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岳麓版][课件7][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岳麓版][课件7][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7-05-15 22: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9张PPT。第3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今年是“双百”方针提出50周年。195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第一年,也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思想极为活跃的一年。为了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们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设想。1956年4月28日,旨在繁荣我国文学艺术和推进学术研究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就是这种探索的重要内容。 导 言?据陆定一回忆说:“曾经一位当过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的老同志,知道了苏联的巴甫洛夫学说之后,要改造中国的医学。他说:‘中医是封建医,西医(以细胞病理学者微尔和的学说为主)是资本主义医,巴甫洛夫是社会主义医。’我想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当然就应该反对中医和西医,取消一切现在的医院,靠巴甫洛夫的药(只有一种药,就是把兴奋剂和抑制剂混合起来,叫‘巴甫洛夫液’)来包治百病。” 当时人们对苏联盲目崇拜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怎样才能克服学术研究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毛泽东给学术界提出的方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双百”方针的背景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要求发展经济和文化时提出的2、“双百”方针的含义“双百”方针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研究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3、“双百”方针的地位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针4、“双百”方针的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6年5月,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毛泽东关于“双百”方针的手迹 5、贯彻“双百”方针取得的成就:使人们的眼界开阔起来,思想活跃起来,学术文化各部门都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1)文学理论界思想活跃,文艺创作得到拓展,涌现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2)各种艺术学院和团体相继建立,培养大批艺术人才
3)学术界围绕一系列热点问题展开热烈的探讨与争论
小说《青春之歌》风靡一时,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
九·一八事变前,女学生林道静因反抗地主家庭逼婚,投
海自杀,被大学生余永泽所救,随后二人结了婚。婚后林
道静遇到共产党员卢嘉川,随后她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一二·九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小说《红旗谱》从清末的1901年说到民国建立后的1927年,朱老忠和他爹朱老巩两代人同地主冯兰池斗争的故事跌宕起伏,最后,朱老忠在地下党员贾湘农帮助下觉醒,走上自觉的革命道路。故事来源于作家梁斌在冀中地区多年的生活经历,朱老忠的形象则来源于一个真实人物:宋洛暑。 小说《骆驼祥子》通过几个生动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示出一幅旧中国的真实图景,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好胜要强的祥子指望做一个“自由的洋车夫”,并与刘四爷的女儿虎妞成亲,不久虎妞难产而死。拉车二强子的女儿小福子却对祥子产生感情,可是因穷困却不能他们结合。当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祥子来找小福子时,小福子已死。好强的祥子最终也被吃人的社会吞没。这就是一二十年代北京底层广大劳动大众的生活,这真切的现实让人们体会了人力车夫们不可逾越的悲惨命运,让人们深刻地认识了“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话剧《茶馆》老舍作品,剧中写了3个“朝代”,时间跨度50年,写活了70个人物。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话剧《雷雨》作者曹禺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艺术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雷雨》一发表,就震动了文坛,而此时的曹禺只有二十二岁,此外,他的四大经典名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在千百个舞台上曾以多种面貌出现,被不同的人们饱含深情的演绎着,解读着,并一举将中国话剧推上了历史上最轰动热烈的颠峰时期。 