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沪粤版八上物理《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
B.厦门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3℃
C.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0℃
D.厦门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2.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 )
A.27℃ B.30.2℃ C.30℃ D.37℃
3.在制作液体温度计时,为了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正确的是( )
A.玻璃管的内径做细一些 B.玻璃管的内径做粗一些
C.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温度计前,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
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感温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时才能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D.虽然不能用温度计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温度计都可以测量
5.下面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用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常用的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
B.用体温计测体温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人体
C.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D.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6.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让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在每次测量前必须将毛细管中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一粗心护士没有先甩一下体温计就先后给甲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体温计示数分别为37.9℃和38.4℃.则甲乙两人的体温( )
A.甲的体温一定是37.9℃和,乙的体温一定是38.4℃
B.甲的体温可能不是37.9℃和,乙的体温也可能不是38.4℃
C.甲的体温一定不是37.9℃和,乙的体温也可能不是38.4℃
D.甲的体温可能不是37.9℃和,乙的体温一定是38.4℃
7.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纸锅能将水烧开,是因为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低
B.将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里水会凝固,是因为水的凝固点为0℃
C.夏天在地上洒水能降温,是利用了水的液化放热
D.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能防止菜被冻坏,是利用了水的凝固放热
8.冰的熔化温度为0℃,则0℃的水( )
A.一定是液态 B.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 D.前三者都可能
9.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铁的凝固特点的是( )
A. B.
C. D.
10.下面的物质中,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A.蜡、沥青、汞 B.食盐、玻璃、沥青
C.松香、蜂蜡、蜡 D.海波、铝、冰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1.为了比较两种新型保温材料甲和乙的保温效果,将这两种保温材料分别做成形状、结 构、厚度完全相同的保温筒,两保温筒内同时分别放置完全相同、温度均为80℃的恒 温源,其截面图如图1所示。将两保温筒放在室温为20℃的房间内,每隔10min测 量一次两保温筒外表面A点和B点处的温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2所示,图中图象Ⅰ表示保温材料甲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象Ⅱ表示保温材料乙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实验过程及图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可用单位时间内保温筒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表示保温效果
B.甲材料的保温效果比乙材料的保温效果好
C.乙材料的保温效果比甲材料的保温效果好
D.如果把两保温筒内80℃的恒温源换成﹣18℃的恒温源,其它条件不变,则无法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
12.根据表1提供的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固态酒精 ﹣117
固态水银 ﹣39
冰 0
铜 1083
钢 1515
A.南极的冬季气温一般都在﹣40℃以下,测量南极气温应选择酒精温度计
B.通过表1可知常温下水银是液态的
C.钢块掉入铜水中会熔化
D.酒精在﹣121℃是固态
13.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待测温度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则温度计可能被胀破
B.使用前先认清它的分度值,测量时可以迅速读出温度值
C.体温计不可离开人体读数
D.如果待测温度低于温度计的量程,则测不出温度值
14.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主要区别是以下选项的那几点( )
A.分度值不同 B.量程不同 C.原理不同 D.构造不同
15.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是39.5℃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6.有以下温度:1530℃,120℃,55℃,37℃,23℃,0℃,﹣8℃,﹣50℃.请你为以下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1)铁的熔点为 ;(2)健康成年人的体温为 ;(3)江苏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大约为 。
17.有一支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把它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把它放在某液体中时,示数是22℃.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
18.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
19.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
20.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 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和 ℃。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1.以下是关于相对湿度的资料:
①若1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8g,而实际容纳了4g,则相对湿度为50%。
