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中国近代现代史问答题精选150题(3)[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06年高考中国近代现代史问答题精选150题(3)[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7-12-21 17: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6年高考中国近代现代史问答题精选150题--3(共和国史)
1.从中共“七大”到中共“八大”,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中共分别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来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向前发展的
(1) 1945年春,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召开。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共确立争取抗战胜利的总任务,并适时开展大反攻,抗战胜利。
(2)抗战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解决,由于蒋美勾结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共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通过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进行争取和平民主斗争,并通过三年人民解放战争,打败国民党反动派,成立了新中国,赢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3)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革命胜利前夕召开的七届二中会会明确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拟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从而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建国后,采取措施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经济,并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
(4)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的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会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八大的正确决策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2.1949~1956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请回答有关问题:
⑴ 过渡原因:
①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目标;
② 历史已经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③ 中共最高革命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⑵ 过渡的条件:
① 社会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准备了必要的前提;
② 政治条件:中共领导地位的确立,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形成,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和巩固,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必要的政治前提;
③ 经济条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及在国民经济中领导地位的确立,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必要的经济前提;
④ 国际条件: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广泛展开,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世界和平进步力量增长,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⑶ 过渡时期党的任务: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⑷ 过渡性的表现:
①.社会主要矛盾:由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社会阶级结构:由多种成分并存,到都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
③.社会经济结构:由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
④.国家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过渡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⑸ 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既具有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又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联合起来,对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实行专政。新中国成立以前,革命根据地的人民民主专政,担负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它只进行了对封建土地制度的变革,并不改变民族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也不改变农民的个体所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并存。
⑹ 过渡的特点:
①.中国是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一般的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②.中国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情况下向社会主义过渡,通过改造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③.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保持政治联盟,采取和平手段、改造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同步进行。
3.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采取那些创造性的重大举措?指出其依据。
①.经济上: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限制、利用”,打击投机倒把,合理调整工商业,土地改革中保存富农经济,采取赎买政策,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现和平过渡。
依据:建国初期,经济形势严峻,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经济;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是落后的生产方式;民族资产阶级愿意与共产党合作。
②.政治上: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依据:民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保持政治上联盟,三大改造完成,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
③.民族关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依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国民政府的民族压迫、歧视政策,使少数民族地区落后。
④.外交上:中国提出与友好国家,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依据:美国实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独立;中国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环境。
4. 新中国初期(1949~1952年)人民政府巩固政权的斗争,从不同的角度看具有不同的实质任务。试结合史实,从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角度,简要分析其各自的实质目的、相应措施及其实质意义。
⑴.从社会性质看:
这一时期,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准备时期,巩固政权的实质目的是巩固、完善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四大阶级的联合政权。
具体措施是:召开新政协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进行土地改革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巩固工农联盟;通过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意义: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巩固为恢复经济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⑵.从革命性质看:
这一时期处于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阶段。巩固政权的另一实质含义是政治上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彻底消灭民主革命的敌人。
具体措施是:通过追歼残敌,剿匪作战,消灭了国民党残余势力;抗美援朝,挫败了帝国主义侵华的图谋;通过土地改革,基本上消灭了农村封建剥削制度;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肃清了官僚资产阶级;
意义: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为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良好条件;
5.新中国初期(1949~1952年)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人民政府为恢复和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成效如何?扼要指出上述措施的共同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基本原因。
⑴.经济形势:
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运输堵塞,物资缺乏,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国民经济崩溃。
⑵.原因:
国民党反对派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括;
⑶.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完成土地改革,实行工矿企业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⑷.成效:
1952年国家财政取得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⑸.特点:
①.以稳定经济秩序为目标,采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
②.采取统一战线策略,调动各方面积极作用;
⑹.原因:
①.由当时的经济形势决定: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国民经济崩溃,财政困难,人民生活困苦,这些都关系到人民政权的生存问题;
②.由党的正确领导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党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抓住当时社会主要矛盾。
6. 新中国的成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建国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面临那些任务?为此中共采取哪些措施?
