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同学们,你们知道战后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吗?一看就知道你们不知道喇。。
先看些图片再说吧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第一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重点概念:
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本世纪后半叶的50年中,关贸总协定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认为支撑世界经贸和金融格局的三大支柱。这三大支柱实际上都源自于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后两者人们又习惯称之为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1.背景(1)二战后,西欧各国实力大为削弱
(2)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3)美英分别制定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双方就国际货币体系问题进行了长期争论.思考同为战胜国,为什么英法被削弱,而美国的实力却增长?怀特计划是美国财政部长助理怀特提出的“联合国平准基金计划”,主要内容是: 国际金融 1.以基金制为基础。基金至少为50亿美元,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 2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基金规定使用的货币单位为“尤尼它”(Unita),每一“尤尼它”等于10美元或含纯金137格令(1格令=0.0648克纯金)。 3.表决权取决于会员国缴纳的份额。各会员国在基金组织里的发言权与投票权同其缴纳的基金份额成正比例。 4.稳定货币汇率。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 5.取消外汇管制、双边结算和复汇率等歧视性措施。 6调节国际收支。对会员国提供短期信贷,以解决国际收支逆差。 7“基金”的办事机构设在拥有最多份额的国家。 怀特计划企图由美国控制“联合国平准基金”,通过“基金”使会员国的货币“钉住”美元。这个计划还立足于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怀特计划凯恩斯计划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拟订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内容主要是: (l)建立“国际清算同盟”,相当于世界银行。 (2)会员国中央银行在“同盟”开立往来账户,各国官方对外债权债务通过该账户用转账办法进行清算。 (3)顺差国将盈余存入账户,逆差国可按规定的份额问“同盟”申请透支或提存。 (4)“同盟”账户的记账单位为“班科”(Bancor),以黄金计值。会员国可用黄金换取“班科”,但不可以用“班科”换取黄金。 (5)各国货币以“班科”标价,非经“同盟”理事会批准不得变更。 (6)会员国在“同盟”的份额,以战前3年进出口贸易平均额的75%来计算。 (7)“同盟”总部设在伦敦和纽约,理事会会议在英、美两国轮流举行。 凯思斯计划是基于英国当时的困境,尽量贬低黄金的作用。这个计划实际上主张恢复多边清算,取消双边结算。当然,也暴露出英国企图同美国分享金融领导权的意图。凯恩斯计划1944年7月,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1945年12月27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国中的22国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机构自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中国是这两个机构的创始国,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两个机构中的合法席位先后恢复。 从此,开始了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 过程:
(1)对美国: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美国由此建立起一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命脉.
(2)对世界:
①国际货币体系: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 运转.
②世界货币: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
③世界经济发展:固定汇率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影响:
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签定:1947年10月底在日内瓦签字,并于1948年1月日起开始实施.
(2)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3)影响
①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美国试图通过它来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三大支柱美国经济势力的膨胀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国际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贸总协定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主干网络叫你无甘衰喇..叫你无甘衰喇其实我也很无辜的我要和你一决高低!惊你呀原来玉米是这么好吃的..呵呵生的也这么好吃!!从1948年到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为世界贸易提供了诸多的行为准则,并使国际商贸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增长高峰。GATT看起来似乎是个机制完好的组织,但是实际上,在近半个世纪的进程中,GATT从来都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它只不过是个临时性的协定文件和谈判组织。 GATT的由来 二次大战后,国际上有个被称为"布雷顿森林"的俱乐部,一些国际经济、金融界的有识之士参与其活动,后来这个俱乐部演变成现在赫赫有名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处理国际商务合作方面的问题,人们想创建一个新的机构,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部分。当时有50个国家参与了该机构的总体策划,决定将拟成立的机构称为"国际贸易组织(ITO)",把它作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产为它起草了章程草案。该章程草案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文件,它涉及的范围远远超出国际贸易准则领域,囊括了就业准则、商品贸易、商业行为限制、国际投资和服务等方面。ITO章程还没有被最终批准,50个参加国中的23个就决定于1946年开始谈判降低和限制关税问题。借着二次大战刚刚结束的契机,他们想尽早开展一场大规模的贸易自由化宣传,以纠正从30年代初期就开始并仍然严重存在的贸易保护主义。第一轮谈判于1947年进行,成果之丰硕出人意料。这一轮谈判达成了45000项关税让步,涉及100亿美元的贸易额,约占当时世界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参加谈判的23个国家还就执行尚未成立的国际贸易组织章程草案中的某些贸易规则达成了一致意见。他们认为应该尽快地这样做,而且协议可以是"临时性"的,以便捍卫他们通过谈判已经达成的关税减让的成果。这些集贸易规则和关税减让的一揽子协议形成了后来众所周知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该协定于1948年1月1日开始生效。而ITO的章程则仍然处于谈判之中。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的23个国家,便成了该协定的创始成员(正式的称呼应当是"缔约方")。国际贸易组织(ITO)的章程虽然最终于1948年3月在哈瓦那召开的联合国关于贸易与就业问题会议上达成协议,但是在取得各成员立法机构确认时遇到了麻烦。在一些国家根本通不过,尤其是遭到美国国会的强烈反对。尽管美国国会知道美国政府是国际贸易组织的积极推动者,但出于种种原因,还是对ITO的章程予以断然否决。两年之后即1950年,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他们不再寻求国会对哈瓦那章程的确认,于是ITO死亡。GATT则仅仅成为一个管理国际贸易的临时性多边机制,直至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GATT的临时性才宣告结束。
关税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