②如图,其中一温度计玻璃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温度计的玻璃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下表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
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相对湿度(%)干球温度计示数(℃) 1 2 3
14 89 79 69
16 90 80 71
18 91 81 72
20 91 82 74
(1)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8℃,湿球温度计示数为16℃.从表中推算出此时相对湿度是 。
(2)根据表归纳“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 (选填高或低)。
(3)湿度越大,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越 ,请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 。
五.计算题(共1小题)
22.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
(1)这三种物质中, 和 可能是同种物质;
(2) 的质量一定比 的质量大。
六.解答题(共1小题)
23.如图所示为寒暑表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中 图(选填“甲”或“乙”)为体温计,其示数为 ℃。
2018年沪粤版八上物理《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
B.厦门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3℃
C.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0℃
D.厦门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A、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故A符合实际;
B、厦门盛夏气温炎热,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6℃.故B不符合实际;
C、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在0℃以下,不可能为10℃,故C不符合实际;
D、厦门冬季最低气温在0℃以上,不可能达到零下30℃.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A。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 )
A.27℃ B.30.2℃ C.30℃ D.37℃
【分析】定义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冰点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
而题文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5℃,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5℃,中间是9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温度计悬挂在教室显示温度是32℃,距离5℃有27个小格,求出27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5℃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教室的实际温度。
【解答】解: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
温度计显示温度为32℃时,教室的实际温度℃×(32﹣5)+0℃=30℃。
故选:C。
【点评】对于温度计不准的读数问题,我们要先求出温度计一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乘以温度计的水银柱相对于0℃上升了多少格,求出物体的实际温度。
3.在制作液体温度计时,为了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正确的是( )
A.玻璃管的内径做细一些 B.玻璃管的内径做粗一些
C.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分析】①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玻璃泡中的液体遇热膨胀时,会在玻璃管中上升,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刻度越多,越灵敏;
②增大玻璃泡的容积,温度变化量相同时,液体总体积的变化量会更大,表现在毛细管中会更明显,会影响灵敏度。
【解答】解:
AB、玻璃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刻度越多,越灵敏。所以内径要细一些。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CD、玻璃泡容积越大,温度变化量相同时,液体总体积的变化量会更大,表现在毛细管中会更明显,灵敏度更高、准确程度更高。此两选项均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4.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温度计前,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
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感温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时才能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D.虽然不能用温度计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温度计都可以测量
【分析】使用温度计时:①首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之外;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③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
④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7℃﹣42℃。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
①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物体。
②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③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
④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解答】解:A、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先要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故A正确;
B、温度计的感温泡(即玻璃泡)应该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B正确;
C、只有当温度计的玻璃管内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故C正确;
D、温度计所测温度不能超出其量程,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刻度尺和体温计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特别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它测量仪器不需要估读,只要读出最接近的数值即可。
5.下面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用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常用的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
B.用体温计测体温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人体