历史条件:
⑴.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
⑵.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
⑶.七届二中全会和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
⑷.全国人民拥护在共产党领导下迅速成立中央人民政府;
⑸.新政协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党和人民政府的任务: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这三大任务,互相联系,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其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巩固人民政权。
中共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斗争:
⑴.政治上:
①.召开新政协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②.追歼残敌,剿匪作战,和平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统一;
③.进行抗美援朝。使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④.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⑤.展开镇反运动。取缔旧社会遗留的丑恶现象,使我国社会秩序得到安定;
⑥.开展“三五反”运动。抵制资产阶级的腐蚀,打退不法资本家向社会主义的进攻,在工商业中进行一次普遍的守法经营教育,开始建立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监督;
⑵.经济上: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经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全国物价稳定,人民政府赢得人民信任;统一财经,将全国主要财政经济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初步确立了以中央集中统一为主的财政经济管理体制;
③.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④.领导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在农村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确立工人阶级领导地位,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
⑶.外交上:
①.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承认国民政府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②.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积极同邻国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与国际事务;(如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了美国在外交上孤立中国的政策。
7. 新中国成立前10年,我国民族工业呈现何种状况?试分析原因。新中国成立后10年,我国工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这20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历史说明了什么道理?
前10年状况、原因:
⑴.状况:民族工业处于严重萎缩状态,到解放前夕,民族工业基本上破产、停滞;
⑵.原因:
①.列强的长期掠夺,尤其是日本侵华期间的经济掠夺和解放战争期间,美国商品的涌入,使民族工业根本没有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②.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垄断经济命脉,压制民族工业发展,使大批企业破产;
③.长期的战乱、动荡;
后10年的发展:
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⑵.新中国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⑶.先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社会主义改造;
⑷.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说明了:
⑴.国家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⑵.20年间工业的衰败与繁荣,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
8.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由哪些做法和政策?实行这些政策和做法的依据是什么?特点是什么?
政策、做法:
⑴.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参与建立新中国:1949年召开新政协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与各民主党派实行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⑵.利用、限制、斗争:建国初期,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得到恢复发展,打击投机倒把活动,开展五反运动;
⑶.赎买政策:1953~1956年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先实行初级国家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到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在公私合营后,按资本家的股金发给股息,采用和平赎买政策。
依据:
⑴.民主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为挽救民族危机,振兴中华作出过有益的贡献;
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民族资本主义是先进的经济成分,新中国成立后,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⑶.建国初,民族资产阶级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发挥过积极作用;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党的领导,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⑷.为了实现和平过渡,稳定大局;
特点:
⑴.政治上:实行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用合作、民主的方法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这一对抗性的矛盾;
⑵.经济上:利用、限制、赎买,实现和平过渡
9. 结合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和新中国初期的重大活动,评述其历史地位和作用。
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先后领导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运动。在维新变法运动中,他们提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是爱国的进步的,但由于采取改良的办法,脱离人民群众,以致变法失败;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由于对帝国主义存有幻想,没有进行土地改革,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历史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和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都在中国走不通,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参加了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与人民一道、与中共并肩作战,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作出贡献;
⑶.新中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阶级的一面,又有愿意接受改造的一面,他们接受了赎买政策,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后,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存在,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10. 比较俄国革命与中国革命胜利之时社会经济状况的异同点。并分别评述苏俄(苏联)与新中国对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基本政策。说明两国基本做法方面的差异,谈谈你对中共政策的理解。
⑴ 革命胜利之时社会经济状况的异同:
同:
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两国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都受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异:
俄国是在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取得革命胜利,资本主义工业有一定的基础;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取得革命胜利,工业基础薄弱;
⑵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基本政策:
苏俄:
十月革命后,把大工业收归国有;后又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把中小企业都收归国有,进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对集中全力战胜敌人有积极作用;1921年提出新经济政策,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恢复发展经济,但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生产资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支配地位;
新中国:
建国初期,党和人民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发展;同时打击投机倒把,开展五反运动等;1953年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用国家资本主义,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⒊ 做法方面的差异:
苏俄在新经济政策时,曾部分恢复资本主义,但基本做法是没收私人资本;而新中国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⑷ 理解:
①.新中国建国初期,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恢复发展经济,起了重要的作用;
②.中共采取的赎买政策,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
11.《临时约法》、《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是在什么情况下颁布的?结合其主要内容,评述它们对我国政治制度所产生的影响。
⑴ 《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⑵《共同纲领》:1949年国民党政权覆灭,人民革命将在全国胜利,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施政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随着三大改造的进行,一五计划的实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为了加紧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宪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人民的意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12. 每逢重大节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总会摆在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楼正中的毛泽东主席巨幅画像遥相面对。这既是永恒的纪念,更是崇高的敬仰。因为,孙中山先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杰出的代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其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⑵.与时具进,理论创新,是每一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这在孙中山先生的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请你说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在理论认识方面,对三民主义进行了哪些改造和发展?
