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16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16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21 20:32:39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废除农业税第3课 土地改革1.了解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的农村土地分布状况,土地改革的原因,具体的经过,改革的结果。
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改革法》的核心内容。
3.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学习目标活动一阅读课本13页的内容找出我国土地改革前农村的现状?总结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土地改革活动二小组讨论找出土地改革的依据、主要地区、主要内容、经过、结果?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主要地区:新解放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解放军胜利进军,长江以南广大国土获得解放,当时这些“新解放的地区”尚未来得及进行土地改革。主要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农民所有经过:经过:全国分批进行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地主变成农民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结果:全国约3亿少地无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的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多亿千克粮食的地租也被减免。农民真正解放。活动三 总结土地改革的意义。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