同寻常,快如闪电,居然猎到了大鹏的幼雏。
03名著阅读
6、《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地理、历史 、生物 、物理 、地质 、气象等方面的知识,小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
7.下面是对名著《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感知,正确的两项是( A )( D )。
A.这部科幻小说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凡尔纳,小说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B.作品着力塑造了阿龙纳斯船长的形象,在这个人物身上体现了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C.这部小说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喜爱,是因为作者善于将幽默讽刺与科学幻想巧妙结合。
D.作者虽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使读者身临其境,表明他具有非凡的想象力。
04语言运用
8.为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走进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本次活动中,班主任让你负责策划一期以“普及科学”为主题的手抄小报,请拟写两个栏目名称。
示例:科技前沿、科学探秘、科学讲座、科学与生活、科学家的故事
(2)班内准备举行一次以“勇攀科学高峰”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贺明同学的口才很好,但他不好意思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
示例:贺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你有这么好的口才,应该把握这次展示才华的机会,勇敢地亮出自我!
(3)你在上网浏览科技新闻时,看到了下面一则信息:
新华社洛杉矶6月2日电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天文学家最新报告说,他们探测到了来自一个非常遥远星系的微弱光线。这个星系距地球约130亿光年,可列入迄今发现的“十大最遥远星系”之一。
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诞生于近140亿年前。新发现的这个星系诞生于宇宙大爆炸之后约8亿年。由于该星系与地球之间相距约130亿光年,因此现在探测到的光线实际上是约130亿年前发出的。这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早期演化。
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示例:美国发现距地球约130亿光年的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