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检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1-21 20:5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单元检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30分 , )
1. 下列有关海洋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
B.人类从海水中提取用途广泛的金属镁
C.海底蕴藏丰富的煤、石油,没有天然气和“可燃冰”
D.海底蕴藏着多金属结核,也称锰结核
?2. 胃酸能帮助消化,但过多的胃酸会危害健康.不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 )
A. B. C. D.

?3. 下列用途中盐酸和硫酸都具有的是( )
A.金属表面去锈 B.生产化肥
C.制火药 D.干燥剂

?4. 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欲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一般则采用.
A.降温 B.蒸发 C.沉淀 D.过滤

?5.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与 B.与
C.与 D.与

?6.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一组是( )
A.溶液和溶液 B.溶液和盐酸溶液
C.溶液和溶液 D.溶液和溶液
?7.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时,将??甲物质放入??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C.升高温度可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甲物质中含少量乙物质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8. 下列关于元素的分布和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中的常量元素有种,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每个人都必须补钙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且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C.海水中、、都含有元素,因此海水中氯元素含量最多
D.冬季我们国家天气干冷,因此在冬季种植农作物时要多施加草木灰
?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是水
B.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是由氧气和氮气两种气体组成的
C.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D.海洋中含有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
?10. 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的溶解度大于
B.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时,将、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掉水,析出的质量大
D.把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增大
?11.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充分振荡后得到的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C.将溶液蒸干得到固体,则的溶解度为
D.中混有少量,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
?12.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在时,把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C.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可以使、、三种物质的溶液都有晶体析出
D.将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13. 物质用途不正确的是( )
A.熟石灰用于改良土壤酸性 B.稀有气体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食盐水用于清洗伤口 D.氧气用作食品保护气
?14.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降到,析出甲的质量小
C.将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
?15.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时,把放入水中能形成的饱和溶液
C.将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将至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5分 , )
16.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海洋存亡,匹夫有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是混合物 B.海水是纯净物
C.海水是饱和溶液 D.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溶剂得到晶体
?17. 小王在家里用鸡蛋壳与盐酸反应,证明鸡蛋壳里是否含有(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后小王进行了如下归纳与推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能与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体的物质中一定含
B.若有气泡产生且玻璃片上出现浑浊,说明鸡蛋壳里可能含
C.若玻璃片上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说明鸡蛋壳里没有
D.若玻璃片上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有可能是盐酸的浓度过大
?18. 在世纪年代,一些化学家提出一种酸碱理论──质子论.这种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根据这一理论,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 )
A. B. C. D.

?19. 下列是小强同学设计的“家庭小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用加热的方法修补电木等热固性塑料
B.将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使锁开启更灵活
C.用实验室里的柠檬酸和小苏打等自制汽水并饮用
D.用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等用品制作家庭简易净水器
?20. 下列各组内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 )
A.、、 B.、、
C.、、 D.、、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共计7分 , )
21. (1分) 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
22.(3分) 如图表示海洋矿产资源的含量.请回答有关问题:

在海洋矿产资源中化石燃料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海底存在的“可燃冰”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
试写出可燃冰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
23.(3分) 根据本卷中所提供的碱、酸、盐的溶解性表回答下列问题:
硫酸钙的溶解性是________;
表中列出的可溶性硝酸盐共有________种;
写出一种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并生成蓝色沉淀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
氢氧根或酸根
溶解性
氢离子或金属离子 ? ? ? ? ?
? ? 溶
挥 溶
挥 溶
? 溶

? 溶 溶 溶 溶 溶
? 溶 溶 溶 不 不
? 微 溶 溶 微 不
? 不 溶 溶 溶 微
? 不 溶 溶 溶 —
? 不 溶 溶 溶 不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6 分 ,共计12分 , )?
24. 如图是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的实验装置图的一部分,请回答:

在图中标出仪器的名称,并补充完整装置图;
若含有碳酸根离子,你能观察到右侧装置内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25. 取一个小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然后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试根据实验现象推测鸡蛋壳里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共计36分 , )
26.(9分) 下表是?和?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溶解度????温度
物质 ?
?????


