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沪科新版八上物理《力与运动》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正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如果同时消失,那么将发生的现象是( )
A.立即停下来
B.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停止
C.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可能改变
2.如图所示,在细杆上固定两片叶片便制成了玩具“竹蜻蜓”。用手搓动细杆,竹蜻蜓就能腾空而起。关于它的运动和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竹蜻蜓上升的是由于受到的空气浮力的作用
B.上升过程中叶片会越转越慢
C.在上升过程中,竹蜻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3.下列常见的交通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
A.珍爱生命,远离酒驾 B.系安全带,平安出行
C.保持车距,安全驾驶 D.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4.公交驾驶员进行驾驶技能比赛时,可通过“一杯水”来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司机突然刹车时,杯中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将向前溢出
B.将向后溢出
C.仍保持水平
D.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
5.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6.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人踩到西瓜皮上易滑倒
B.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
C.斧头松动时,握住木柄迅速向下撞击地面,斧头会紧套在木柄上
D.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7.图示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减小摩擦,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
B.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
C.调整两边托盘所放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使小车受到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8.天气逐渐热起来了,小红同学的爸爸趁商场电器做活动买回来了一台空调扇,如图,电扇工作时关于电扇的受力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空调扇工作时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B.空调扇工作时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小于重力
C.空调扇工作时不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
D.空调扇工作时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
9.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小车向右的摩擦力
B.木块受到的重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木块将向左倾倒
10.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水平传送带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右传送,工件放到传送带上后,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内,工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0~t1内,工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C.0~t1内,工件的重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
D.0~t2内,工件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始终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1.保持平衡状态的某一物体,它所受的力当中有两个互相平衡的力F1和F2,如果其中的F2突然消失,物体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是( )
A.物体沿F1的方向运动,速度逐渐增大
B.物体沿F2的方向运动,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停止不动
C.物体沿F1的方向运动,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停止不动
D.物体先沿F2的方向运动,后来又向F1的方向运动
12.下列事实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有( )
A.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C.正在进站的火车
D.运动员投出的标枪在空中前行
13.汽车是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涉及许多物理知识。有关图中情景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安全气囊可以在汽车急刹车时打开,减小由于惯性而带来的伤害
B.在车尾对静止的汽车施加一个向前的推力,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当汽车静止时,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不同的汽车行驶限速不同,是因为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14.如图甲、乙是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甲可能是小车突然停下来时发生的
B.图乙可能是小车突然减速时发生的
C.图甲可能是小车突然被拉动时发生的
D.图乙可能是小车突然加速时发生的
15.如图,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是为了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是因为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减小
D.通过此实验可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6.(1)在研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时,由图1可知,弹簧测力计要沿水平方向匀速拉着物体运动,应用了 的知识。
(2)如图2所示实验中,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下滑的物体到达水平面后做 运动。
17.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由于足球受到 的作用,使足球的 发生改变。
18.质量为60kg的小刚以4m/s的速度运动,质量为200g的子弹以300m/s的速度飞行,则 的惯性较大。
19.一个小球从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顶部A点掉下,落在车厢内A处的正下方,测该汽车做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加速直线“或“减速直线”)。
20.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深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分别标记出小车停下的位置。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其目的是 ;标记③是小车在 表面上停下的位置。
(2)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推理可知: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 。
四.判断题(共3小题)
21.汽车高速行驶时的惯性比汽车低速行驶时的惯性大。 (判断对错)
2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判断对错)
23.物体的速度为零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判断对错)
五.计算题(共2小题)
24.如图所示,锤头与锤柄松了,小刚握着锤柄用力向下击木墩,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请解释其中的物理原理。
25.现有一辆总质量为5×103kg的卡车沿水平公路匀速行驶,若该车的牵引力是其重力的0.02倍,则该车的阻力是多少?(g=10N/kg)
六.解答题(共2小题)
26.分别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滑到铺有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的平面上,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下面是四位学生归纳的实验结论,如果你同意某人的结论,请在他的结论后面打“√”,如果你不同意某人的结论,请在他的结论后面打“×”。
小张说: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缓就越慢。
小李说: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
小王说:小车受到力的作用就运动,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运动。
小赵说:运动的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
27.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马上停下来,而是先做减速运动,最后才停下来,这是什么原因?
