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第14课《炎热的夏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第14课《炎热的夏天》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1-23 11:2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炎热的夏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炎热的夏天”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上册第4单元“四季”的第4课。本课的重点是夏季的天气的特点,以及炎热的夏季对人们的生活及动植物的影响。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是“夏天的天气”。天气是夏季特点中的观察重点。在四季中,夏季的天气变化最多,不仅表现在变化的种类,也表现在变化的频率上,而且这些变化的天气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多影响。活动2“夏日炎炎”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夏季里动植物有哪些特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对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一些体验。对于观察的方法也有了初步的训练。从本单元开始,观察的对象不再是某些具体的、单个的事物,而是多种有内在联系的、系统的自然现象。夏季给学生最深的印象就是炎热,这是从个人角度出发的感受。夏季的天气变化多样,学生通常并没有全面地去了解,对于不同天气的特点也是比较模糊,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引导的地方。同样的道理,夏季动植物的特点在学生的印象中一般也没有太多的痕迹,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夏季阳光充足、雨水丰沛的特点,来引导学生去观察,就容易发现夏季动植物生长繁茂的特点。
三、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由驱动情境自然生成“是不是要下雨了”的问题,引出和夏天天气有关的任务。教学中这个问题既是观察的目标也是驱动任务。教师以此为核心展开,引导学生去认识夏季天气的特点,再进一步由不同天气特点帮助学生认识这些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从学的方面来讲,一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所以,通过讨论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再进一步进行观察,帮助他们了解夏季的天气及物候特点。
四、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夏季的天气现象。
2.了解动植物在夏季的一些常见现象,知道夏季的天气对人们生活有影响。
3.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季节变化的奇妙,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夏天常见的天气现象及影响,观察夏季里动植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认识夏季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卡片。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教师:课件展示驱动情境图,并介绍,再提出问题:彬彬怎么会认为是要下雨了呢?
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夏季的天气现象。
(二)活动探究
活动1:夏天的天气
教师:课件出示表现炎热的图片。一年四季中,夏季最热。天气很热的时候,我们会做什么?
学生根据经验回答(空调、吃冰激凌、游泳等)。
教师:课件出示人们在炎热环境中工作的图片。
教师:这些都是大家在夏天喜欢做的事情。可是有些人因为工作等原因,在炎热的天气里劳动,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教师:夏天有时不仅热,而且是闷热,谁来说一说闷热的的感觉?
学生根据经验描述。
教师:闷热之后往往会有大雨,夏天的雨和春天的雨有什么不同?
学生根据经验描述。
教师:出示课件(大雨),这样的大雨对我们的生活会造成哪些影响?
学生根据经验回答。
教师:夏天还有一些其他季节不常遇到的天气现象,例如:雷电、冰雹、雷雨大风、台风等,都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比较多的影响。谁能举个例子?
学生根据经验回答,教师评价。
活动2:夏日炎炎
教师:课件出示夏季的植物。
教师:我们都不太喜欢夏天的烈日和炎热,但正是因为夏天阳光和雨水充足,植物才生长茂盛。
教师:出示课件(夏季的花)。还有很多植物在夏季开花,例如荷花、茉莉花、六月雪、凤仙花、鸡冠花、牵牛花、向日葵等。
教师:出示课件(夏季的动物)。对于动物来讲,夏季各类食物丰富,因此很多动物在夏季也非常活跃。这几种夏季常见的小动物,大家认识吗?
学生根据经验回答。
教师:还有哪些小动物在夏季比较活跃?
学生根据经验回答,教师评价。
教师:大家都说得很好,最后我们一起来完成手册第14页第二题。
学生完成活动手册。
八、板书设计
第14课 炎热的夏天
夏天的天气 夏日炎炎
大雨 高温 台风 雷雨 植物生长茂盛 动物活动活跃
树 花 蝉 萤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