请分析上表中的数据,比较和的溶解度,你可以得出那些结论?
(2)时,要使饱和的和的混合溶液结晶析出而不析出,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要将结晶析出的晶体与混合溶液分离开来,可采取________法,使用该方法实验时所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操作中,若某同学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液面超过滤纸边缘,你认为应如何处理?________.
实验室有一份样品,其中含有少量杂质,现要除去其中杂质,得到纯净的,试设计一套合理的实验方案(按实验的先后顺序写简要步骤即可).
?27.(10分) 小明、小亮在学习了饱和溶液的定义后,一起探究影响饱和溶液形成的条件,做作了如下实验.
:小明在时量取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取氯化铵,将称取氯化铵放入水中,充分搅拌,烧杯内有剩余固体.小明将烧杯用酒精灯加热后,烧杯内固体消失,又称取氯化铵放入烧杯并搅拌,氯化铵全部溶解.
问题:小明的实验证明了影响饱和溶液形成的条件为:________.
:小亮在时量取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取氯化铵,将称取氯化铵放入水中,充分搅拌,烧杯内有剩余固体.小亮用量筒量取水倒入烧杯中并充分搅拌,烧杯内固体消失,又称取氯化铵放入烧杯并搅拌,氯化铵全部溶解.
问题:小明的实验证明了影响饱和溶液形成的条件为:________.
小亮提出:氯化铵的饱和溶液还能不能溶解其他物质呢?
他们又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在时量取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取氯化铵,将称取氯化铵放入水中,充分搅拌,烧杯内有剩余固体.他们将烧杯内的溶液转移到另一烧杯内,得到的氯化铵饱和溶液.他们又称取食盐放入得到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内并充分搅拌,食盐消失.
结论:一定温度下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可以再溶解另一种不同的溶质.
问题:
如何检验一瓶食盐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如何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
28.(9分) 以下各图所示是某校兴趣小组测定硝酸钾溶解度的部分操作实况剪辑.

图是给试管中水和硝酸钾固体加热;图是在加热过程中进行搅拌;图是待硝酸钾全部溶解后,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停止加热;图是在溶液中插入温度计;图是用玻璃棒轻轻摩擦试管内壁,当溶液中刚出现硝酸钾晶体时,记下温度计上所示温度.请根据上述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图所示的操作目的是________.
当试管中硝酸钾的总量达到时,小组同学分别测出的温度为、、,他们将在实验报告中记录的温度是________.他们进行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如表所示为兴趣小组在实验报告中,设计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请根据表格中已有数据,分析实验时,试管中盛有水的体积为________,并将表中空格内的相应溶解度填写完整.
试管中硝酸钾的总量
开始析出晶体时的温度
溶解度

已知硝酸钾在时的溶解度为,在时的溶解度为,再参照上表中测定的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在下边的坐标图上绘制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
29.(8分) 小红同学发现妈妈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做出的馒头疏松多孔.她很感兴趣,想探究这种“神奇粉末”的成分.
【查阅资料】
通过对市场上相关产品进行调查,小红发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种商品,认为妈妈使用的白色粉末是以下三种商品中的一种.

快速发酵粉与水混合后,即可产生大量气体.则该气体为________.
小红根据所学知识和阅读纯碱和小苏打的用法,推测出小苏打与纯碱的化学性质具有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设计实验】小红在实验室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 固体溶解,无其他明显现象.
________

② 有无色气泡产生 白色粉末一定是纯碱

________老师提示小红第②步实验得出的结论有不足之处,为了得到鉴别纯碱和小苏打的正确方法,小红继续查找资料,得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你帮助小红改进实验方案,确认白色粉末的成分.

根据该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检验该白色粉末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
1. C
2. C
3. A
4. A
5. D
6. A
7. B
8. B
9. D
10. C
11. D
12. B
13. D
14. D
15. D
16. BC
17. AC
18. AC
19. BD
20. AD
21. 侯德榜
22. (1);(2);(3).
23. 微溶于水;表中列出的硝酸盐有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钡、硝酸镁、硝酸铝和硝酸铜,这六种盐都溶于水,故答案为:;该反应中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所以该物质应为可溶性盐:硫酸铜或氯化铜或硝酸铜,故答案为:、或(任写一个).
24. 锥形瓶(见下图).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5. 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碳酸钙.
26. 氢氧化钡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温结晶氢氧化钡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过滤烧杯、漏斗、玻璃棒和铁架台将滤液再过滤氢氧化钡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先将二者的混合物溶解在热水中制成氢氧化钡的饱和溶液,然后冷却氢氧化钡析出,氢氧化钙不会析出,过滤即可得到氢氧化钡晶体,故答案:将二者的混合物溶解在热水中制成氢氧化钡的饱和溶液然后冷却氢氧化钡析出,氢氧化钙不会析出,过滤即可得到氢氧化钡晶体.
27. 温度;
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加入少量的食盐搅拌看其是否能够溶解,若能,不饱和,若不能,则饱和;降低温度;加入氯化铵;蒸发溶剂.
28. 加速溶解每次实验,取平均值,减少误差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绘制出其溶解度曲线为:

29. 【查阅资料】
???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该白色粉末不是发酵粉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实验反思】
,在水中加入该白色固体,充分溶解后,若有白色固体剩余,为碳酸氢钠;否则为碳酸钠.该白色粉末不是发酵粉实验反思,在水中加入该白色固体,充分溶解后,若有白色固体剩余,为碳酸氢钠;否则为碳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