2018年沪科新版八上物理《力与运动》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正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如果同时消失,那么将发生的现象是( )
A.立即停下来
B.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停止
C.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可能改变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对于正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外力如果同时消失,物体将保持外力消失瞬间的速度的方向运动下去。
【解答】解:A、因为物体原来是运动的,所以外力消失时不会立即停下来,而是会继续保持运动,故说法错误;
B、物体速度逐渐减小,说明是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与“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相矛盾,故说法错误;
C、正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外力同时消失时,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与方向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说法正确;
D、方向发生改变也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说明肯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也与“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相矛盾,故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正在运动的物体当外力同时消失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的物体在外力同时消失时将永远静止,据此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如图所示,在细杆上固定两片叶片便制成了玩具“竹蜻蜓”。用手搓动细杆,竹蜻蜓就能腾空而起。关于它的运动和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竹蜻蜓上升的是由于受到的空气浮力的作用
B.上升过程中叶片会越转越慢
C.在上升过程中,竹蜻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分析】此题考查了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情况,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答】解:A、竹蜻蜓上升,受到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大于重力,但是空气对竹蜻蜓的作用力并不是浮力,而是升力,即由于竹蜻蜓的构造特点可知,竹蜻蜓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故上升,故A错误;
B、竹蜻蜓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叶片越转越慢;故B正确;
C、在竹蜻蜓上升过程中,是做减速运动的,所以竹蜻蜓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故C错误;
D、竹蜻蜓上升到最高点时的瞬间,由于竹蜻蜓不再运动,就不再受到空气动力作用,故只受重力作用,故此时所受的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物体的运动状态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有关;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具体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3.下列常见的交通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
A.珍爱生命,远离酒驾 B.系安全带,平安出行
C.保持车距,安全驾驶 D.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分析】我们把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物体的惯性有时对我们是有益的,我们要学会利用;惯性有时对我们是有害的,我们要学会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
【解答】解:
A、人喝酒后反应就会迟钝,驾车时容易造成事故,与惯性无关,故A符合题意;
B、车如果刹车时,人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向车窗冲去,故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人要系安全带,与惯性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行驶过程如果紧急刹车,汽车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所以要保持一定车距,与惯性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当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停车时,由于惯性车仍要向前运动,雨天,车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车就更不易停下来,所以要慢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几种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惯性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正确利用和防止惯性才能更好的为生产生活服务。
4.公交驾驶员进行驾驶技能比赛时,可通过“一杯水”来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司机突然刹车时,杯中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将向前溢出
B.将向后溢出
C.仍保持水平
D.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
【分析】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解答】解:
司机突然刹车时,车的速度减慢,而杯中水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故水可能会向前溢出,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在分析解释惯性现象时,要先确定研究对象是谁,然后将物体一分为二分成两部分,受力部分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不受力部分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5.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分析】实验中要求从同一点滑下,是为了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有相同的速度,从而看出在不同材料上的滑行的距离。而这三种材料我们非常熟悉,从而比较出受阻力的不同,然后我们可以猜想如果没有任何阻力的话,物体的速度将不会改变。
【解答】解:
A、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地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故A错误;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
C、实验表明: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故C正确;
D、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要掌握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在此基础上经过推理可得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解此类问题一定要注意思考实验的意义。
6.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人踩到西瓜皮上易滑倒
B.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
C.斧头松动时,握住木柄迅速向下撞击地面,斧头会紧套在木柄上
D.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分析】(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2)有些惯性是有利的,我们要加以利用;有些惯性是有害的,我们要加以防止。
【解答】解:
A、人踩到西瓜皮上会滑倒,是因为人的脚迅速向前运动,而身体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状态,所以会滑倒,这是惯性带来的危险,不符合题意;
B、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乘客身体会向前倾,司机和前排乘客的头部会撞上操作台或者玻璃酿成事故,因此交通法要求司机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带安全带,这个惯性也是有害的,不符合题意;
C、撞击前,斧头和木柄一起向下运动,撞击时,木柄在阻力作用下停止运动,斧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向下的运动状态,所以斧头紧套在木柄上,这是利用了惯性,符合题意;
D、汽车行驶刹车时,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这种惯性是有害的,会导致追尾事故的发生,因此汽车要限速行驶,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生活中惯性的现象很多,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要加以区分,利用有益的惯性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也要防止有害的惯性。
