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爆发[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抗日战争的爆发[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6-02-13 20: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一、“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
时间、地点:
七七事变标志着:
八一三事变日军的战略目标:1937年7-7,卢沟桥
1937年8-13,上海
日本全面进攻中国开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迫使国民政府迅速投降(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1)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3)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除出中国;
(4)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表示国民政府已经“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 ;
(5)八一三事变第二天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表示要“抵抗暴力”;
(6)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7)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1937年2月,中共致电国民党保证“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军事委员会指导”。这表明
①中共放弃了对特区和红军的领导权②中共抛弃了与国民党敌对的政策③中共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 ④中共以让步换取与国民党的重新合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淞沪会战
(2)、平型关大捷
(3)、忻口阻击战
(4)、南京大屠杀
(5)、台儿庄战役二、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1937年8~11月 上海失守,但粉碎敌人计划 八路军115师
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1937年12月~1938年1月
屠杀我军民30余万人 1938年春,由 李宗仁 指挥 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取得的最大胜利1、中日双方作战方针:2、重大事件:——徐州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日本占领南京
(中华门)日军屠杀我同胞
南京惨案死难者
300000 被日军集体枪杀:19万多人 被日军零散枪杀:15万多人 30万人以上+正面战场的抗战为什么会屡战屡败?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洛川会议
时间:1937年秋
内容: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方针”
影响:从此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
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后变成了
抗日的前线。中共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在于
A 作战方法 B 抗战目的
C 依靠力量 D 阶级立场2、全国主要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八 路 军新四军晋察冀晋 绥晋冀豫
冀鲁豫苏 南皖 东聂荣臻贺 龙
关向应刘伯承
邓小平陈 毅张云逸115师120师129师3、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总后方①指挥中枢、总 后 方: 陕甘宁边区
②延安 → 中共中央所在地
毛泽东和朱德 在延安四、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时间:
背景:
目的:
内容:1938年“亡国论”、“速胜论”甚嚣尘上;
日本疯狂入侵;国民党抗战不利;
法西斯主义威胁全人类。
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驳斥亲日派的“亡国论”和亲英美派的
“速胜论”
《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
日本中国强国弱国小大非正义
侵略性正义的
反侵略 失道
寡助得道
多助 不可能
灭亡中国 不可能
迅速打败
日本最终的胜利一定
属于中国人民END 日本政府
必须对这场战争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