《雷雨》剧作完全运用了三一律,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了过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影片《上甘岭》反映了发生40年前的那场在中、美、朝三国之间进行的牵动了“两大阵营”,波及世界的“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美国侵略者先后发动3万多兵力,使用大量炮火飞机和坦克,企图夺取上甘岭地区只有3平方公里的我方阵地。我志愿军八连连长张忠发和他的连队奉命坚守主峰阵地,保卫战斗打得十分残酷,整整坚持了24天坑道战斗,迎接了大反攻的到来。影片《平原游击队》曾获1956年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三等奖。该片描写抗战时期游击战士在反“扫荡”斗争中与日寇进行顽强斗争的光辉业迹,着力塑造了具有传奇色彩的游击队长李向阳这个英雄形象,他质朴自然,粗犷豪放,感情真挚,有勇有谋,体现了人们对英雄及其超凡业迹的向往。影片构置了紧张、惊险、扣人心弦的情节,敌我斗争形势跌宕起伏,悬念丛生;结构安排也疏密有致,张弛得当,惊险而不荒诞,有较强的可观赏性。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他释放出来。出狱后,国民党地下人员姚苇也误认如此,想拉李侠下水,为国民党工作。李侠深入虎穴,巧取敌人情报,并将敌人的谈判内幕在报上揭露出来。临近解放,敌人疯狂搜捕地下电台,李侠奉命转移。恰在此时,两个紧急的重要情报必须要发出去。李侠承担了任务。他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让妻子带儿子先行转移。当他发完电报,已被敌人包围。他镇静地向延安发出了最后的告别信号。本片1978年曾在南斯拉夫国际电影节上映出,袁霞获最佳女演员奖。的1939年,正是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共产党中央为加强上海的地下电台工作,派电台政委李侠从延安来到上海,与党员女工何兰芬假扮夫妻,开展工作。在艰苦的工作中,李何之间产生了爱情,后经领导批准结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李侠不幸被日军逮捕。不久日军怀疑他是重庆国民党派员,将 1956年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的“双百方针”,如昙花一现,极尽绚丽,却迅速凋零。中国思想文化界的翻云覆雨的斗争,显示出它极端复杂而微妙的特征。一场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开放局面,现在突然变成了打右派的残酷的阶级斗争。一九五七年,毛泽东错误地发动将斗争矛头直指知识分子的反右派斗争及其扩大化,直接违背了双百方针,使知识分子长期以来受到歧视,压抑和迫害马寅初受到批判即是一个典型例子。二、遭遇曲折 1949年中国人口5.5亿。1953年,中国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截止到1953年6月30日中国人口总计601,938,035人,估计每年要增加1,200万人到1,300万人,增殖率为千分之二十。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提出了著名的“新人口论”,他说:“中国人口这样发展下去,十年后有8亿1千万,50年后多少?吓死人!26亿1千9百万”,他提出“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的主张。1959年马寅初的“新人口论”遭到批判。
  中国人口1959年6.6亿,1979年9.709亿。《光明日报》1979年8月5日有一文章标题是“错批一人误增三亿”,意思是毛泽东1959年“错批”马寅初,从而“误增三亿”人口。就是说依照马寅初的理论到1979年中国人口只能在6.7亿左右。“错批一人误增三亿”的说法从此广为流传。“错批一人误增三亿”?
——《光明日报》1979年8月5日这位姓马,又是马年马月马日马时出生的“五马”齐全的婴儿,日后成为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人口理论方面的贡献更长久令人缅怀。 当马寅初提出限制人口时,全国多数人并不理解。他回乡时到一个晚辈家,主人马上叫出9个孩子都来拜见。马寅初却斥责说:“你怎么搞的?生这么多孩子!”这个晚辈大感意外,说如果祖爷活着看到这么多儿孙,“会有多高兴”!其实,这也是当时社会的传统观念。
公正地讲,50年代搞清了全国人口状况,周恩来便赞成节育,毛泽东也一再感叹新增的粮产被新增的人口吃掉了。若没有随后造出高产神话,领导人肯定会同意马寅初的观点。然而1958年“大跃进”兴起后,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受了造假者蒙骗,又认为人多是大好事。专门擅长曲意迎合的康生、陈伯达马上煽动批判“新人口论”,将其说成“马尔萨斯主义在中国的翻版”。批判中提出主要论据──“人口首先是人手”,还得到过许多人真心拥护。