7.图示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减小摩擦,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
B.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
C.调整两边托盘所放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使小车受到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分析】(1)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采用尽量光滑的水平面,可以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2)实验时为了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择质量小的小车,可以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3)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4)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探究二力平衡时,二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A、为了减小摩擦,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可以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质量较大的小车对桌面的压力大,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对实验影响较大。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可以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是否在同一直线上。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是用静止的物体进行探究的,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是推理得到的。
8.天气逐渐热起来了,小红同学的爸爸趁商场电器做活动买回来了一台空调扇,如图,电扇工作时关于电扇的受力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空调扇工作时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B.空调扇工作时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小于重力
C.空调扇工作时不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
D.空调扇工作时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
【分析】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受到的是平衡力,据此可判断重力与支持力的关系;
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
【解答】解:
AB、当空调扇工作时,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是平衡力,即重力与支持力平衡,它们大小相等,故AB说法错误;
CD、当空调扇工作时,向前吹风,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空调扇会受到空气给予的一个向后的力,即空调扇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因此会在地面产生一个阻碍其向后运动的静摩擦力。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状态下的受力情况分析,尤其是当物体静止时,只要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在接触面就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静摩擦力。
9.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小车向右的摩擦力
B.木块受到的重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木块将向左倾倒
【分析】(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物体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2)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
(3)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速度大小、受力大小都不影响惯性。
(4)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
A.木块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故A错误;
B.木块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受到的支持力和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
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木块下半部由于摩擦力的作用速度变小,而木块的上半部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速度运动,所以木块向右倾倒,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平衡力的辨别、惯性现象的解释等,属力学综合题,都是重要的知识点。
10.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水平传送带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右传送,工件放到传送带上后,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内,工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0~t1内,工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C.0~t1内,工件的重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
D.0~t2内,工件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始终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分析】(1)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由此分析物体速度的变化;
(2)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受到的就是平衡力;
(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解: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根据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A、0~t1内,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增大,工件做加速运动,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0~t1内,工件向右加速运动,工件在摩擦的作用运动,因此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0~t1内,尽管工件向右加速运动,但是在竖直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的重力与传送带对它的支持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该选项说法正确。
D、0~t2内,工件先加速后匀速,工件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尽管大小相等,但是方向相同,因此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速度﹣时间图象考查学生对力和运动知识的掌握,能够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出受力情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1.保持平衡状态的某一物体,它所受的力当中有两个互相平衡的力F1和F2,如果其中的F2突然消失,物体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是( )
A.物体沿F1的方向运动,速度逐渐增大
B.物体沿F2的方向运动,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停止不动
C.物体沿F1的方向运动,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停止不动
D.物体先沿F2的方向运动,后来又向F1的方向运动
【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其中一个力突然消失,物体此时受到的一定是不平衡的力,因此,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其改变的情况主要取决于原来物体运动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据此可对各选项做出逐一分析。
【解答】解:(1)如果物体原运动方向与F1的方向相同,当F2突然消失。则物体继续沿F1的方向运动。且速度逐渐加大,速度不可能减小;故A正确、C错误;
(2)如果物体原运动方向与F2的方向相同,当F2突然消失,则物体会由于惯性将继续沿F2的方向运动,速度逐渐减小,直到速度为零,然后它又向F1的方向作加速运动。故B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可能是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可能是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改变,可能是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都发生改变。
