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转移一、发展不平衡的四大经济区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1)第一次高潮①时间:两晋时期
②原因:
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 八王之乱
指291—306年爆发的一场西晋皇室内部争权夺位的战争。参加这场混战是赵王、齐王、成都王、河间王、长沙王、东海王、汝南王、楚王,一共有八个诸侯王,历史上称为“八王之乱”。 永嘉之乱是指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晋怀帝的乱事。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社会不稳,胡人遂乘时入侵。 《永嘉行》
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
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
紫陌旋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
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
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唐)张籍③影响: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中原人
口纷纷向南方迁徙。(2)第二次高潮①时间:唐朝中期
②原因:安史之乱③影响:黄河流域又
一次遭到严重破坏,
北方人口再度南迁,
南方经济实力大为提
高。《明皇幸蜀图》唐玄宗(3)第三次高潮①时间:两宋之际
②原因:靖康之乱
③影响:
劳动力,
生产技术
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 两宋时期,北方地区屡遭辽、西夏、金、元等少数民族的攻伐而沦为战场。为避战乱,中原人口被迫南迁,进一步促进了南方农业经济发展。
宋代兴修水利1134项,南方有1032项,其中福建就达402项,表明除长江流域农业继续发展外,闽江流域农田水利也得到大规模发展。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概念 (1)南方户口超过北方,户口分布重心的南移。
(2)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超过北方。
(3)南方地区在国家财政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2.原因(1)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
(2)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3)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4)优越的自然条件(1)孙吴、东晋、南朝时期的初步开发 1.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
2.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
3.农业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
4.出现了建康(今南京)这样人口百万的大城市(2)中唐以后的全面开发 1.中唐以后,长江流域的扬州和益州(成都),商业繁荣,经济地位已凌驾于长安、洛阳之上,当时有“扬一益二”的说法。
2.唐朝后期,国家财政
支出主要仰仗江淮财赋。 中唐大臣权德舆说:“军
国大计,仰于江淮。”杜牧则
称:“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3)宋代以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到北宋时期,南方户口以更快的速度继续上升,户口分布南重北轻的格局从此成为定局。 3.过程4.影响 (1)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了中国古代文化重心的南移。
(2)经济重心南移使中国古代各王朝的财政经济重心与政治军事重心分离,促进了沟通南北经济的交通运输线——大运河的发展,提高了漕运在各王朝中的政治地位。
(3)经济重心南移使全国经济发展格局发生根本变化,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南方。 课堂总结 汉代中国形成四大经济区。由于三次战乱的影响,中原人口先后出现三次大规模南迁的高潮;南迁主要造成三个方面的影响:为江南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为江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在人口大南移的同时,江南经济得到不断开发,经历了六朝、隋唐五代、两宋的开发,在宋代以后,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随着经济重心南移,文化重心也随之南移,。经济重心南移导致政治和经济重心分离,从而促进了南北交通大发展。 历史上中原人口有几次大的迁徙?外迁的原因是什么?历史上中原人口有三次大迁徙。
原因是:
1、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攻伐导致了北方频遭战乱,
2、战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使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导致中原人口三次南迁。 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对南方社会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1、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人手,江南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2、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改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
3、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
(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劳动力、工具技术、文化与民族融合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攻伐过程影响原因1.文化重心南移;
2.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南北交通大发展影响1.六朝初步开发作物、耕地、产量、农工商、城市经济
2.中唐以后全面发展扬一益二、财政赖江淮
3.宋代南移人口比例、经济比重、财政地位过程1.人口大南迁原因重心南移1、山东经济区 2、山西经济区
3、江南经济区 4、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区 汉代重心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