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课件:抗日战争的爆发[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课件:抗日战争的爆发[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0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6-11-08 16: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 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 “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七·七” 事变:1937、7、7
背景、原因、过程
影响:标志全面的抗日战争开始了
所谓“全面抗战”就是全民族总动员的抗战。
2、“八一三”事变:1937、8、13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a中共抗日通电和国民政府自卫宣言:
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 第八路军
b红军改编:
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 第四军
c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二.正面战场的抗战淞沪会战:1937、8-11
意义: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 (林彪一一五师)
这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南京大屠杀:1937、12
徐州会战:1938春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正面战场失利原因: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 为什么?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虽被迫加入全民族抗战的行列,
但从其一贯与人民为敌的阶级立场出发,
仍害怕人民力量的壮大,故而推行一条
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洛川会议:1937秋 内容
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敌后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四、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发表的背景(原因)
内容
A抗战的基本特点:持久战,胜利属于中国
b取得胜利的基本道路:人民战争,民众是胜利之本
意义
为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