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中的教育[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7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6-10-22 17: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 同学们,认识这位女孩吗?她那会说话的眼睛告诉我们什么? 她就是苏明娟,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她和许许多多的穷困山区的孩子一样无钱上学,那双渴望知识的 “大眼睛” 打动了无数热心于希望工程事业的人。多年来苏明娟和所有接受希望工程捐助的学子一样,受到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爱,从而顺利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业。她学习勤奋努力,如今已经考入安徽大学。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十九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一、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思考1:
右图是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的“三个面向”的题词,请谈谈这个题词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一)基础教育六十年代的某校今天的花园式的校园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思考2:
通过以上几张图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邓小平同志的 “三个面向” 指明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说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二)科教兴国 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科技大会上阐明: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1、科教兴国战略是怎样提出来的?2、为什么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现今社会以信息技术、信息科学为主要标志的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知识经济”已进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实力成为衡量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所以要优先发展教育。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2、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学校数量大大增加、学科门类齐全、布局结构日趋合理。3、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办学条件明显提高。4、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启动了将北大、清华等若干所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学校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占三分之一以上,获得的国家发明奖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上有些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4、高等学校的科技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北大的研讨会巩固练习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2、请你给苏明娟写一封信,谈谈你打算怎样帮助失学的儿童。欢迎指导山东省阳信县实验中学 赵红兵邮编251800 电邮syzxzh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