⑶.历史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最坚决最忠实地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为革命的三民主义之发展而继续奋斗”。请举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重大典型事例,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民权”、“民生”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
⑴.功绩: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⑵.改造和发展:
民族主义强调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民权主义深化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进一步提出“节制资本”,反对私有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⑶.继承发展:
民族主义:经过北伐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对外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实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对内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新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通过镇反、颁布宪法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充分体现了对敌专政,对人民民主的原则,实现了“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生主义: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改,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实现了平均地权;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国民政府财产以及对民族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节制资本和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伟大创举。
13. 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前期的10年间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和外交格局的重要变化。并说明引起这些变化的基本原因。
⑴.政治:
①.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坚持一党专政的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中共成为执政党,形成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党派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②.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长期以来政治纷争局面,开辟了统一与团结的政治局面。
⑵.经济:
①.官僚资本占统治地位,外国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封建半封建经济并存的状况被打破,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形成计划经济体制;
②.通货膨胀被遏制,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
⑶.外交上:
①.美国控制中国,以及中国外交屈辱局面被改变,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②.新中国以独立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苏联及邻国的外交关系,打击了美国在亚洲的霸权政策,开始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⑷.基本原因:
在中共领导下,依*人民的力量,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的必然结果。
14 回答以下几个有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
⑴.新中国的成立是继世界现代史上哪两件大事后最重大的事件?
⑵.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建国初开展过哪四大运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于哪一年?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⑶.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和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分别是什么?根据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规定,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有何本质区别?三权分立概念的最初提出者和完善者分别是谁?三权分立在西方和近代中国是如何付诸实践的?
⑴.发生在两大事件后: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⑵.四大运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反运动、三反五反运动;
始于:1956年;
关键步骤:1953~1956年三大改造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⑶.分别是: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本质区别:经济基础不同(公有与私有)、行使权利主体不同(人民与资产阶级)、活动原则不同(民主集中制与分立制衡)。
三权分立制的提出与完善:提出是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完善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方面;
实践:西方是1787年美国宪法、中国是1912年临时约法。
15.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毛泽东这句话的理解。
⑴.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
①.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参与势力负隅顽抗,反革命分子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帝国主义孤立封锁、禁运包围;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尚未完成;国民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物价暴涨,人民生活困苦;这些严重的问题,一个没解决好,新中国政权便无法巩固;
②.党和国家干部,面临着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面临着腐化变质的危险,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
③.党必须领导人民把我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必须领导人民走向社会主义,但党又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⑵.所以,夺取全国胜利,只是完成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党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
16. 19世纪4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基本情况。
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⑵.20世纪20、30年代,随着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建立,形成了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把持国家政权,垄断全国经济命脉,是中国反动势力的代表,这样,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又增加了官僚资本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⑶.“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抗战胜利后,社会主要矛盾又恢复到“九一八”事变前的状态;
⑷.新中国成立时,随着三座大山的被推翻,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两种基本矛盾,一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二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⑸.20世纪50年代中期,三大改造完成,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基本解决,代替他的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7.从中华民国成立到五四运动前,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结果如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八大前,中共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说明导致上述两种结果的根本原因。
⑴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和复辟帝制,反对张勋复辟和段祺瑞的独裁统治;孙中山的努力屡遭失败,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⒉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领导人民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恢复经济,实施一五计划,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召开了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完成了三大改造;这些工作,巩固了政权,消灭了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⑶ 根本原因:
孙中山屡遭挫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局限性,不能找到一条拯救中国的正确的道路;中共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制定了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马克思主义路线,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
18. 1956年中共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开始探索的标志是什么?探索中面临哪两大问题?中共八大对这两个问题的决策是什么?中共八大决策的依据有那些?中共八大决策是正确的,但为什么未能贯彻执行?
开始探索的标志:《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借鉴苏联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建设中要处理好各种关系;
探索中面临的两大问题:
一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二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规模和速度问题);
中共八大对这两个问题的决策:
⑴.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
⑵.提出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中共八大决策的依据:
⑴.对敌斗争的任务基本完成:
建国初期,经过追歼残敌、剿匪作战,消灭了国民党残余势力;土地改革、镇反运动,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社会秩序稳定;抗美援朝,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⑵.社会经济领域发生重大变化: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一五计划进展顺利;
⑶.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新中国初期的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政权;一届人大,制定了宪法;外交政策成熟;国际威望提高;
⑷.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基本解决:
三大改造完成,阶级消灭,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巩固;
中共八大决策是正确的,但未能贯彻执行,原因:
党和国家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迫切心情,忽视了客观规律和当时的国情;国外反华和反共势力的猖獗;对建设社会主义形势估计错误;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
19.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八大,是中共领导革命和建设中的三次重要会议。试从会议召开的时机、中心内容方面概括相同之处,并予以说明。这三次会议在指导中国革命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历史作用有何异同?并予以说明。
⑴.都召开于历史重大转折到来之前。七大在抗战胜利前夕;七届二中全会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八大在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前夕;
⑵.都正确地分析、预见了新的历史时期将出现的新情况。七大指出中国将面临两个前途的斗争;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转到城市;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将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⑶.都为新的历史阶段及时制定了正确的任务。七大提出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八大提出集中力量解决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国家;
⑷.都具有从理论上探索在新的历史阶段指导革命或建设实践的历史作用,但八大的探索对实践的实际指导作用几乎未能发挥。七大指导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七届二中全会指导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但反右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八大的探索难以付诸实践。
20. 1956~1966年探索中指导思想有哪两种倾向?有何表现?十年探索留下那些经验教训?