向传统人口观念挑战何其不易 拨乱反正之初,有些人出于激愤曾说过:“批了一个人,多了三亿人”,认为如当时不批判马寅初中国人口还会停留在7亿之内。这种忧国之情可以理解,然而若以数据分析,可看出这话失之偏颇。事实上,错误批判“新人口论”后只增了5000万人口,中央就推广计划生育, 时至今天中国人口却已近13亿,估计仍要再增3亿左右才能到下降的转折点。造成这一难题的原因,仍是农村生产力和文化水平低,以及缺乏社会保障等客观条件。例如绝大多数农民仍要靠子女特别是男孩创收和养老,“超生游击队”就禁不胜禁。只有全面实现了社会生产和生活保障的现代化,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严重人口问题才能解决。 谁来为中国人口的增长负责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大军(1966年8月18日)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后的急先锋:“红卫兵”傅雷, 1927年冬赴法国入巴黎大学文科学习。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书记处书记等职。翻译外国文学名著33部。六十年代,以其研究与翻译巴尔扎克著作的卓越成就,被法国吸收为巴尔扎克研究协会会员。“文革”初受到迫害,1966年9月3日晨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 文革中部分名人自杀死亡名单1、邓拓: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 1966.5.17 服毒致死 2、吴晗: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 1968.10.11 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3、范长江:名记者、曾任人民日报社长 1970.10.23 在河南确山跳井身亡 4、翦伯赞: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5、上官云珠:著名电影演员 1968.11.22 病中跳楼身亡 6、容国团:世界乒乓球男单冠军 1968.6.20 北京龙潭湖畔槐树上吊自杀 7、姜永宁:乒乓球国手 1968.5.16 在拘留室上吊自杀 8、傅其芳:国家乒乓球队教练 1968.4.16. 在北京体育馆自缢而死 9、熊十力:国画学大师 1968.5.24 绝食身亡 10、顾圣婴:著名女钢琴家 1969.1.31 与母亲弟弟开煤气全家自杀11、严凤英 著名黄梅戏演员 1968.4.8 服安眠药死于医院,死后被解剖,在体内找发报机 12、老舍 著名作家 1966.8.24 跳北京太平湖溺死 13、储安平 前光明日报总编、大右派 1966?67? 传跳海自杀或被红卫兵打死 14、李翠贞 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 1966 开煤气自杀 15、沈知白 音乐理论家 1968 自杀 16、傅雷 著名翻译家 1966.9.3 与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杀 17、金仲华 老报人、上海市副市长 1968.4.3 在书房上吊自杀 18、陈梦家 新月派诗人、考古学家 1966.9.3 自杀 19、叶以群 文艺理论家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等 1966.8.2 跳楼身亡 20、李立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1967.6.21 服毒身亡21、萧光琰 化学家 1968.12.10 被拷打后服安眠药身亡,其妻女随即同日服药自杀 22、杨嘉仁 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 1966.9.6 与妻子程卓如开煤气自杀 23、刘盼遂 北师大教授 时间不明 被打死后,尸体浸水缸诬为自杀 24、闻捷 著名诗人 1971.1.13 用煤气自杀 25、言慧珠 著名京昆剧表演艺术家言菊朋之女梅兰芳之徒 俞振飞之妻上海市戏曲学校副校长 1966.9.11 在浴室上吊自杀 26、田保生 国际法学家 时间不明 不堪凌辱与妻子双双自杀 27、高仰云 天津南开大学党委书记 1966 被红卫兵毒打后跳河自杀 28、俞大因 北大生物系教授,丈夫曾昭伦 时间不明 不堪凌辱自杀而死 29、周瘦鹃 鸳鸯蝴蝶派作家 1968.8.12 在苏州周家花园跳进身亡 30、张宗燧 物理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张东荪二子1969清队时因对毛的物质无限可分有异议,被迫害。北京中关村中科院宿舍中上吊身亡 31、顾而已 著名电影导演 1970.6.18 了解蓝苹历史而备受迫害。上海天马电影厂工具棚上吊死 32、刘绶松 武汉大学教授 1969.3.16 批斗后与妻子杨嘉仁自杀身亡 33、罗广斌 小说《红岩》作者 1967.2 跳楼自杀,另一说是他杀 34、冯大海 作家 时间不明 跳楼身亡
35、许政扬 文史学者、南开大学教师 1966 不堪凌辱自沉住处旁小溪 36、田家英 毛泽东秘书 1966.5.23 在毛泽东书房走廊上吊死亡 37、饶毓泰 南开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 1968 上吊身亡 38、李广田 云南大学校长,著名作家。 1968 跳河身亡 39、李 达 哲学家,中共一大代表 1966.8.24 自杀 40、谢家荣 地质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 时间不明 自杀而死1958年至1964年间,样板戏的前身“京剧现代戏”是当时戏曲改革的一个主要成果,也是当时文坛的重要收获之一。在1964年前后,江青开始插手“京剧现代戏”,并将《沙家滨》(《芦荡火种》)、《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几部有良好基础的剧作培养成自己手中的“样板”,在“文革”中被捧上了天,作为无产阶级文艺方向的标志,成了当时几乎惟一可以公开演出的剧目。1976年“文革”结束后,样板戏随着江青政治集团的垮台,受到人们的批判,否定和抛弃。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通知,即《五一六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作家团体、艺术演出团体、文艺刊物都被“砸碎”,正常的创作停止了,这时舞台上只剩下了八个“样板戏”,出现了“八亿人民八个戏”。 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李铁梅和李奶奶 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无产阶级英雄李玉和 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新四军某部连指导员郭建光 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解放军侦察排长杨子荣 毛主席观看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后接见全体演员(1967年)毛主席在北京观看革命现代舞刷《白毛女》后与演员合影(1967年) 忠字舞和样板戏是当时人们唯一的娱乐活动 忠字舞是中国文革时期用于广场(大场地)或游行的队列行进间的歌颂性群众舞蹈。主要动作有:
