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物理鲁科版选修3-5专题6原子核、核反应与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物理鲁科版选修3-5专题6原子核、核反应与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1-22 16:2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三种射线与半衰期
1.三种射线及实质
射线种类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实质
高速氦核流
高速电子流
高速光子流
穿透性
最弱
居中
最强
电离性
最强
居中
最弱
偏转比较
α射线、β射线偏转方向相反,β射线弯曲程度更大
关系
γ射线经常是伴随着α衰变或β衰变同时产生的.其实质是放射性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的过程中,产生的新核由于具有过多的能量(核处于激发态)而辐射出光子
2.半衰期:(1)公式:N=N0n=;m=Mn=
(2)影响因素: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温度、压强)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
[复习过关]
1.(多选)天然放射性物质的放射线包含三种成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张厚的黑纸可以挡住α射线,但不能挡住β射线和γ射线
B.某原子核在放出γ射线后会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
C.三种射线中对气体电离作用最强的是α射线
D.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但其中的电子不是原来绕核旋转的核外电子
答案 ACD
解析 α、β、γ三种射线中穿透能力最强的是γ射线,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弱,电离能力最强的是α射线,γ射线电离能力最弱,故A、C正确;γ射线是高频率的电磁波,它是伴随α或β衰变放出的,不影响原子核的组成,故B错误;β是原子核内的中子变为质子时放出的,因此其来自原子核内部,故D正确.
2.关于半衰期,下面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放射性元素都有一定的半衰期,半衰期的长短与元素的质量有关
B.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
C.一块纯净的放射性元素的矿石,经过一个半衰期以后,它的总质量仅剩下一半
D.放射性元素在高温和高压的情况下,半衰期要变短,但它与其他物质化合后,半衰期要变长
答案 B
解析 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是表明放射性元素原子核衰变快慢的物理量,与元素的质量无关,故B项正确.
二、核反应方程及核能计算
1.核反应类型
(1)α衰变:X→Y+He;β衰变:X→Y+e
(2)人工转变
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N+He→O+H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为:Be+He→C+n
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和正电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Al+He→P+n P→Si+e.
(3)裂变和聚变
裂变:U+n→Ba+Kr+3n
U+n→Xe+Sr+2n
聚变:H+H→He+n
2.核能计算
(1)根据ΔE=Δmc2计算.
(2)根据ΔE=Δm×931.5 MeV计算,Δm的单位是“u”.
[复习过关]
3.以铀235为核实验材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核子
B.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后半衰期会缩短
C.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后半衰期不变
D.U的一种核反应方程可能为U+n→Xe+Sr+3n
答案 C
4.1938年哈恩用中子轰击铀核,发现产物中有原子核钡(Ba)、氪(Kr)、中子和一些γ射线.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的核反应方程是U+n→Ba+Kr+n
B.这是一个核裂变过程,反应后粒子质量之和大于反应前粒子质量之和
C.这个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可以用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来计算
D.实验中产生γ射线,其穿透能力极强,比X射线还强很多倍
答案 D
解析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U+n→Ba+Kr+3n,A错误;
裂变反应过程中有质量亏损,所以反应后粒子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粒子质量之和,B错误;
该反应的能量用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求解,C错误;
γ射线,其穿透能力极强,比X射线强很多,D正确.
5.裂变反应是目前核能利用中常用的反应,以原子核U为燃料的反应堆中,当U俘获一个慢中子后发生的裂变反应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可表示为:
 U + n  →  Xe + Sr + 3n
235.043 9 1.008 7 138.917 8  93.915 4
反应方程下方的数字是中子及有关原子核的静止质量(以原子质量单位u为单位).已知1 u的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5 MeV,此裂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是________MeV.
答案 180
解析 ΔE=Δmc2=(235.043 9+1.008 7-138.917 8-93.915 4-3×1.008 7)×931.5 MeV≈180 MeV.
三、核反应与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
参与核反应的粒子所组成的系统,在核反应过程中的动量和能量是守恒的,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在无光子辐射的情况下,将转化为生成的新核和新粒子的动能.
[复习过关]
6.一个不稳定的原子核质量为M,处于静止状态.放出一个质量为m的粒子后反冲,已知放出的粒子的动能为E0,则原子核反冲的动能为(  )
A.E0 B.E0
C.E0 D.E0
答案 C
解析 由动量守恒定律(M-m)v=mv0=p,
又Ek=,E0=
由以上各式可得Ek=E0,C正确.
7.光子的能量为hν,动量大小为,如果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发生γ衰变时只放出一个γ光子,则衰变后的原子核(  )
A.仍然静止
B.沿着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运动
C.沿着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D.可能向任何方向运动
答案 C
解析 原子核在放出γ光子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而系统在开始时总动量为零,因此衰变后的原子核运动方向与γ光子运动方向相反.
8.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图,如图1.则(  )
图1
A.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轨迹1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答案 D
解析 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根据动量守恒可知两粒子的速度方向相反,动量的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由半径公式r==(p是动量),分析得知,r与电荷量成反比,β粒子与新核的电荷量大小分别为e和ne(n为新核的电荷数),则β粒子与新核的半径之比为:ne∶e=n∶1.所以半径比较大的轨迹1是衰变后β粒子的轨迹,轨迹2是新核的.新核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在A点受到的洛伦兹力向左,由左手定则可知,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9.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不稳定原子核,当它放射出质量为m、速度为v的粒子后,原子核剩余部分的速度为(  )
A.-v B.-
C. D.-
答案 B
解析 以原子核为一系统,放射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M-m)v′+mv=0
得v′=-.
10.速度为v0的中子n击中静止的氮核N,生成碳核C和另一种新原子核X,已知C与X的速度方向与碰撞前中子的速度方向一致,碰后C与X的动量之比为2∶1.
(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2)求X的速度大小.
答案 (1)n+N→C+H;
(2)v0
解析 (1)核反应方程为:n+N→C+H.
(2)规定中子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得:
m0v0=12m0vC+3m0vX
因为:12m0vC∶3m0vX=2∶1,
解得:vX=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