C.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D.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分析】(1)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体温计由于下方有一小细弯管,离开人体后温度不会下降,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2)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实验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一般为﹣15℃~100℃。
【解答】解:A、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故A正确;
B、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B错误;
C、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沸水的温度为100℃,故C错误;
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超出了它的测量范围,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在使用方法上的不同和两种温度计在测量范围上的不同,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加以区分。
6.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让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在每次测量前必须将毛细管中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一粗心护士没有先甩一下体温计就先后给甲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体温计示数分别为37.9℃和38.4℃.则甲乙两人的体温( )
A.甲的体温一定是37.9℃和,乙的体温一定是38.4℃
B.甲的体温可能不是37.9℃和,乙的体温也可能不是38.4℃
C.甲的体温一定不是37.9℃和,乙的体温也可能不是38.4℃
D.甲的体温可能不是37.9℃和,乙的体温一定是38.4℃
【分析】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
【解答】解:
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
没有甩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原来体温计的示数是37.9℃,甲病人的体温如果不高于37.9℃,体温计显示的甲病人的体温就是37.9℃,所以甲病人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7.9℃;
再测量乙病人的体温显示是38.4℃,说明体温计中的水银在37.9℃的基础上上升了,所以测量是准确的,即乙病人的体温一定是38.4℃。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体温计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提醒我们:使用体温计之前别忘了“甩一下”。
7.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纸锅能将水烧开,是因为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低
B.将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里水会凝固,是因为水的凝固点为0℃
C.夏天在地上洒水能降温,是利用了水的液化放热
D.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能防止菜被冻坏,是利用了水的凝固放热
【分析】(1)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2)晶体凝固需要两个条件:一达到凝固点,二放出热量;
(3)液体蒸发过程要吸收热量;
(4)水在受冷的情况下会凝固成固态,凝固时会向周围放出热量。
【解答】解:A、纸锅能将水烧开,是因为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A错误;
B、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0℃,将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里水会凝固,水的凝固点要高于0℃;所以B错误;
C、液体蒸发过程要吸收热量,在地上洒水能降温,是因为水蒸发时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所以C错误;
D、水在受冷的情况下会凝固成固态,凝固时会向周围放出热量,所以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能防止菜被冻坏,是利用了水的凝固放热;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和物理现象,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8.冰的熔化温度为0℃,则0℃的水( )
A.一定是液态 B.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 D.前三者都可能
【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知道冰是晶体,并且需要知道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冰是晶体,熔点是0℃,所以0℃的水可能是固态(刚刚凝固结束),可能是液态(达到凝固点尚未凝固),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凝固过程中).所以A、B、C是错误的,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或凝固过程的特点。考查了学生对熔点和凝固点的理解。
9.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铁的凝固特点的是( )
A. B.
C. D.
【分析】首先明确熔化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物体的温度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其次要分清铁是晶体,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时的最大区别,那就是一个有熔点,一个没有熔点。
【解答】解:A、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温度在上升、不变、上升,说明物体在吸热,并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温度一直在升高,说明这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温度在下降、不变、下降,说明物体在放热,且有一段时间放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凝固的图象;故C符合题意;
D、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温度一直在下降,说明这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
故选:C。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明确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二是分清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10.下面的物质中,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A.蜡、沥青、汞 B.食盐、玻璃、沥青
C.松香、蜂蜡、蜡 D.海波、铝、冰
【分析】根据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进行判断:
常见的晶体:各种金属、食盐、海波、冰等。
常见的非晶体:石蜡、沥青、松香、玻璃等。
【解答】解:A、蜡和沥青是非晶体;汞是金属,所以汞是晶体。不符合题意。
B、食盐是晶体;玻璃和沥青是非晶体。不符合题意。
C、松香、蜂蜡、蜡都是非晶体。不符合题意。