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
斜出弓步表示永远追随伟大导师毛泽东,
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跳舞时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二、遭遇曲折1、遭遇挫折的原因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
国内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
文革期间,极左思想盛行,方针受彻底破坏(主要)2、遭遇挫折的表现1)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干扰损害2)“文革”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三、文学艺术的春天探究拓展:建国后不利于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主要在于“左”倾错误思想对文化战线的 长期干扰和破坏,党的知识分子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
(2)历史上轻视文化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3)比较直接的是中国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岗位,他们有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
(4)相当一段时间闭关自守,缺乏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拨乱反正 ↑ 群众争购刊有全会公报的报纸
→ 美国《时代周刊》邓小平封面-1979年年度人物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十一三中全会以来,“双百”方针的得到重树:
1)连续发表文章(1979)
2)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1979)
2、科学文化领域重新迸发蓬勃生机:
1)文艺作品数量大增,题材更加广泛。
2)学术、科技领域也不断创新和发展。
3)恢复一些被撤销的学科,并发展了一些新学科
4)“三下乡”活动将文化、科技、卫生送到全国农村;(1996)
5)中外学术经验交流频繁;
三、文学艺术的春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电影在功夫片、戏曲片、儿童片、喜剧片等多种类型电影上作出了宝贵的尝试,而《少林寺》引发的热潮显示出功夫类型片深受内地观众的欢迎。作为一个片种,武侠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争论颇多,遭遇最多坎坷但也得到了最多观众的拥护,一部《少林寺》引发了新中国武侠电影的“狂飙突进运动”。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少林寺》让他们看到了一种真正娱乐化的电影,而这部影片的成功使得李连杰成为继李小龙、成龙之后又一颗闪亮的武打明星。 1987年的《红高粱》的出现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它不仅引起了关于电影民族性和中国人形象的大讨论,它也是中国大陆影片赢得的第一个A级电影节重要奖项――西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从这部电影开始世界影坛中国电影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西方电影界和评论界也真正意识到中国电影的分量。中国电影最应该骄傲的是陈凯歌《霸王别姬》这个具有深厚东方人文内涵的影片被顶级电影节的认同,民族性和历史的繁复性对于世界电影史而言认知是个过程,这点上陈凯歌做得非常出色。《霸王别姬》一片于1993年5月,获第四十六届夏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费比西奖”; 日本第三十八届亚太影展最佳导演奖、最佳剪辑奖。 2001年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作曲;
2001年度美国导演协会最佳导演;
第37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动作指导、最佳剪辑、音效、视效;
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8项大奖; 2006年1月8日,第71届2005年度纽约影评人协会奖颁奖晚会于美国举行。李安凭借电影《断臂山》夺得最佳导演奖 小结:“双百”方针的历史经验教训
要正确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在这三个关系中,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