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文阅读-19 千年梦圆在今朝
航天英雄费俊龙
费俊龙6岁的时候上小学。小学阶段,他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他上中学时,要到很远的乡中学上课,交通很不便,必须沿着巴城湖上的土路走着去上学,每天要走一个小时。每天天没亮出去,天黑才回来。自从上初中以后,他每天都是自己起来,不用别人叫。他读书很上进,母亲做早饭,稍微晚一点,他就很着急。这是一条土路,一下雨就非常泥泞。俊龙风雨无阻,从不迟到早退,也从不旷课。费俊龙还是个孝顺孩子,一开始费俊龙跟父亲睡,后来爷爷身体不好,为了照顾爷爷,他主动提出来跟爷爷睡。??
1982年4月,部队来征召飞行员,爷爷不舍得费俊龙当兵。一是部队太苦,二是费俊龙太小,只有17岁,费俊龙对爷爷说:“我已经18岁(虚岁)了,已经长大了,周恩来14岁就离开家乡,参加革命,我比他那时大多了。您放心,我生活上能自理,能照顾好自己。再说我去的是部队,不是其他地方。”
费俊龙当飞行员时,有一次探家,爷爷病重,他竭尽全力照顾爷爷。不久,他接到部队归队的电报,含着泪离开了。一个月后,爷爷去世,此时,他正在部队执行一项重大任务,不能回来。一直对爷爷怀着深厚感情的费俊龙在爷爷三十五天祭日时专门赶回来为爷爷扫墓。
现在,费俊龙几乎每个周末都要给家里打电话,问一问二老的身体情况。费俊龙的爸爸说:“虽然通电话的时间很短,但很温暖。”
1.“风雨无阻”的意思是 。在文中表现了 。
2.家人不让费俊龙当兵的原因是 。
3.读了文章后,你认为费俊龙是一个怎样的人?
4.除了费俊龙外,你还能写出几位航天英雄的名字?写一写吧。
5.如果你面对航天英雄费俊龙,你最想对他说些什么?写下来吧。
【参考答案】
1.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 费俊龙对上学的执着
2.年龄小,家人不放心
3.费俊龙是一个对学习不懈努力,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家人充满爱心的人。
4.示例:杨利伟 聂海胜 翟志刚
5.示例:你们是英雄,是祖国的骄傲。你们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付出了汗水和心血,我们为您而感动,为您的不畏艰难感动,为您的不懈努力感动,为你的爱国之心感动。
“两弹”元勋邓稼先(节选)
“在研制氢弹和新的战略核武器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加者,邓稼先立下了汗马功劳!”邓稼先的同伴们这样说。每一次新的战略核武器的重大突破,每一次里程碑式的试验的成功,都是和邓稼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在特种材料加工的车间里,在爆轰物理实验场和风雪弥漫的荒原上,一年到头,他风尘仆仆,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个岗位最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
那是一次地下核试验,马上就要开始了,试验场上的千军万马在等待着庄严的“零”时的到来。核装置徐徐下井了,各种测试仪器一起开动了。核装置下到深处的时候,突然有个信号测不到了。
怎么办呢?科技人员回到帐篷里反复商量,有人主张把装置从井里提上来拉回厂房查清原因;有人主张就地解决问题后再下井。大家从夜里一直讨论到天亮,最后邓稼先决定——在现场采取妥善办法处理。他跟科技人员来到井口附近,一起探索解决办法。戈壁滩上风沙呼啸,寒风刺骨,气温是零下30多摄氏度!见他太疲倦了,有人劝他:“邓院长,你回去吧!”
邓稼先严肃地拒绝:“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故障排除后,他才和大家一起离开现场。试验成功后,他兴奋极了。由于过度劳累,几天吃不好饭,他只喝了一小杯酒,竟当场晕倒了。在场的人赶紧扶他躺下,一量血压竟是零。
医生整整抢救了一夜,邓稼先才睁开了眼睛。苏醒后,他问的第一件事是,“核爆的测试结果如何?各种数据拿到了没有?”他仍然不肯休息,随后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选自《通讯名作100篇》,新华出版社)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1)汗马功劳:
(2)风尘仆仆:
2.文中的画横线的句子是 描写,表现了 ,衬托出 。
3. 联系上下文,解读邓稼先说的“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这句话。
4.仔细阅读画浪纹线的句子,这两句话中的两个“竟”字起什么作用?
5.阅读全文后,你是怎样评价邓稼先的?
【参考答案】
1.(1)泛指大的功劳。特指在战争中立下的大功劳。
(2)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2.环境 邓稼先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 邓稼先对于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
3.这句话突出表现了邓稼先忘我的工作态度,对中华民族的核武器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4.“竟”字表示惊讶,出乎意料,在文中突出了邓稼先忘我工作、身先士卒的精神。
5.示例:邓稼先是一位身先士卒、风餐露宿、奋不顾身、忘我工作的科学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