两种倾向:
⑴.正确的探索:
①.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发表,提出借鉴苏联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建设中处理好各种关系;
②.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科学论断,提出经济建设的总任务和总方针;
③.1957年毛泽东发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④.1957年,开展整风运动,加强党的建设,听取党外人士的批评和建议;
⑤.1960年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⑥. 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⑦. 科学文化方面,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编制了12年科技发展规划;
⑵.出现的失误:
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这成为后来但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
②.急于求成,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超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生活遭到严重破坏,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的不良倾向在党内发展;
1956~1966年十年探索留下的经验教训:
⑴.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⑵.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⑶.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能超越生产力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
⑷.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
⑸.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21. 试比较中共两次整风的异同。
异:
①.前者中共是在野党,后者中共是执政党;
②.前者是为了彻底肃清左右倾错误,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基础;后者是为了使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③.前者主要是反对主观主义,因为左右倾错误的思想根源都是主观主义;后者侧重于反对官僚主义,因为中共已成为执政党;
④.前者基本成功;后者前期成功,后期由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使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严重偏离;
同:
①.内容上都有反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反对宗派主义是实现思想统一的组织上的保证;
②.都解决了重大问题,在历史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22.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各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制定的?两者在内容上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对我国经济建设各产生了什么影响?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历史条件:
⑴.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的历史条件:
①.民主革命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党和人民政府赢得了人民的拥护,政权巩固;
②.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③.抗美援朝胜局已定,为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⑵.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制定的历史条件:
①.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②.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③.中共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全国人民热情高涨,迫切要求尽快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忽视客观规律、背离八大方针、经济建设中左倾思想滋长)
侧重点:
①.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一化三改造”,优先发展重工业,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侧重于多快好省的“快”字,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
影响: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由于工作过粗过急,遗留了一些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忽视了客观规律,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导致三年经济困难;
认识:
经济建设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23.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左倾错误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它的思想理论根源是什么?
发展:
⑴.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左倾错误发展,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
⑵.1958年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轻率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泛滥开来
⑶.1959年反右倾斗争,使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
⑷.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是左倾错误发展到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是中共历史上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时期;
思想理论根源:
⑵.党中央对当时国内外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⑶.理论上修改了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
⑷.忽视客观规律,夸大主观能动作用;
⑸.个人崇拜、个人专断的发展
24. 结合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派、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文革中的四人帮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分析其目的,并据此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态度和目的:
⑴ 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其目的是借维护孔子的名义,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思想,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
⑵ 激进民主主义者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进行批判,对儒家文化持否定态度,其目的是要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统治,反对复辟帝制;
⑶ 文革中四人帮对儒家思想持批判态度,其目的是阻止周恩来批判极左思潮,反对解放干部和对经济调整;
认识:
⑴.历史上不同阶级、不同派别,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对儒家思想采取不同态度;
⑵.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儒家思想对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封建经济,缓和阶级矛盾产生过积极影响;在封建社会衰落时期,产生消极影响;在中西文化交融过程中,对儒家思想应采取科学态度;在现实社会中,对儒家思想要加强研究,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展
25. 1956~1976年是建国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从政治、经济、外交三方面归纳前后两个十年我国历史的不同特点。
⑴.政治上:前十年受左的干扰,但正确思想占主导地位;后十年左倾错误占主导地位;
⑵.经济上:前十年虽有挫折但成就巨大;后十年虽有成就但遭受的破坏巨大;
⑶.外交上:前十年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对抗;后十年中美建交,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6. 文化大革命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请回答有关问题:
历史条件:
⑴.长期的左倾错误,使中国陷入严重的困境,必须尽快改变;
⑵.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⑶.中共正确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吸取了文革的教训;
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解决的问题:
⑴.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
⑵.不断改革完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⑶.对外开放,采取各种方式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加速中国经济发展;
⑷.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规律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探索历程:
⑴.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阶级斗争为纲”,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在全国展开,十一届六中全会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迈开步伐,逐步深入;还提出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障;
⑷.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⑸.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⑹.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⑺.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纲;
探索过程中实现的转变:(五个根本性的转变):
一、指导思想上: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经济上: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外交上:从封闭保守转向对外开放;从重视社会形态到和平发展,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四、政治上:从维护僵化体制转向全面改革,从强化集权、个人崇拜转向建设民主政治;
五、文化上:从轻视知识、践踏人才,转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这一时期解决了三个关键问题:
一、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
二、不断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
三、经济建设计划、指标量力而行,从经济发展水平和总体规模出发;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27. 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策。请扼要指出这两次决策实践结果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⑴.实践结果的差异:
