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
【学习目标】
1.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
2.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3.了解认识历史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观察地图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的意义。
一、自主学习
1.经济特区的建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 步伐。
(2)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 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他们分别是 、 、 、 。
(3)我国在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 和 。
(4)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
(5)设立经济特区,对 、先进技术和 ,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2.对外开放的扩大
(1)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了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 。
(2)1985年,中国又把 、珠江三角洲和 地区开辟为 。后来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1988年, 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 开发区建立。
(4)我国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的全方位、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2001年12月,中国加入 (WTO)。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拓了 。
二、合作学习
1.总结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
2.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作用?
三、复习巩固
1. 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
A.上海 B.深圳 C.厦门 D.珠海
2. 我国最先成立的经济特区主要集中在哪些省份( )
A.广东、福建 B.广东、江苏
C.福建、海南 D.山东、河北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
A. 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 海南经济特区 4. 下列城市中,曾在19 世纪90 年代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又是20 世纪90 年代主动开放的长江沿岸城市是( )
A.重庆 B.沙市 C.上海 D.南京
5.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三角洲一内地
C. 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D. 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6.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新局面。在这一格局中,首先开放的是( )
A.经济特区 B.沿海港口城市
C.经济开放区 D.内地大城市
7.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
A.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制定杜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椎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四、能力提升
1.概括深圳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并列举1980年建立的其他经济特区。
2. 通过本课的学习想一想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现实意义。
3.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改革开放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