12.下列事实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有( )
A.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C.正在进站的火车
D.运动员投出的标枪在空中前行
【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情况有两种:①静止;②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的运动速度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都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解答】解:A、力改变了弹簧的形状,没有改变它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运动员匀速直线运动,故运动状态没有改变,故B正确;
C、进站的火车速度在变小,故运动状态在改变,故C错误;
D、标枪在空中做弧线运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运动状态在变,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3.汽车是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涉及许多物理知识。有关图中情景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安全气囊可以在汽车急刹车时打开,减小由于惯性而带来的伤害
B.在车尾对静止的汽车施加一个向前的推力,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当汽车静止时,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不同的汽车行驶限速不同,是因为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分析】(1)安全气囊其目的是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
(2)物体受力静止时,所受力为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受平衡力时,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解答】解:
A、安全气囊可以防止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造成的伤害,故A正确;
B、在车尾对静止的汽车施加一个向前的推力,没推动汽车处于静止状态,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汽车受力平衡,因为推力等于摩擦力,故B错误;
C、汽车重力与地面支持力,这两个力都作用在汽车上,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汽车的速度越大,动能也就越大,越不容易刹车,所以要对车辆的速度加以限制,以免发生交通事故,故D错误。
故选:BD。
【点评】该题考查了汽车的受力分析、惯性的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4.如图甲、乙是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甲可能是小车突然停下来时发生的
B.图乙可能是小车突然减速时发生的
C.图甲可能是小车突然被拉动时发生的
D.图乙可能是小车突然加速时发生的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是指物体具有的能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的性质。
【解答】解:
(1)甲图:木块与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加速或启动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加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静止或低速状态,使得木块向后倾倒,故A错误,C正确;
(2)乙图:木块与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或停止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减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木块向前倾倒,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解释惯性现象时的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阐明其原来的运动状态;②说明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运动状态改变了;③说明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④说明结论。
15.如图,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是为了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是因为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减小
D.通过此实验可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分析】(1)为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等,应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小车受到了摩擦阻力,实验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的大小,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概括得出的规律。
【解答】解:
A、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等,故A正确;
B、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故B正确;
C、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就越大,故C正确;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能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但能接受住实践的检验,故D错误。
故选:AB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尤其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过程,是通过理想实验法,而不是直接通过实验验证,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6.(1)在研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时,由图1可知,弹簧测力计要沿水平方向匀速拉着物体运动,应用了 二力平衡 的知识。
(2)如图2所示实验中,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下滑的物体到达水平面后做 匀速直线 运动。
【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要让木块在水平板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有这样才可以测出摩擦力;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在研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时,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对小车没有阻力,则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匀速直线。
【点评】此题考查了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的原理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属于基础性题目。
17.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由于足球受到 阻力 的作用,使足球的 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
【分析】(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
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足球滚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的缘故,阻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阻力;运动状态。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理解,属力学基础题。
18.质量为60kg的小刚以4m/s的速度运动,质量为200g的子弹以300m/s的速度飞行,则 小刚 的惯性较大。
【分析】解决本题应掌握惯性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和运动状态、速度大小等均无关。
【解答】解: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人的质量大于子弹的质量,所以人的惯性大。
故答案为:小刚。
【点评】对于惯性应明确它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和速度大小无关。
19.一个小球从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顶部A点掉下,落在车厢内A处的正下方,测该汽车做 匀速直线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加速直线“或“减速直线”)。
【分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一个小球从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顶部A点掉下,由于惯性,小球向车行进方向的运动速度和车前进的速度相同,小球会落到A点的正下方,说明该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匀速直线。