①.中共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取得重大成就。但是反右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社会矛盾的论断,以阶级斗争为纲,背离了经济建设的中心,急于求成,左倾错误发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和三年经济困难;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成为新时期的突出特点,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加强;
⑵.不同结果的原因:
①.中共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处于初期,经验不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了几十年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人民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②.中共八大后,个人崇拜、教条主义严重,民主法制不健全,使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能够推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冲破了左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了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
③.中共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忽视客观规律,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逐步深入,不断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经济建设遵循客观规律,稳步前进;
⑶.结论:
①.必须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是坚持和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的理论基础;
②.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才能取得重大成就
28.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据统计先后召开会议八百余次。这些会议整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艰辛而又光辉的历程。其中七届二中全会、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上述三次会议在经济建设方面具有延续性的决策。
(2)七届二中全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分别提出了哪些方针?
(3)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成就主要有哪些?
(1)①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规定了革命胜利后,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②八大提出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七届二中全会:告诫共产党人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3)①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③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9. 20世纪的最初20年和最后20年,中国在近代化及现代化的过程中均出现了重大的进步。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请以史实说明,这两个时期中国近代化或现代化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各有哪些表现?
⑵.20世纪最后20年中,中国的现代化与最初20年相比,起点和目标有何不同?
⑶.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20世纪最后20年中,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在管理体制、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原则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⑴.20世纪最初20年:
①.政治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出现了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一战期间有较大的发展;
③.思想方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基础,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20世纪最后20年:
①.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进一步完善;
②.经济方面:中国逐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③.思想方面:全党和全国人民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空前解放,实行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
⑵.起点、目标不同:
①.前者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近代化,后者是在中国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化;
②.前者的目标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后者的目标是建设富强的中国;
⑶.变化:
①.管理体制:由强调国家的直接管理,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为强调国家的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所有制:由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
③.由单一的按劳分配到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和政策共存的体制
30. 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党和政府对城市经济体制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和变革?成效如何?存在什么弊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又是怎样针对城市经济体制出现的弊端进一步调整和改革的?据此你得到哪些认识?
⑴.调整和变革:
①.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②.合理调整工商业,使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得以恢复和发展;
③.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破除旧制度的残余;
④.1953年开始三大改造,把私人资本主义纳入各种形式国家资本主义轨道,通过赎买政策,实现社会主义改造;
⑵.成效和弊端:
建国初期的调整和改革,巩固了新政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制约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存在工作过急、过粗、简单化的问题;
⑶.进一步调整和改革: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间接管理,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城市经济出现空前活跃局面;
②.十四大又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城市经济体制提出新的要求;
⑷.认识:
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31.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些主要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核心及结果是什么?据此你认为制定城市经济政策时应把握什么原则?
⑴.步骤: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⑵.核心、结果:
①.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了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使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②.建立国营经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后,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废除旧的制度,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③.合理调整工商业:主要是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发展;
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赎买政策,和平过渡,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
⑤.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以城市为中心的对外开放格局。城市经济生活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⑶.原则:
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符合城市特点,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2. 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就上述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以苏俄和美国为例,评说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据此应当如何正确地认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
⑴.思想核心: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⑵.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⑶.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如: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展商品生产,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⑷.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如:美国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罗斯福新政虽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但它的实施取得一定的效果。
二战后欧美国家广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实行一定程度的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⑸.认识: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只是一种经济手段,两者对经济发展都有一定作用,有利也有弊,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
33. 概述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共对私营经济实施的政策及其原因、作用。
〔答〕
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政策:限制和利用;(合理调整);
原因:国民经济崩溃,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用:对国民经济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⑵.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政策:赎买政策;
原因: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愿意接受改造;
作用: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⑶.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政策:鼓励、引导健康发展;
原因:以往的教训;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决定的;
作用:促进了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
34.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历过两次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试说明两次“封闭”和两次“开放”发生的时间,其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两次“开放”有何区别?其本质区别是什么?
