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抗日战争[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民族抗日战争[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6-11-07 21: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一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我们在这一章将会学到:
A 日本全面侵华和在沦陷区的统治
B 国民政府正面抗战和政策转向反动
C 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坚持抗战日本为什么会在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场战争是偶然的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非偶然(1)它已做好了对中国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的种种准备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适应侵略战争的需要,加紧推行经济军事化政策和扩军备战,使军事工业为主体的重工业飞速发展。军火工业1937年与1931年相比增长近8倍(2)日本已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提到了战争日程上来,制定了所谓的“国策基准”这是一个侵略中国,进攻苏联、待机南下以至于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初步战略方针(3)1937年的经济危机大大增强了德意日发动战争的迫切性第一节
抗日战争的爆发一、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看电影:
回答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日本为什么会选择卢沟桥作为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1)、七七事变(1)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的开始(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A 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领土!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军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军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态度强硬的讲话:“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B 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日本海军陆战队在“八一三”事变时越过
边防线进入中国守区时的瞬间情形上海南京路上惨状C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有什么不同?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名称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一个政权:国民党的广州国民政府两个政权军队国民革命军两支军队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党外合作二 正面战场的抗战:
1 背景:
日军占领平津后,向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发动攻击,企图速战速决,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2 主要战役A 淞沪会战(1937年8—1937年11月)日机滥炸上海南站后的情景伫立在苏州河南岸北望,向孤军遥致敬意的上海市民。女童子军杨惠敏向四行孤军献国旗前的留影。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B 太原会战八路军参战,取得平型关大捷(首次)
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115师长林彪C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D徐州会战李宗仁领导台儿庄大捷
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3 结果:
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中国失去了华北 华中 华南大片领土.

原因: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采取了一条只依靠政府和军队,而不发动群众的片面抗战路线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洛川会议2、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2000、上海)位于中国西部的抗日根据地是( )
A 晋察冀 B 陕甘宁
C 冀鲁豫 D 晋冀豫 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中国抗日战争的一大特点:
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即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全面抗战路线四: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
1)背景:
A 国民党内亲英美派散布“速胜论”
B 亲日派散布“亡国论”
2)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论点:1、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2、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3、要取得战争胜利,只有实行人民战争路线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毛泽东近年来,日本出现了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倾向,称南京大屠杀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并且修改历史教科书,将侵略称为进入,在教科书中对南京大屠杀只字不提或轻描淡写,日本大多数国民认为南京大屠杀不存在,而在侵华战争中牺牲的人是“英灵”近年来,出现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新的评价,你怎么看待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事实上,东史郎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