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欢迎光临这是什么地方?你是通过画面哪些信息知道这是华粤艺术学校的?画面上有哪些字?各是什么字体?你能写出来吗?汉字与书法第7课 我国的汉字文化渊源流长。汉字的产生已有 年的历史,而今天还能认读的最早汉字便是3000多年前的 。经过几千年来的完善发展,汉字文化丰富多彩。如书法、篆刻,还有由汉字派生出来的艺术形式—对联、谜语等,构成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7000甲骨文一、汉字的起源和“书同文”
(一)起源的种种传说
(二)成熟的文字
(三) “书同文”前的文字
(四)秦统一文字
(五)归纳小结
二、书艺历程自发阶段魏晋自觉阶段实用性艺术性圆润纤细
布局均匀雄放洒脱
浑厚深沉王羲之《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行书第一” 艺术性出现的原因:1.士人表达自我情意;2.文具的发展改进。探究: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后,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1、魏晋时期发展到自觉阶段:对汉末社会动乱的深刻反思,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2、隋唐时期达到新高峰:一统盛世,书法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
3、宋元时期书法的市民化趋势: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4、明代书法的市民化趋势加强: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书法强调个性化的创造。我们再来欣赏帝王及领导人的的书法作品:《温泉铭》 唐太宗 此碑立于太宗死前一年。
原石早佚,一九00年发现于敦煌石窟,现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 《温泉铭》书风激跃跌宕,字势多奇拗。俞复在贴后跋云:“伯施(虞世南)、信本(欧阳询)、登善(褚遂良)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极,但以视此本,则于书法上,固当北面称臣耳。”对其评价极高。 北宋末年的宋徽宗皇帝赵佶虽说政治昏庸,惑于道术,却是艺事超群,书画兼精。?他的书法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连笔字像游丝行空,已近行书。? 宋徽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书画家,其所创书体“瘦金书”,顿挫有致,挺秀清雅,别具一格,代表作有《瘦金千字文》、《草书千字文》、《草书团扇》等。?赵佶(1082-1135)?千字文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有一句口头禅:“字要写得好,就要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三、印宗秦汉1、秦汉——标志性的时期这是什么?这一艺术形式是受到我们什么传统艺术的启发?马充私印白文秦汉印:雍容大度
方正质朴殿中司马淮阳王玺2、宋元入画体现了实用性,尚未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3、明代中叶后,篆刻
成为与书法、绘画并立
的艺术门类代表:
文彭(1498-1573,苏州人)为领军者
此外有吴昌硕、邓石如、齐白石等淫读古文
日闻异言中国长沙湘潭人也齐白石邓石如吴昌硕文彭探究:中国古代的印章与古代一项科技发明的关系?印刷术: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
北宋毕升的活字印刷术启发:
艺术创作对科技发明也有一定促进作用。练习:1、在考古中,发现了一批甲骨文之前的刻符或早期文字,如舞阳刻符、半坡陶文、大汶口文字等,对它们正确的表达是( )
A、是国家形成的首要标志;B、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渊源关系;C、已经全部识读;D、具有相通性,起加强各地联系作用。2、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措施 ( )
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B、用隶书取代其他文字;
C、导致秦朝实行文化专制; 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把柄。3、书法艺术形成的历史条件有 ( )
①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②知识群体的形成,是将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动力 ③西方书法艺术传播到中国起了推动作用 ④东方审美情趣喜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为书法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土壤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BAB6、下列不属于宋代书法艺术发展特点的是 ( )
A、宋代重文轻武,出现一批著名书法家;B、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使书法个性化趋向明显;C、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D、国家一统,注重规范法度4、我国文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 ( )
①甲骨文 ②小篆 ③隶书 ④楷书
A、③①②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 D、①④②③5、汉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原因( )
①汉末社会危机激发社会进行深刻反思 ②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 ③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④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的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 D、①②③④DDC9、下列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认识,错误的一项( )
A、书法艺术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B、隋唐时期的大一统促使书法艺术讲究规范法度;C、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D、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发放异彩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
A、书法;B、绘画;C、篆刻;D、京剧7、对中国古代印章艺术发展表述不准确的是 ( )
A、有了文字,就形成了印章艺术;B、明代中叶,思想活跃、文化自由,篆刻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C、清代印章艺术的成就远超历代,各派纷起,风格多样;D、其创制以汉字为前提,与书法并为姊妹艺术ADD谢谢大家
敬请指正王羲之
—《平安帖》王献之——《中秋帖》
笔法畅快淋漓,叹为观止王羲之 草书
《十七帖》王献之 草书张旭?《肚痛帖 》
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 怀 素(737-799) 《自叙帖》
?唐书法家,零陵(湖南长沙)人。自幼出家为僧,刻苦临池,采蕉叶练字,秃笔成冢。好饮酒,酒酣与发,於寺壁裹墙,衣裳器具,无不书之,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史称“草圣”。 宋拓唐刻
