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9张PPT。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 抗日战争的爆发
1937.7.7——1938.10
抗战的防御阶段一、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1、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 又称“卢沟桥事变”
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敌方——
我方——中日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退居次位;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开始走向团结抗日的道路。(2)过程: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发表号召人民抗战的宣言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确立了准备抗战的方针八一三事变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抗战声明书》8月改编军队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937年9月两次国共合作比较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名称政权军队形式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个广州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共产党领导工农政权国民革命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党内合作党外合作二、正面战场的抗战三次会战及其中重要的战役1、凇沪会战 1937.8——1937.11 上海失守2、太原会战
1937.9——1937.11平型关大捷 1937.9 抗战首次胜利忻口阻击战 1937.10 太原失守3、徐州会战 1937.12——1938.5台儿庄战役 1938.3时间最长的会战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利如何正确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过?1、在抗战防御阶段,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还是比较积极的(毛泽东语);
2、从总体上来说,除了个别战役外,中国打的是败仗;
3、失败的客观原因是敌强我弱,敌我力量悬殊;
4、失败的主观原因是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的结果。片面抗战路线:只依靠政府和军队不敢发动群众。害怕人民
在抗战中力量强大危及自己的统治。日军攻占卢沟桥美丽的卢沟桥下关江边的尸体杀人比赛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洛川会议 1937.8 制定全面抗战的路线
2、抗日敌后根据地的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四、毛泽东《论持久战》
1、背景国民党内亲日派散布“速亡论亲英美派宣扬“速胜论”2、主要内容:a.驳斥“速亡论”和“速胜论”,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b.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路线;
c. 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3、意义:
a. 是中华民族抗日的战略纲领;
b.从思想上、理论上武装了广大群众,对中国人民坚定抗日信心,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具有极大的动员和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