D、铝是金属,所以海波、铝、冰都是晶体。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1)识记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2)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1.为了比较两种新型保温材料甲和乙的保温效果,将这两种保温材料分别做成形状、结 构、厚度完全相同的保温筒,两保温筒内同时分别放置完全相同、温度均为80℃的恒 温源,其截面图如图1所示。将两保温筒放在室温为20℃的房间内,每隔10min测 量一次两保温筒外表面A点和B点处的温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2所示,图中图象Ⅰ表示保温材料甲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象Ⅱ表示保温材料乙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实验过程及图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可用单位时间内保温筒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表示保温效果
B.甲材料的保温效果比乙材料的保温效果好
C.乙材料的保温效果比甲材料的保温效果好
D.如果把两保温筒内80℃的恒温源换成﹣18℃的恒温源,其它条件不变,则无法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
【分析】在相等时间内,AB两点温度降低越少,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用单位时间内保温筒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表示保温效果,这是转换法。
【解答】解:ABC、由图知在相等时间内,乙的温度升高的少,乙材料的保温性能好,故可用单位时间内保温筒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表示保温效果,故AC正确,B错误;
D、如果把两保温筒内80℃的恒温源换成﹣18℃的恒温源,其它条件不变,可以通过相同时间,升高的温度多少来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数据分析,知道热传递的条件、分析图示图象即可正确解题。
12.根据表1提供的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固态酒精 ﹣117
固态水银 ﹣39
冰 0
铜 1083
钢 1515
A.南极的冬季气温一般都在﹣40℃以下,测量南极气温应选择酒精温度计
B.通过表1可知常温下水银是液态的
C.钢块掉入铜水中会熔化
D.酒精在﹣121℃是固态
【分析】读取表格中的内容可知,表中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固态物质的熔点,也就是这种物质在液态时的凝固点,根据这一信息,结合各选项中的内容可做出相应的判断。
【解答】解:A、南极的冬季气温在﹣40℃以下,而酒精在﹣117℃时才会凝固,因此,是可以使用的,本选项正确;
B、从表中可知,水银在﹣39℃时凝固,因此,在常温下是液态的,本选项正确;
C、从表中可知,铜的熔点是1083℃,即这一温度下铜是液体,而钢要达到1515℃时才会熔化,所以钢块掉入铜水中不会熔化,本选项错误;
D、从表中可知,液态酒精在﹣117℃时会凝固,因此,在﹣121℃是固态,本选项正确。
故选:ABD。
【点评】正确理解表中的内容,从中获取正确而有用的信息,并能与选项中的描述相对照,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难度不大,但需要细心对比。
13.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待测温度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则温度计可能被胀破
B.使用前先认清它的分度值,测量时可以迅速读出温度值
C.体温计不可离开人体读数
D.如果待测温度低于温度计的量程,则测不出温度值
【分析】考查了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要求。
【解答】解:A、每种温度计都有一定的量程,使用时,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量程,否则无法读数甚至损坏温度计,所以A的说法正确;
B、温度计在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与最小分度值,所以B的说法正确;
C、体温计下端有缩口,离开被测物体后,温度计的示数不会马上发生变化,所以C的说法不正确;
D、待测温度低于温度计的最小值时,不能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所以D的说法正确;
故选:ABD。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温度计和体温计在构造上的区别。
14.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主要区别是以下选项的那几点( )
A.分度值不同 B.量程不同 C.原理不同 D.构造不同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体温计和温度计的异同点,即:量程不同;分度值不同;体温计上有缩口等。
【解答】解: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的不同包括:
①体温计一般是测量体温所用,所以量程在人体温度范围内,从35~42℃,而普通温度计根据内装液体不同,量程也不同。
②最小刻度不同,普通温度计最小刻度大,而体温计最小刻度是0.1℃。
③测量时体温计由于水银泡后面有一段很细的结构(水银流过去不会返回,可以确定最高体温),使用前要甩几下,将水银甩到水银泡里面去再使用。普通温度计无此结构,可直接使用。
故选:AB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和温度计的异同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
15.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是39.5℃
【分析】在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因为水银柱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
【解答】解:甲的体温等于39.5℃,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所以,结果准确。
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甲的体温。
故选:BD。
【点评】体温计内玻璃管与玻璃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管子,由于水银的表面张力比较大,所以,水银柱从此处断开,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6.有以下温度:1530℃,120℃,55℃,37℃,23℃,0℃,﹣8℃,﹣50℃.请你为以下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1)铁的熔点为 1530℃ ;(2)健康成年人的体温为 37℃ ;(3)江苏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大约为 ﹣8℃ 。
【分析】根据铁的熔点、人的正常体温、冬季室外温度值即可做出选择。
【解答】解:(1)铁是金属,熔化时的温度较高,因此熔点为1530℃;(2)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3)一般地区冬季室外温度为﹣8℃(据地区不同而有一定差异)。
故答案为:(1)1530℃;(2)37℃;(3)﹣8℃。
【点评】本题考查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温度值,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17.有一支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把它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把它放在某液体中时,示数是22℃.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20 ℃,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40 ℃。
