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试题汇编(二)
一、选择题
1.中国近代有许多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但目的各不相同,其中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B.学习西方军事,武力抵御列强侵略
C.学习西方思想,改革清朝制度 D.学习西方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为加强海防,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几支海军是①南洋②北洋③长江④福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他上书的主题应是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C.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4.下列戊戌变法的法令中与洋务派采取的措施效果相同的是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B.鼓励私人开办工矿企业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5.2016年1月,经考古鉴定,在辽宁丹东附近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
A.黄海大战 B.辽东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廊坊之战
6.《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A.割地 B.开设工厂 C.赔款 D.划使馆界
7.1900年时,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登载了题为《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当时英国人认为“中国就要崩溃了”的主要依据是
A.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 B.日本打败了中国的北洋舰队
C.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 D.俄国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8.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反割台斗争 D.三元里抗英
1—8 ADCDABCB
9、洋务运动时期某留学生想到军事企业中去工作,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
A.开平矿务局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10、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甲午战争中谁率致远舰冲击敌舰,最后与同舰官兵壮烈牺牲?
A.林则徐 B.关天培 C.聂士成 D.邓世昌
12、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
13、“1853年,他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屡遭失败……从70年代开始,他陆续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1895年他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文中的“他”是
A.左宗棠 B.李鸿章 C.曾国藩 D.张之洞
14、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顽强抗击侵略者;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左宝贵血战平壤;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聂士成血洒八里台。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A.西方侵略史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D.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15、右图放映的史实是什么?
A. 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 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C. 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D. 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
1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万国公报》创刊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成立 D.光绪帝颁布变法
17、1900年,英、美、俄、日等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禁烟运动 C.推翻清朝 D.义和团运动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D A D D B D D B D
18.右图是1900年7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登载了题为《中国就要崩溃
了》的漫画。1900年英国人认为中国要崩溃了的主要依据是
A.英国割占香港岛???? B.日本打败了中国的北洋舰队
C.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19.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这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湖北织布局 C.开平煤矿???D.上海轮船招商局
20.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
A.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 B.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创办民族工业
C.为“求富”创办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 D.学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21.下列历史情境与甲午中日战争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致远舰冲向敌舰 B.旅顺惨案
C.签订《马关条约》 D.美军杀害义和团战士
22.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甲午中日战争”的时事报道。其中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A.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天津条约》
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日本侵略者进犯北京,犯下了滔天罪行
23.下列哪一事件反映出美国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存在矛盾
A.中美签订《望厦条约》 B.中法签订《黄埔条约》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中美签订《辛丑条约》
24.台湾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近代史上,迫使它离开祖国怀抱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25. “戊戌六君子”是在19世纪末我国一次变法运动中被杀害的,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②开办新式学堂 ③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④训练新式军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26.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清政府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7.一次次列强的入侵和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苦难岁月。历经苦难的中国因哪一条约的签订,戴着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枷锁进入了20世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8. 一个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其时间可能在
A.签订《天津条约》之后 B.签订《北京条约》之后
C.签订《南京条约》之后 D.签订《马关条约》之后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C A C D C C B A D D
28
D
二、材料解析题
29.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试举出五例。(5分)
(2)材料二中图一的“废墟”是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哪一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图二)?图三中,清政府已成为“缠满绷带的病躯”表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3)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是什么?(2分)
29.(1)《南京条约》的签订、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或黄海战役失败或威海卫战役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的签订。(每点1分,共5分)
(2)第二次鸦片战争(1分);《辛丑条约》(1分);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3)落后就要挨打;要学习别人的长处,使自己强大起来;中华民族勇于抗争,不屈不挠。(每点1分,任答2点即可。)
30.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于上海。轮船由最初的3艘增至1877年的30多艘,在各个口岸设有分局27处。从1873年(同治十二年)到1877年(光绪三年),总盈利1221000两白银。
材料三:到甲午战争之前,企业总数已达60多个。这些企业,多有拒洋动机,少数还能办出成绩,在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说明这一事件兴起的具体原因。(3分)
(2)材料二中的轮船招商局是谁创办的?试再举类似企业两例。(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封建主义”出现“些微裂缝”的表现。(2分)
30.(1)事件:洋务运动;(1分)原因:清政府认识到西方军事力量的强大,(1分)想要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1分)
(2)李鸿章(1分)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任2点,2分)
(3)出现近代化机器生产、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1分)冲击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猛回头》是1903年年由日本东京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陈天华。书中写到: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请回到:
(1)“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主要指的是俄罗斯在哪次侵略战争之后形成“包我三面”形势?(1分)
(2)“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哪一条约割占了中国哪块领土?(2分)
(3)“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日本通过哪一战争哪一条约“取台湾”的?(2分)
(4)“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是在哪一场战争哪一条约之后?(2分)
(5)你认为中国当时出现这样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1. 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分)
⑵ 《南京条约》 香港岛 (2分)
⑶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2分)
⑷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2分)
⑸ 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清政府的腐败 (2分)
3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法、美等国积极响应。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材料二
材料三
表格(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
项目国别 参战舰数 装甲情况 总排水量(吨) 平均航速(海里/时) 鱼雷发射管数 火炮总数 鱼雷艇数
中国 12 12 34466 15.34 27 195 2
日本 12 12 40840 16.33 36 268 0
材料四 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摘自《中国历史》(岳麓书社)
请问: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强发动战争的原因。(2分)
(2)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图1)变为断壁残垣(图2)与哪一战争有关? (2分)罪魁祸首是谁? (2分)
(3)据材料三指出甲午战争中中国舰队在哪些方面与日本舰队存在差距?(2分)黄海大战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2分)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有何感想。(2分)
32(12分)
(1)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分)
(2)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英法联军(2分)
(3)总排水量、平均航速、鱼雷发射管数、火炮总数。(2分)邓世昌(2分)
(4)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言之有理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