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今天就让我们深入课文去了解一下。
1. 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能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理清纸的发明过程。(重点)
3. 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学习目标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创立
艰苦创业
chuàng
创造
携款
携老扶弱
xié
携带
创
携
制定
因地制宜
zhì
制
因地制宜
姓蔡
蔡寨
cài
蔡
蔡伦
伦理
不伦不类
lún
伦
天伦之乐
积累
累计
lěi
累
蔡伦
鲜有
屡见不鲜
xiǎn
鲜
鲜见
重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
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
【造纸术】
【伟大】
【记录】
【保存】
【大约】
【经验】
【欧洲】
品格崇高;教训卓越;气象雄伟;规模宏大;走出寻常;令人景仰钦佩的。
保管收存。
在数量或时间上接近精确地;近似。
欧罗巴洲的简称。 东半球西北部的一个洲,北边是北冰洋;东边是亚洲,以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为界;南边是亚洲的伊朗和土耳其、黑海、地中海;西边是大西洋。面积1,040万平方公里,是仅大于大洋洲的世界第六大洲。
术,技术。造纸技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有四个意思①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 ②记录下来的材料; ③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记载下来的最好成绩; ④记录的人。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每个过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我国造纸术发明及传播,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与影响。
造纸术
书写指导:木字横短竖要长,撇和捺要舒展,右上角有一点不能丢。
术
shù
结构:独体
组词:武术 不学无术
造句: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音序:S 部首:木
伟大
书写指导:韦字中间一横稍短,横折钩的横要长、折要短、行笔有力,中间一竖要长。
伟
wěi
结构:左右
组词:雄伟 伟人伟业
造句:毛主席是中国伟大的领袖。
音序:W 部首:亻
记录
书写指导:上边左框要扁、中间横要短、下横最长,注意下边不是水字、左边有区别。
录
lù
结构:上下
组词:录像 通讯录
造句:这个本子上记录着我们的一 言一行。
音序:L 部首:彐
一册书
书写指导:两个下框都要窄长、左边都是撇,中间一横居中、贯穿左右、要长。
册
cè
结构:独体
组词:纪念册 点名册
造句:小明的桌子上只有一册书。
音序:C 部首:丿
保存
书写指导:口字要窄小,木字要宽大、一横要长、位置靠上,捺收笔要有力。
保
bǎo
结构:左右
组词:保证 保家卫国
造句:老师让我保管好这些东西。
音序:B 部首:亻
保存
书写指导:上横稍短,一撇靠左、要长,一短竖位置稍靠下,子字横撇短小、竖稍带弧度。
存
cún
结构:半包围
组词:留存 去伪存真
造句:我一定要保存好这本纪念册。
音序:C 部首:子
大约
书写指导:左右要匀称,勺字横折钩的横起笔要轻、折钩行笔要有力、并向左拉。
约
yuē
结构:左右
组词:约计 隐隐约约
造句:我大约九点才能到学校。
音序:Y 部首:纟
经验
书写指导:一竖在左边、不要写错位置,日字的横折起笔稍轻、转折时要顿笔、竖要重、往稍左收。
验
yàn
结构:左右
组词:应验 实验室
造句:张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音序:Y 部首:马
阿拉伯
书写指导:阝的横起笔稍高、左竖要长,可字的上横稍低、竖位置靠右、口要小。
阿
ā
结构:左右
组词:阿姨 阿谀奉承
造句:阿拉伯国家有着悠久灿烂的
文化。
音序:A 部首:阝
欧洲
书写指导:右框要窄长、里边点长有力,人字撇稍短、捺要长、收笔要重。
欧
ōu
结构:左右
组词:欧元 欧亚大陆
造句:国和欧洲是密切的贸易伙伴。
音序:O 部首:欠
欧洲
书写指导:州字首笔是垂点、由轻到重向左下顿笔,其它两点是侧点,第二笔是竖撇,中间竖最短。
洲
zhōu
结构:左右
组词:亚洲 七大洲
造句: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洲。
音序:Z 部首:氵
社会
书写指导:第二笔横要短、稍向上提、撇要长,竖位置靠上,右边仅一点。
社
shè
结构:左右
组词:旅社 社会主义
造句:同学们要努力建设文明和谐
的新社会。
音序:S 部首:礻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国造纸术发明对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影响。
一、一锤定音(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朝鲜(xiān xiǎn) 创造(chuàng chàng)
保存(cún cóng) 薄片(báo bó)
传承(zhuàn chuán) 积累(lěi lèi)
?
?
?
?
?
?
