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变的线条》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体验不同种类的线条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艺术作品中线的秩序与变化的美感;能用不同种类的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开展对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的观察、体验、分析、比较,感受线的美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用线造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的线表现美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强调纪律: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准备好画画的工具,竖起小耳朵听老师讲课。
二、导入新课
师:老师认识一位神奇的魔法师,这位魔法师像孙悟空一样变化多端,你们想不想一起来认识一下呢?让我们一起观看大屏幕,猜一猜它是谁?
教师引导:细长的电线杆、弯弯的道路、笔直的斑马线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是?对!它就是会变的线条!
教师板书课题:会变的线条
三、讲授新课
1.探究新知
(1)师:线条非常的淘气,一会儿跑到这里,一会儿跳到那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又变成了什么呢?
生:插线板、桥梁、五线谱、水中的波纹......
师:观看课件,认识不同的线,感受不同线条给予我们的美感。提问:这些线条都是什么线?分别给大家带来什么感受?
生:直线——平稳;曲线——柔软、活泼;折线——跳跃、坚硬;波浪线——温柔、生动。
教师小结:直线能使人产生平稳宁静的感觉;垂直线使人产生高耸感;曲线流畅活泼,如行云流水,婀娜多姿;折线刚强有力,如铁划银钩。不同的线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2)欣赏画家作品
为学生简单介绍毕加索以及《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这幅作品的背景。
学生小组讨论:画家都用了哪些线条?给你们什么感受?(长短、粗细、有秩序)
欣赏《苗族蜡染图案》,比较哪一幅更加有秩序。
2.欣赏学生作品
3.教师示范
演示线条的组织方法。
4.艺术实践
布置作业:自选内容,用不同类的线创作一幅画。
小组之间相互展示作品相互评价。
三、总结拓展
生活中处处存在千变万化的线条,希望大家能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