【点评】小球下落过程中既向车行方向又向下运动,小球向车行方向运动的速度保持离开车顶时的速度,这个地方学生不容易理解。
20.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深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分别标记出小车停下的位置。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其目的是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 ;标记③是小车在 木板 表面上停下的位置。
(2)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慢 。(选填“快”或“慢”)推理可知: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 做匀速直线运动 。
【分析】实验中,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获得的速度相等;水平面越光滑,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如果小车不受力,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
(1)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
图中标记③的距离最远,说明其表面是最光滑的,故应该是木板表面停下的位置;
(2)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推理可知: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
故答案为:(1)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木板;(2)慢;做匀速直线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要明确其实验的过程、现象以及对结果进行的科学推理。
四.判断题(共3小题)
21.汽车高速行驶时的惯性比汽车低速行驶时的惯性大。 × (判断对错)
【分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解答】解: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同一汽车,高速行驶和低速行驶时的惯性是一样大的。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现象的理解和掌握。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对 (判断对错)
【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解答】解: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不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物体都有惯性,惯性与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与所处的位置无关,惯性只有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对。
【点评】惯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性质,它描述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不能和生活中的习惯等混在一起。
23.物体的速度为零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 (判断对错)
【分析】据实际可知,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其所受的合力不一定为零,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解:据实际可知,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其所受的合力不一定为零,如竖直上抛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合力不是零,虽然是静止,但不处于平衡状态,故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知道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其所受的合力不一定为零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五.计算题(共2小题)
24.如图所示,锤头与锤柄松了,小刚握着锤柄用力向下击木墩,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请解释其中的物理原理。
【分析】根据锤柄撞击固定物这个物理过程,结合惯性的有关知识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答:这是因为向下挥锤柄时,锤头随着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撞击地面时,受到地面给它的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运动状态由运动变为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就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点评】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一般分为三个步骤:①指出研究对象原来所处的状态:锤头随着锤柄一起运动;②发生了什么变化:由于撞击锤柄停止运动;③由于惯性出现了什么现象:由于惯性,锤头仍要向下运动,所以套在了锤柄上。
25.现有一辆总质量为5×103kg的卡车沿水平公路匀速行驶,若该车的牵引力是其重力的0.02倍,则该车的阻力是多少?(g=10N/kg)
【分析】因为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则其在水平方向必然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在水平方向上车所受到的力只有摩擦阻力和牵引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这两个力必然大小相等,先求出卡车的重力,再求出卡车受到的牵引力,最后得出f=F。
【解答】解:
卡车受到的重力:G=mg=5×103kg×10N/kg=5×104N;
F=0.02G=0.02×5×104N=1000N,
f=F=1600N。
答:卡车行驶时,车受到的阻力为1000N。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关键是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六.解答题(共2小题)
26.分别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滑到铺有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的平面上,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下面是四位学生归纳的实验结论,如果你同意某人的结论,请在他的结论后面打“√”,如果你不同意某人的结论,请在他的结论后面打“×”。
小张说: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缓就越慢。 √
小李说: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 √
小王说:小车受到力的作用就运动,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运动。 ×
小赵说:运动的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 。
【分析】这个实验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则小车在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观察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再加以推理可得结论。
【解答】解: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虽然这三次小车的初速度都相同,但是运动的距离却不相同。这说明是阻力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阻力越大,运动距离越短;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长。若没有阻力,则运动的物体就不会停下来,将永远的沿直线匀速运动下去。这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所以,小张说: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缓就越慢。这种说法正确。
小李说: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这种说法正确。
小王说:小车受到力的作用就运动,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运动。这种说法不正确。
小赵说:运动的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斜面小车实验,注意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实验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的。
27.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马上停下来,而是先做减速运动,最后才停下来,这是什么原因?
【分析】汽车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向前运动,是因为汽车有惯性。汽车运动状态改变,是由于受到了外力:摩擦力。
【解答】答: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没有动力,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向前运动,是因为汽车有惯性。汽车停下来,运动状态改变,是由于受到了外力:摩擦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点评】本题考查惯性和摩擦力的有关问题,要从运动状态不变与改变入手。联系学过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