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
体系的形成1、原始农业的产生:采集种植2、早期的农业格局:黄河流域:粟麦长江流域:稻相互交融3、畜牧业的产生:一、农业的起源二、从耒耜到曲辕犁1、农业材质的变革:石斧、石铲等石、木、骨、蚌粗糙简单耒耜木石粗糙简单青铜农具青铜质软贵重难以推广铁农具铁坚硬锋利轻便使深耕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2、农业动力的变革:牛耕的出现:战国牛耕的推广:西汉中期
犁壁的发明 “耦耕”4、耕作工具的发展:耧车(西汉赵过)3、播种工具的出现:曲辕犁的发明(唐代)作用:农具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5、灌溉工具的发展:翻车(三国马钧)筒车(水力冲击)农用动力的发展: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1、重要的水利工程:春秋战国:芍陂、郑国渠、都江堰(李冰父子)西汉:漕渠、六辅渠、白渠人力——畜力——水力2、对黄河的治理:王景3、地方特色工程:坎儿井4、农学水利著作:水利专家:
元代:郭守敬
明代:潘季驯、徐光启《农政全书》
清代:靳辅、陈潢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耕作方式的演变:商周时期:
春秋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男耕女织”式的个体家庭农耕
(自耕农经济)2、对自耕农经济的评价:(1)优点:自给自足 生活稳定 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2)缺点:①规模小,分工简单,难以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②承受风险能力差,十分脆弱③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造成生存环境的恶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六畜:五谷:都江堰全景鱼嘴宝瓶口东汉王景治理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