⑴.第一次封闭:明朝后期到1840年。
原因:封建的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需求不大;明朝中期以来,倭寇和西方殖民势力骚扰海疆,威胁中国安全;清政府为了对付台湾郑成功父子的抗清势力,也严禁沿海人民下海;
⑵.第一次开放:19世纪中期。
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扩张的本性促使其疯狂对外侵略,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由于中国仍处于封建社会后期,制度腐败,经济落后,国力衰退,成为英国侵略的对象;鸦片战争英国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
⑶.第二次封闭:1949年到1978年。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长期实行封锁、包围、扼杀的敌对政策;50年代末,苏联对中国实行大国沙文主义,提出有损于中国主权的要求,被中国拒绝,中苏关系恶化;文革中,我国外交工作遭到林彪、江青等人的破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缺乏与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技术联系的愿望和要求;
⑷.第二次开放:1978年以来。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越来越向国际化、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中求得生存;70年代以来,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极转变,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
⑸.区别:
①.背景不同:前者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下被迫开放的;后者是在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
②.基础不同:前者是在不平等的基础上;后者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③.前提不同:当今开放,是在独立自主,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旧中国这一点无从谈起。
⑹.两次开放的本质区别是:是否坚持平等互利原则;是否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35. 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形成的原因及历史作用。
⑴.原因:
①.思想解放: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总结经验教训:文革后,总结了建国以来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八大决策、1960年调整、文革中周恩来调整、邓小平整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革教训等)
③.工作重心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停止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改革开放决策;
④.积极探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党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⑵.历史作用:
①.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②.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③.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36. 建国以来,中共制定过哪三条经济建设路线?每一条路线制定的主要背景、核心内容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⑴.三条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⑵.背景、核心内容、结果:
①.过渡时期总路线:
背景:1952年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为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中共于1953年制定该路线。
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结果: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五计划、实施三大改造,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为适应形势,中共制定该路线;
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结果:总路线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规律,使党和国家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高速度,轻率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极大困难;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共十三大提出此路线;
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结果: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⑶.原则:
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使生产关系变革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37.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党人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怎样探索的?探索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实现了怎样的转变?
⑴.历史条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正确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把人们从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世界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⑵.探索: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
党的十三大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
⑶.根本原因: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⑷.转变:
①.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闭关锁国到全方位开放;
③.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重视所有制公有化程度到重视生产力水平;
④.外交上,重视社会形态到和平发展论;
⑤.轻视知识人才到科技兴国。
38. 20世纪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最突出的主流问题是什么?其中前后期的主要区别又是什么?为此中国人进行了哪些主要探索和实践活动?
⑴.中华民族的振兴。
⑵.前后期的区别:前期主要是争取民族独立,后期是巩固独立并全面振兴时期。
⑶.探索和实践活动:
前期经历了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和巩固成果的斗争、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国共十年对峙、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等,终于使中华民族摆脱了百年受奴役的命运,获得了独立。
后期(建国后)的主要活动是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和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艰难曲折历程,使中国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进入振兴时期。
39. 建国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怎样领导人民实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在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又形成了哪些正确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又进行了哪些探索?二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有哪些教训值得我们今天记取?
⑴.过渡:
1949~1952年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巩固了政权,恢复了经济;1953年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开始三大改造;1954年召开一届人大,制定社会主义宪法;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⑵.正确指导思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对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提出了总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毛泽东《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思想;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等;
⑶.邓小平探索:
主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一国两制解决港澳问题;
⑷.关系:
是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
⑸.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注意经济各部门的综合平衡;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现象滋长
40. 中国共产党在80年代的奋斗历程中,依据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先后探索出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请回答:
⑴.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分别是什么?依据的最基本国情分别是什么?
⑵.两次探索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各自主要成果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
⑶.两次探索有何异同点?