《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76岁书,贞观六年(632)刻石。书法高华浑穆,丰厚挺拔,既有晋人凤韵,又开唐人新风,是千余年来楷书登峰造极之作。初唐:
欧阳询《自书告身》
晚年的名作。
此件为1861年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之后散出宫外的。今藏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
其书法苍劲谨严,沉稳厚重,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盛唐:
颜真卿 柳字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把竖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他又吸取了北碑中方笔字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的长处,把点画写得好象刀切一样爽利深挺。世称“颜筋柳骨”。晚唐:
柳公权( 778-865) 《玄秘塔碑》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轼:《黄州寒食诗贴》——号称“天下第三行书”黄庭坚的书法作品米芾书法作品蔡襄书法作品祝枝山
作品文徵明
作品1、汉字的起源图画象形字汉字符号化2、演变脉络商朝商周(西周)秦朝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汉朝隶书结论:汉字的演变过程就是汉字字形逐步 、 的过程。在电脑时代的当今世界,各不相同的文字阻碍电脑操作的推广,谁想办法解决了这一难题?规范化稳定化秦朝的小篆秦朝“书同文字”的意义:1、克服文化交往时的障碍2、促进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东汉——乙瑛碑东汉——曹全碑东汉——石门颂东汉——张迁碑汉朝的隶书比秦朝的小篆有何优越性?书写简便
便于推广想一想?小篆在书写时有什么不便?把弯曲笔画拉直,长圆字变成扁方字,这样就有了“隶书”商朝的甲骨文西周晚期,一位史官对汉字进行系统整理,形成了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商周的金文你知道哪些有关文字起源的故事呢?仓颉造字结绳记事女子创为劳动创造请同学们看教材P35的“解析与探究”,归纳有哪几种传说。你认为哪些说法最接近历史真实?牛骨刻辞为什么说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1、有了较系统的造字方法—六书(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假借、转注);
2、字形结构基本固定。甲骨文的发现有何意义?1.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可信史料;
2.对研究汉字的形成有历史价值。课件63张PPT。第7课
汉字与书法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假设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
文字的社会,那么你觉得
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古埃及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古印度文(梵文)一、汉字的发展演变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仓颉文字的发明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一、汉字的发展演变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
2、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 二里头遗址出土
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一、汉字的发展演变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
2、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3、商周:甲骨文、金文(籀文)甲骨文与纺织有关的甲骨文字 蚕桑丝裘衣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金文、铭文钟鼎文、籀文西周毛公鼎铭文大盂鼎铭文大盂鼎 大盂鼎,三足圆鼎,西周康王时制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鼎腹内壁有铭文19行291字,记载周康王册命贵族盂的史实。金文一、汉字的发展演变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
2、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3、商周: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成熟的
文字)、金文(籀文)
4、春秋战国:文字紊乱
5、秦:“书同文字” 小篆(官)、隶书秦朝统一文字(以“马” 、“安”两字为例)小篆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笔画粗细均等、讲究均匀对称、能给人以整齐美一、汉字的发展演变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
2、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3、商周: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
的文字)、金文(籀文)
4、春秋战国:文字紊乱
5、秦:“书同文字” 小篆(官)、隶书
6、东汉:许慎总结“六书”造字规律二、书法艺术的发展(一)条件:49页
(二)特点:49页
(三)发展历程:
1、秦汉:小篆、汉隶具美感、多为实用性文字秦绎山刻石(小篆)东汉《曹全碑》(隶书)
结字讲究、雄健、体势挺秀
给人以疏阔大度之感的独特
字体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一)条件:49页
(二)特点:49页
(三)发展历程:
1、秦汉:小篆、汉隶具美感、多为实用性文字
2、魏晋南北朝: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代表:东晋王羲之 “书圣”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像王羲之故居——洗砚池王羲之故居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为古典园林式建筑。《兰亭序》兰亭“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 《平安帖》
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口口人近集存想明日归复悉口口由同增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二、书法艺术的发展(一)条件:49页
(二)特点:49页
(三)发展历程:
1、秦汉:小篆、汉隶具美感、多为实用性文字
2、魏晋南北朝: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3、隋唐:达到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代表:草书—张旭、怀素(“颠张狂素”)
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颜筋柳骨”)
楷书:笔画祥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
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草书: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
任情纵性。是诸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
又有实用价值。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张旭?《肚痛帖 》 怀 素《千金帖》 ?