【分析】(1)而题目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时,示数是4℃,1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4℃,中间是9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2℃时,距离4℃有18个小格,求出18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4℃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液体的实际温度。
(3)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的温水中时,设温度计的示数为t℃,列方程建立关系。
【解答】解:(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
(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2℃时,液体的实际温度:℃(22﹣4)+0℃=20℃。
(3)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的温水中时,设温度计的示数为t℃,则有℃(t﹣4)+0℃=40℃.解得t=40,故该温度计的示数为为40℃。
故答案为:20;40。
【点评】对于温度计不准的读数问题,我们要先求出温度计一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乘以温度计的水银柱相对于0℃上升了多少格,求出物体的实际温度。
18.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摄氏度 。
【分析】由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温度的常用单位解答。
【解答】解: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温度的常用单位制是摄氏度。
故答案是:液体热胀冷缩;摄氏度。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温度的物理意义、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温度的国际单位等,属于基本知识。
19.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66 ℃。
【分析】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1℃,由图示温度计可直接读出温度计示数,注意区分零上还是零下。
【解答】解: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1℃,示数由下往上越来越大,是零上,由图可直接读出温度计示数为66℃。
故答案为:66。
【点评】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刻度线平行,应通过练习掌握温度计的读数方法。
20.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 甲 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38.5 ℃和 ﹣5 ℃。
【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
根据温度计的准确程度和测量范围确定所属的种类。
【解答】解:由图知:
在甲温度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38”在“39”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说明温度高于0℃,为38.5℃;
在乙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说明温度低于0℃,为﹣5℃;
比较知:甲温度计的准确程度较高,乙温度计可以测量低于0℃的温度,所以甲温度计的体温计。
故答案为:甲;38.5;﹣5。
【点评】在日常生活、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包括寒暑表、体温计在内的各种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1.以下是关于相对湿度的资料:
①若1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8g,而实际容纳了4g,则相对湿度为50%。
②如图,其中一温度计玻璃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温度计的玻璃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下表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
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相对湿度(%)干球温度计示数(℃) 1 2 3
14 89 79 69
16 90 80 71
18 91 81 72
20 91 82 74
(1)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8℃,湿球温度计示数为16℃.从表中推算出此时相对湿度是 80% 。
(2)根据表归纳“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 高 (选填高或低)。
(3)湿度越大,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越 小 ,请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 空气湿度越大,水蒸发越慢,湿球温度计的示数越大,干球温度计与湿球温度计示数相差越小 。
【分析】(1)根据温度差和表格中的数据分析;
(2)分析表格中数据,寻找相关规律;
(3)空气湿度越大,蒸发越慢。
【解答】解:(1)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8℃,湿球温度计示数为16℃,示数差为2℃,由表格中信息可知,空气湿度为81%;
(2)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干球温度计示数由14℃升高到20℃,相对湿度由69%升高到74%,说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
(3)空气湿度越大,水蒸发越慢,湿球温度计的示数越大,干球温度计与湿球温度计示数相差越小。
故答案为:(1)81%;(2)高;(3)小;空气湿度越大,水蒸发越慢,湿球温度计的示数越大,干球温度计与湿球温度计示数相差越小。
【点评】本题结合干湿温度计考查分析数据的能力和相对湿度对生活的影响。
五.计算题(共1小题)
22.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
(1)这三种物质中, 甲 和 乙 可能是同种物质;
(2) 乙 的质量一定比 甲 的质量大。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同时要掌握熔点的概念。
【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在熔化过程中都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故三种物质都属于晶体;
由图知,甲和乙的熔点相同,故它们有可能是同种物质;
由于乙需要吸收较多的热量才能熔化,说明乙物体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大。
故答案为:(1)甲;乙;(2)乙;甲。
【点评】此题主要通过图象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同时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同一种物体的熔点相同。
六.解答题(共1小题)
23.如图所示为寒暑表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中 甲 图(选填“甲”或“乙”)为体温计,其示数为 36.9 ℃。
【分析】根据人体的体温范围选择哪个是体温计;
读数时要先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
【解答】解:人体的温度范围大致在35℃和42℃之间,所以选择甲。
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图中示数是36.9℃。
故答案为:甲;36.9。
【点评】此题考查了温度计的读数和有关于人体温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