√
√
√
√
√
√
二、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丢弃—( ) 模仿—( )
轻便—( ) 精致—( )
渺小—( ) 困难—( )
失去—( ) 阻碍—( )
促进
保存
创造
笨重
粗糙
伟大
容易
得到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明白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重点)
3. 朗读课文,体会我国造纸术发明对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影响。(难点)
学习目标
读课后“资料袋”,结合查找的资料说说自己认识的纸。(串珠问题1)
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造纸术的发明经历哪些过程?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了下来?(核心问题)
用“什么时间做什么”的句式概括每个自然段意思,完成课后第一题。(串珠问题2)
第1自然段:总说造纸术的意义;
第2自然段:早在几千年造纸方法发明以前人们将文字先是刻在龟甲
兽骨上,后来刻在竹片木片上,再后来写在帛上;
第3自然段:西汉时代懂得用麻造纸;
第4自然段: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
第5自然段: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的发展。
造纸方法发明之前
后来
东汉时代
西汉时代
先是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刻在竹片木片上,再后来写在“帛”。
懂得用麻造纸
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发展。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这段写的是纸发明前人们记录、阅读、携带、保存文字的不便,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在“纸”上的探索不断,也使得纸的发明显得非常迫切,正是因为这些探索使得后来的纸的发明水到渠成。也与后文“……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呼应,为后面蔡伦改进造纸术做好的了铺垫。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课文写这段有什么作用?
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年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写文章要按照一定的条理才能说清楚、说明白。这个条理就是文章的写作顺序。我们在阅读别人写的文章时,整理出写作顺序能很快读懂文章。整理写作顺序方法有很多种,列图表整理是其中一种方法。选用这种方法时要先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找到共同的地方,然后用图表呈现就比较好理解了。
在课文中找出说明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具体生产过程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串珠问题3)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我体会到: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搬运和保存也方便,蔡伦真聪明……
一个“;”,一个“再”写出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具体生产过程分为两步。
早上起来,我先穿好衣服,再洗脸、刷牙。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中国人太伟大了,竟然用这么容易找到的便宜材料做出这么实用的纸来,以后我们写东西、阅读、搬运、保存再也不发愁了。
你还知道我国古代哪些发明影响了全世界?(串珠问题4)
四大发明的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还有锯子、石拱桥、木匠不用钉子而用榫卯结构……。
先是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刻在竹片木片上,再后来写在“帛”。
懂得用麻造纸
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发展。
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每个过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我国造纸术发明及传播,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与影响。了解国情历史,具有文化自信,尊重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写句子
写一件事情要有条理,往往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来串联句子。这样的词语一般成组出现,串联的句子先后顺序是不能随意变动的,有“首先……然后……再……最后……”“……再……”“首先……后来……”等,如: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孔子学琴,他首先学会了曲谱,然后掌握了弹奏技巧,再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最后琴艺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句子中“首先……然后……再……最后……”就是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这样写就将孔子学琴的四个步骤表达清楚了。
举例:
请你用上“先……再……最后……”写做一件事的过程。
练一练:
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造纸术的发明经过,明白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赞颂了我们祖先的创造业绩。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学习了能按时间先后顺序理出课文的条理。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组织一次“我为四大发明代言”的活动。选择一种发明说说它的发明过程是怎样的。可以画图表,可以图文并茂讲解。
主题延伸
印刷术
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早期,人们为了记载事件、传播经验和知识,创造了早期的文字符号,并寻求记载这些字符的媒介。由于受当时生产手段的限制,人们只能用自然物体来记载文字符号。例如,把文字刻、写在岩壁、树叶、兽骨、石块、树皮等自然材料上。由于记载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贵,所以只能将重要事件做简要记载。大多数人的经验,只能靠口头进行传播,这严重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秦代统一文字以后,汉字发展迅速。读书人要读正史和经典,佛教、道教教徒中的识字者也要读佛经、道经。这样一来,社会对书籍的需求量显著提高。纸的发明,为社会提供了优质、轻便、价廉的书写材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书籍的发展。南北朝是纸写本的繁荣时代,写抄本的盛行,使书籍产量大增,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但是手抄书籍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的发展,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隋朝时随着刻划、拍印以及树皮布印花工艺的手工雕刻技术的进步,逐渐由简陋、粗糙的刻划,向复杂、精致、规范的镌刻方向发展,为手工雕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智慧的中国人在实践中发明了印刷术,在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后,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
宋仁宗时的毕昇汲取前人的经验发明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昇为印刷术的始祖。
思考:1.读短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
南北朝时
印刷术
发明之前
2.如果你是蒙古人或者欧洲人,当印刷术传来后,你会说什么?
宋仁宗时
隋朝时
榫卯结构
中国的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
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
榫卯结构广泛用于建筑,同时也广泛用于家具,体现出家具与建筑的密切关系。榫卯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后,虽然每个构件都比较单薄,但是它整体上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这种结构不在于个体的强大,而是互相结合,互相支撑,这种结构成了后代建筑和中式家具的基本模式。
思考:
1.读短文,下列与文章意思相符的选项是( )。
(1)榫卯结构都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2)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卯;凹进部分叫榫(或榫头)。
(3)榫卯结构广泛用于建筑,同时也广泛用于家具。
2.问家长,或者查资料看看我国哪些古老的建筑主要用的榫卯结构。
三、读课文第4 自然段,完成练习。
1. 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第________句话写造纸过程。
2.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优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3
2
原料容易得到
可以大量制造
价格又便宜
请完成本课中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