中国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零陵(今湖南长沙)人。自幼出家为僧,刻苦临池,采蕉叶练字,秃笔成冢,经禅之馀,从事艺文,喜好草书。好饮酒,酒酣与发,於寺壁裹墙,衣裳器具,无不书之,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史称“草圣”。 怀素食鱼帖欧阳询《化度寺碑》 欧阳询,唐初书法家。据史书载,欧阳询“虽貌甚寝陋,而聪明绝伦,读书即数行俱下,博览经史,尤精‘三史’”。早年他专学二王(羲之、献之)书,并吸取六朝北派诸家的长处,勤学苦练,融会贯通,独创一派书风,其书以“险劲瘦硬” 著称,史称“欧体”。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的先端,对后世影响大,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
《九成宫醴泉铭》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欧阳询唐.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颜体”肥硕丰润、
刚健雄强、显出
雍容大度的气派颜真卿 《祭侄文稿》
“天下第二行书”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玄秘塔碑》(局部)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
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
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
之称。4、宋代: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
代表:苏、黄、米、蔡四大家、
赵佶(瘦金体)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流畅洒脱。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位于四川眉山市。《黄州寒食诗贴》苏轼“天下第三行书”苏东坡仅存的一幅行草作品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 黄庭坚,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 米芾
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字态奇逸超迈 宋 米芾《珊瑚复官二帖》????蔡襄,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他的书法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字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宋徽宗书法——瘦金体笔画瘦细而有弹性、
字形一般呈长形、
张弛有度、有秀美雅
致、舒畅洒脱的感觉,
通篇法度严谨、一丝不苟。4、宋代: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
代表:苏、黄、米、蔡四大家、
赵佶(瘦金体)
5、明代:强调个性化创造
代表:祝枝山、文徵明祝枝山祝允明草书 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文征明 过庭复语十节卷 法度有余、文雅严谨4、宋代: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
代表:苏、黄、米、蔡四大家、
赵佶(瘦金体)
5、明代:强调个性化创造
代表:祝枝山、文徵明
6、清代:“馆阁体”抱残守缺、了无生气
包世臣、康有为崇尚变革馆阁体 色泽乌黑、大小一律、形体方正、线条光洁的官场书体三、篆刻艺术的发展1、秦汉:一个标志性的时期
特点:秦印——
汉印——秦安台丞封泥 秦御府丞封泥 秦少府封泥秦西共丞封泥 秦郎中令丞封泥秦郡佐邸封泥西汉滇王之印金印三、篆刻艺术的发展1、秦汉:一个标志性的时期
特点:秦印——
汉印——
2、明中叶以后:成为独立艺术
代表:文彭 文彭(1498—1573)文徵明长子,明篆刻家、书画家。他继承家学,亦善书画,而精于篆刻,风格工稳。文彭之印 文彭篆刻作品:长生 三、篆刻艺术的发展1、秦汉:一个标志性的时期
特点:秦印——
汉印——
2、明中叶以后:成为独立艺术
代表:文彭
3、清代:各派纷起、风格多样
代表:西泠八家……邓石如淫读古文
日闻异言 疁城一日长 灵石山长 吴昌硕千寻竹斋 齐
白
石天涯亭过客 中国长沙湘潭人也 悔乌堂 福州 寿山田黄石
浙江 青田石
昌化 鸡血石
内蒙 巴林石
中国篆刻四大名石为什么书法艺术不在别的民族或国家产生而单单在中国产生?中国人写字用毛笔;
汉字是象形字;
跟绘画有联系;
中国有宣纸……力挽颓风、矫枉过正包世臣、
康有为精润美媚,
抱残守缺 “馆阁体”世运转衰清代强调个性化祝枝山、文徵明社会平民化、世俗化明代有意无法宋四家、赵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宋代注重规范法度颜真卿、柳公权狂放不羁张旭、怀素盛世气象隋唐虚玄灵动王羲之社会危机及文具的改进魏晋南
北朝艺术特色书法名家时代风貌朝代 汉字的演变 写铸、写铸、写铸、 写、 刻刻刻、画书
写
方
式小篆大篆石
刻帛书
书简金
文甲骨文陶器
符号文
字
类
型隶书
行书
草书秦先秦周夏商新石器
时代时
间 甲骨文1.用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
2.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
3.用燃炽的木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烧,
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各种形状的裂纹。
4.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附近。钻凿卜骨的工具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