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动物乐园》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动物乐园》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1-22 21:2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动物乐园》教案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
????雕塑动物由基本形体入手,要抓住动物特征,确定动态,用加、减法,采用粘接、切削、刻划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
? 2.隐性内容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珍稀动物,关注艺术,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抓住特征表现出立体动物,作品力争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
教学准备:橡皮泥或泡泡泥、泥塑作品、剪刀、小棍、牙签等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 猜一猜
展示12生肖的简化形象,问题:他们是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激发兴趣,以简化图形引入,帮助孩子理解简洁概括的艺术手法,为后面的制作埋下伏笔。)
抓住动物特点,就可以表现我们喜爱的动物。 ---引出课题
二、探究知识
1. 找一找
老师这里还有很多的动物们,它们也迫不及待和大家见面了。
(1)问题:你们知道他们有什么特点吗?
(2)形式:一共5组动物,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寻找动物的特点,并分组来回答。
(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和发现动物的主要特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比一比
出示泥塑动物与真实动物的对比。
(1)问题:说一说,生活中的动物和艺术作品中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2)提示:引导学生从外形、颜色、花纹、特点,这四个方面寻找不同。
(初步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关系)
思一思
欣赏民间艺术作品,对比四肢的变化。
问题:说一说,为什么泥塑的动物腿部变短了?——增加稳固效果
想一想
我们观察了这么的动物们,它们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不同的地方。老师特别想知道,你喜欢哪个动物呢?
(发表自己的主见,激起学生的兴趣)
三、探究方法
1. 忆一忆
(1)承上启下
老师:看来,大家都特别的有主见,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喜欢的动物自己动手做出来呢?
学生:想。
(2)问题:
在《捏泥巴》这节课里,用了哪些方法?——压、搓、揉、捏
(回忆泥塑的制作方法)
变一变
(1)老师用粘土制作了一个最简单的造型,我们再添加什么,才能变成小动物呢?
(让学生产生联想,发现基本型的作用)
(2)教师示范
①师开始演示制作过程。
老师以这个形状为例,看看,老师把它变成了什么?
②ppt展示图片。
再来看看,老师根据第一个形状,还能变成了什么样子?
(提供不同的造型,发散学生的思维)
想一想
(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长颈鹿呢,看,这只鹿的头是怎么做出来的?
(利用头部的整体设计,解决制作中的难点)
老师原来是把它(图片中的基本造型)想象成了长颈鹿的头呀!
(2)老师发现,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都特别的漂亮,特别的与众不同。
问题:小动物的身体上可以用哪些方法装饰?
四、课堂实践
快快动手,用你学过的泥塑方法制作出生动的动物形象。
五、拓展
情感升华:
这些小动物们,那么的可爱,那么的有趣,那么的漂亮,我们把他们集合在一起,创作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童话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