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课件(1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课件(1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1-21 21:37:59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推理:错 误4N4N2N2N你能提出新的假说
吗?假设配子(精子或卵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2n)【创设情景,开题体验】减数分裂的发现历程:
1、1883年,科学家用体细胞中只有2对染色体的马蛔虫进行研究,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只有体细胞的一半,而在受精卵中又恢复成2对。
2、1890年,科学家确认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要经过减数分裂。
3、1891年,科学家描绘了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一、减数分裂基本概念特点:结果:染色体复制一次
减数第一次分裂1、减Ⅰ间期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体积稍稍增大,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动手模拟,建构模型】减数第一次分裂2、减Ⅰ前期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往往发生交叉互换。 【亲历体验——动手模拟】:
请用模型制作一对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一个四分体中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分子 联会:同源染色体
两两配对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
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2441A aB b1 2 3 4A和a、 B和b称为:
A和B、A和b、a和B、a和b称为:
1和2、3和4称为:
1和3、1和4、2和3、2和4称为: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交叉互换: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的交换现象。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4、减Ⅰ后期5、减Ⅰ末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均等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1、减Ⅱ前期2、减Ⅱ中期3、减Ⅱ后期次级精母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被纺锤丝拉向细胞的两极。4、减Ⅱ末期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变形一个 次级精母细胞均等分裂成两个精细胞不是减数分裂过程有丝分裂精子细胞联会四分体精子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体细胞精原细胞细胞分化问题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哪次分裂?
问题2: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大体与有丝分裂相似,但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示两个细胞图,请仔细观察,找出两细胞的染色体特点。)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总结:精子的形成过程中细胞名称的变化及特点1个 ( )1个( )2个( )4个( )4个( )复制主要特点?主要特点?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