⑴.民主革命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依据的最基本国情是: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落后;
⑵.成果:
第一次探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探索,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的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经济建设战略部署的第二步,形成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无论革命和建设都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中共两次探索都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说明中共是人民利益的代表;两次探索都遇到重大的挫折和失误,但中共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⑶.相同点:
①.都曾照搬苏联经验,走了弯路;
②.左的错误都曾造成过重大损失;
③.都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④.都跟杰出领导人的重要作用分不开;
⑷.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第一次探索是在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二次探索是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情况下进行的;
②.共产党所处的地位不同:第一次探索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处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之下,第二次探索共产党已经成熟,处于执政党的地位;
41. 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走自己的路”,指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⑵.新中国成立后,“走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走自己的路”指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⑴.“走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中心城市革命道路;“走自己的路”指的是农村革命道路;
结果:“走俄国人的路”,屡遭挫折;“走自己的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⑵.新中国成立后,“走俄国人的路”指的是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走自己的路”指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走俄国人的路”,长期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走自己的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水平这一战略目标。
⑶.不管是革命还是建设,既要借鉴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更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42. 20世纪中国历史三次巨变、三次巨变后面临的主要任务、三位伟人的努力:
⑴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当时历史的主要任务;
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反对袁世凯独裁和复辟帝制,反对张勋复辟,反对段祺瑞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法令和措施,发展资本主义;
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当时历史主要任务;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领导人民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实施一五计划,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召开一届人大,制定社会主义宪法,完成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⑶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主要的历史任务。
邓小平: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43. 在中国近代史上,为寻求实现国家民族现代化的方向,不同的阶级和阶层进行过哪些探索?其结果如何?近2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过哪些重大决策?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
⑴.探索:
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结果:都未能实现现代化。
⑵.中共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⑶.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正确认识了我国国情;
②.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实事求是,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③.世界局势的缓和,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
④.重视科技教育,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 44.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实质是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
第一,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中共二大、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是四次重要的会议。据此回答:
⑴.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但仍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方式,举例说明俄国十月革命方式在中国的具体表现。
⑵.举史实说明八七会议后形成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含义。
⑶.遵义会议是中共党内最具历史意义的转折。试比较概括遵义会议前后,中国革命的不同表现。
⑷.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及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的具体表现。
第一:
⑴.“二七大罢工”为代表的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
⑵.在中共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⑶.面临的革命形势更复杂;指导革命的理论更成熟;取得了革命的阶段成果;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⑷.反帝反封建;三大改造,即和平改革。
第二,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重要的会议。据此回答:
⑸.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但没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贯彻执行。试分析八大决策不能正确执行的原因。
⑹.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试述这种转折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具体表现。
第二:
⑸.党和国家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迫切心情,忽视了客观规律和当时的国情;国外反华和反共势力的猖獗;对建设社会主义形势估计错误;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
⑹.经济的恢复和迅速发展;经济与政治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建设速度加快;科技和经济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第三,从上述问题的分析中,概括“探索”的含义及保证正确“探索”的条件。
第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具有国情特色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正确判断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主要矛盾的判定;要坚决贯彻执行正确的指导思想,不能偏离根本任务。
△ .20世纪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三次改革、特点、结果、影响、异同、认识:
1. 三次改革:
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
2. 特点:
⑴.苏俄新经济政策: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采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商品买卖的办法,发展生产,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同农业的交流;
⑵.美国罗斯福新政: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即用一定的经济计划来调节资本主义产销之间的矛盾,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混乱和盲目,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目的;
⑶.中国改革开放: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结果、影响: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俄经济恢复发展,但1927年废除新经济政策,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美国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成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趋势;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中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
4. 异同:
⑴.同:
都是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内容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适合各自国家当时的实际需要;结果都取得一定成效;
⑵.异:
①.具体背景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在三年国内战争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时,一些地方发生农民暴乱的情况下实施的;罗斯福新政是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实施的;中国改革开放是在文革结束后,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工作重心急待转移的情况下实施的;
②.内容不同:新经济政策侧重于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罗斯福新政侧重于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中国改革开放立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③.性质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条件下,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恢复国民经济;罗斯福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施缓和阶级矛盾,恢复经济的措施;中国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进行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认识:
①.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是哪一种意识形态所独有的方式;
②.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45. 新中国初期,中国政府提出“一定要解放台湾”,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用“一国两制”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联系史实说明“解放台湾”与“一国两制”是否矛盾?为什么?为什么建国初期提出“解放台湾”,80年代初又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⑴.两者并不矛盾。其核心内容都是要统一祖国。只是方式不同。前者是武力统一,后者是和平统一。
⑵.因为:
①.新中国成立后,蒋介石败逃台湾,继续在美帝支持下与人民政权对抗;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严重威胁新中国安全,提出解放台湾是正确的;
②.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改善,中美建交,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条件;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使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有了可能;全国人民要求结束长期以来的分裂状态实现祖国统一;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和1981年叶剑英提出的对台基本政策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欢迎
46.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了哪些重要的政治、经济政策,并指出“一五计划”以来西部地区取得的主要成绩。
1. 政策:
⑴.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⑵.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推行以和平方式废除剥削制度,消灭阶级压迫的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政策;
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东引西进和开发西部的战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成就:
一五计划时建成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康藏公路和宝成铁路;
1965年建成兰新铁路;
文革期间建成成昆铁路、湘黔铁路;
当前正实施西气东输工程。
47. 清末、民国和新中国时期,我国国际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试结合史实回答:
⑴.清末我国的弱国地位是如何形成的?
