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建德市新安江中学历史组:刘晓军 ——抗战的胜利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第一篇章:百年雪耻第一篇章:百年雪耻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不同的答案:苏联人说是“苏武”、美国人说是“屈原”、 国民党说是“蒋干”、有人说是“毛遂” “共工”、还有的人说是“庞统”……你认为谜底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第一篇章:百年雪耻抗战胜利原因内因:全民族抗战。
①民族觉醒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
③两个战场的互相配合。
④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
外因:国际力量的援助。第一篇章:百年雪耻第二篇章:中流砥柱视角一:八路军为什么要发动百团大战?有什么意义?目的:振奋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争取形势好转。意义:打击了气焰,提高了威望,坚定了信心。视角二:百团大战的背景是什么?Ⅰ、挺身而出,肩挑重担——百团大战国内:投降危险日趋严重 ①日本改变侵华政策,汪集团公开投降 ②蒋集团政策的改变,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国际:英美为推动日本攻打苏联,积极对国民政府劝降。第二篇章:中流砥柱政权建设经济生产土地政策军事斗争思想建设Ⅱ、集思广益,五管齐下——巩固根据地第二篇章:中流砥柱视角一:在中共领导抗日民主政权成员如何组成? 性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2、三三原则,彰显民主——三三制原则目的:团结各阶层抗日,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视角二:这种成员组成模式的目的是什么?视角三: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权?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1/31、游击战术,八仙过海——反扫荡斗争第二篇章:中流砥柱3、双减双交,民族为先——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视角一: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所有制有无变化?中共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视角二:这一政策对于农民而言有什么积极作用?减轻了剥削,改善了物质生活,提高了抗日和生产积极性。无变化,仍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主要目的是联合地主阶级抗日,扩大统一战线。第二篇章:中流砥柱5、思想建设,实事求是——整风运动? 解决党史上左右倾错误的思想根源问题。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精神。视角一:延安整风主要解决党史遗留的什么问题?视角二:整风运动应该用什么思想武器来解决这一问题?效果如何?作用:⑴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⑵为抗战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4、开荒生产,自力更生——大生产运动第二篇章:中流砥柱 政治: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
——确定党的任务 思想: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形成新的思想 组织: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加强党的团结3 、意义: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2、内容Ⅲ、喜迎胜利,运筹帷幄——中共七大1、背景、时间、地点第二篇章:中流砥柱第三篇章:东方醒狮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两场让国人刻骨难忘的对日战争,这两场战争性质相同,结果却截然不同。试从领导力量、群众基础、战略战术、国际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两场战争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第三篇章:东方醒狮用抗日战争的意义对拿破仑的话加以说明。拿破仑说:中国,那是一个沉睡的巨人,让他睡吧,因为当他醒来时,他将震撼世界。结论:抗日战争是中国社会的伟大转折点。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民族尊严和自信心: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民主革命:为全国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社会发展: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第三篇章:东方醒狮第四篇章:民族崛起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回首往事,我们无限感慨;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是伟大的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继承和发扬。
根据你的理解,抗日战争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什么?第四篇章:民族崛起抗日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自尊品格: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 民族团结意识: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 民族英雄气概: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 民族自强信念: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 民族创造精神: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 民族奉献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第四篇章:民族崛起第四篇章:民族崛起抗战胜利开新宇,改革开放奏华章。整风运动 (思想) 大生产运动 (经济)“三三制”政权 (政治) 双减双交政策 (经济)百团大战巩固根据地的政策和措施中共七大抗战的伟大胜利反“扫荡”斗争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