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岳麓版][课件6][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8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岳麓版][课件6][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7-05-15 22: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第28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加加林(苏联)阿波罗—Ⅱ号(美国)杨利伟(中国)(一)国防科技成就(二)农业科技成就(三)信息技术:“银河”系列计算机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四)航天科技成就:“神舟”号飞船(五)取得成就的原因、影响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一)国防科技成就1、背景:
(1)、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
(2)、维护安全的需要1954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会晤2、成就:
(1)、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3)、 1964年6月,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4)、 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中国拥有了战略核导弹
(5)、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
(6)、 1975年11月26日,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近程导弹 中近程导弹 中程导弹 中远程导弹 洲际导弹中国二炮部队地地导弹 中国导弹部队中国导弹部队中国导弹部队中国导弹部队1、功臣:
(1)、钱学森
(2)、邓稼先钱学森猜一猜他是谁? ________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他是谁? ________邓稼先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猜一猜(二)农业科技成就1、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1)、 1973 年,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培育成功
(2)、“超级杂交稻”
(3)、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袁隆平在观察水稻生长情况。2、杂交水稻的世界意义:
(1)、 在世界推广
(2)、被称为“东方魔稻”和“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在湖南湘潭县泉塘子乡的一个超级杂交稻示范田里 袁隆平手里拿着成功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获得第一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图为大会会场 。(三)信息技术: “银河”系列计算机1、1983年,“银河-Ⅰ”型计算机诞生
运算速度每秒亿次2、1997年,“银河-Ⅲ”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运算速度每秒130亿次1983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台“银河”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7 年“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四)航天科技成就:“神舟”号飞船1、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2、2005年10月12日, “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议一议学思之窗 为什么中国要集中力量首先在一些尖端领域取得突破?(五)取得成就的原因1 .国家的独立(保障)2 .党和政府的重视3 .经济实力的增强4 .科学家的努力5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仍处于世界前列,但没有产生现代科学。问题一 16—18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状况如何?问题 一 16—18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状况如何?问题 二 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学?封建制度压制了创新,束缚了科技发展。问题 一 16—18 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状况如何?问题 二 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学?问题 三 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又如何努力将现代科学引入中国?结果怎样? 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结果是促进了我国近代科技的发展,但仍处于落后地位。问题 四 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问题 一 16—18 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状况如何?问题 二 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学?问题 三 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又如何努力将现代科学 引入中国?结果怎样? 国家独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结论 1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我国科技发展。结论 2 :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工作,取得了卓越成就。结论 3 :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增强,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二 20 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向科学进军”, 1949 年 11 月,成立了以郭沫若为院长的中国科学院,逐步建成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
1956 年,中国制定《 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把发展以原子弹、导弹为代表的尖端科技放在突出位置。
1978 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
2002 年,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结论:党和政府重视科技,为科技发展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三)重大科技成就的影响2 .增强了综合国力1 .振奋了民族精神3 .提高了国际地位议一议学思之窗 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成就日新月异,科技发展对当今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结论:科技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振奋了民族精神,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学史感悟感悟一: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 是密切相关的。感悟二:科教兴国。感悟三: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核战争的灾难。感悟四:科学家们的事迹感动中国!让感动变成 行动,让中国感动世界!自我测评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课堂小结新中国科技成就取得成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