⑵.为摆脱弱国地位,民国政府作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
⑶.我国的弱国地位什么时候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又是如何逐步提高的?
⑷.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⑴.弱国地位形成:
①.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侵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和完全沦为,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处于被帝国主义宰割的弱国地位;
⑵.民国政府的努力及结果:
①.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力图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但遭到战败国同等的命运;
②.华盛顿会议上,由于中国政府的外交努力,中国人民的斗争,收回了山东的主权;
③.大革命时期,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④.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发起“改定新约运动”,形式上收回一些主权;
⑤.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抗战胜利,使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上述的努力都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中国的弱国地位没有根本改变;
⑶.新中国成立,弱国地位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①.抗美援朝的胜利,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发挥了积极作用;
②.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美关系改善、中日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团结合作,中国在国际上成为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
⑷.原因:
①.清末和民国时期,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中国在国际上一直处于弱国地位;
②.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4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取得了哪些重大科技成就?
⑴.原因: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可*的保证;
 ②.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了科学院,发出向科技进军的号召,制定12年科技远景规划;
 ③.海外科技工作者回国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影响;
 ⑤.1978年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对科技与生产力结合,促进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⑵.成就:
 ①.工程建设方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落成,1962年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1989年葛洲坝工程全部建成;
 ②.原子能技术方面:1958年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正式运转,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93年大亚湾核电站启动运转;
 ③.生物工程技术方面: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④.航天技术方面: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81年一箭三星发射成功,1982年潜艇水下发射火箭成功,1984年同步实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⑤.计算机技术方面:1983年银河Ι型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1993年银河Π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49. 分别简要指出中国在前两次科技革命及第三次科技革命前期,处于滞后状态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又是如何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并谈谈你的认识。
⑴.中国处于滞后的原因:
 ①.第一次:
 中国处于清朝统治中后期,受封建专制统治和闭关政策的影响,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对西方文化不愿了解,文化专制束缚人们思想,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丧失,列强侵略阻碍社会发展;
 ②.第二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断加深,国家主权逐步丧失;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国内市场狭窄;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政府政治腐败,不重视近代科技和教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技术基础薄弱;内战频繁,外敌入侵;
 ③.第三次滞后:
 二战后中国处于内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华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经济技术薄弱,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是恢复经济,巩固政权,长期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未能及时改革;50年代后期起,左的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长期影响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虽然采取措施,重视科技,但基础薄弱,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
⑵.70年代后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方针,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⑶.认识:
 科技发展要有适宜的社会条件;国家独立,政治稳定,教育发展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提;认清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技发展的保障;要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方针;中共的正确领导
50.回答新中国外交的几个问题:
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变化:
⑴.新中国初期:
①.“另起炉灶”。即不承认旧中国一切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③.“一边倒”。即在两大阵营存在的情况下,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④.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⑵.20世纪60年代:中国采取“两只拳头回击”。即由于美国继续执行反华政策,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行径;
⑶.20世纪70年代:形成“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突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改善了同美日关系,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友好合作;
⑷.改革开放以来:实行“无敌国外交”。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新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
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⑵.人民成为国家主人,人民政府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⑶.走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变化经历的三个阶段、每阶段特点、成因、认识:
⑴.新中国成立至60年代末: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为了控制中国,采取扶蒋反共政策,由于中共领导人民解放战争,打击了美国的战后亚洲政策,新中国成立,成为美国霸权政策的障碍,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政策;
⑵.70年代起:中美关系改善。
70年代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以及经济危机的打击,为了战略需要,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
⑶.90年代至今:中美关系曲折发展。
美国等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在苏联和东欧奏效,促使美国加紧对华和平演变步骤;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以政治民主化、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向中国施加压力;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不仅增强了国力,而且中美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认识:
①.资产阶级的本质,决定了美国不可能与中国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美国不可能放弃对中国的和平演变战略;
②.中国经济的发展,使美国资产阶级不愿意放弃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中美关系不可能回复到敌对状态;
③.中美关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出现许多曲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