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七单元训练卷
物 理 (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个分子的内能等于它的势能和动能的总和
B.物体内能变化时,它的温度可以不变
C.同种物质,温度较高时的内能肯定比温度较低时的内能大
D.温度是每个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反映
2.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和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总表现为引力
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气体温度升高,则该气体( )
A.每个分子的体积都增大????????????????????????????B.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速率大的分子数量增多??????????????????????? 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激烈,所以布朗运动也叫做热运动
B.由水的摩尔体积和每个水分子的体积可估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C.在压缩气体时需对气体做功,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D.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的引力
5.关于气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B.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时间内的平均作用力
C.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D.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6.下列关于温度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物体温度升高了200K,也就是升高了200℃。
B.某物体温度升高了200℃,也就是升高了473K。
C.-200℃比-250℃温度低。
D.200℃和200K的温度相同。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B.分子间的距离r增大,分子势能必增大
C.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D.在液体表面任意一条线的两侧,相互之间的作用力是斥力,它的作用效果是使液体表面绷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质分子间距离减小时,若分子力为引力,则分子力增大
B.气体在绝热条件下膨胀,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
C.布朗运动说明只有液体分子才可以做无规则运动
D.气体体积增大,内能一定减小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00摄氏度的水变成水蒸气其内能不变
B.物体内能变化时,它的温度可以不变
C.同种物质,温度较高时的内能肯定比温度较低时的内能大??????????/
D.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反映,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部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B.悬浮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C.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
10
?9
?? )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D.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且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11.关于热现象和热力学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面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C.随着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引力减小,分子间斥力增大
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二、多选题
12.在高原地区烧水需要使用高压锅,水烧开后,锅内水面上方充满饱和汽,停止加热,高压锅在密封状态下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锅内水蒸汽的变化情况为( )
A.压强变小 B.压强不变 C.一直是饱和汽 D.变为未饱和汽
13.关于气体热现象的微观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密闭在容器中的气体,在某一时刻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数目一定相等
B.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有大有小,但是按“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分布
C.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分子的密集程度这两个因素有关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减小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14.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C.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
B.相对湿度大绝度湿度一定大
C.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D.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是因为它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算出该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B.饱和蒸汽在等温变化的过程中,随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C.布朗运动指的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
D.给自行车打气时越往下压,需要用的力越大,是因为压缩气体使得分子间距减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导致的
E.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三、实验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当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小
C.0℃的水和0℃的冰具有相同的内能
D.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E.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四、填空题
18.气体的压强是由于组成气体的________向各个方向运动,撞击器壁而产生的;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小钢球自由落下不断撞击托盘后弹出,并使磅秤上有一持续示数的实验(如图)来进行________(选填“观察”“类比”“分析”或“综合”).
/
19.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据徐州气象台报告,2009年3月22日,徐州的气温是13℃~2℃ . 当天的最高气温用热力学温标表示为T=________K , 当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温度差用热力学温标表示为△T=________?K .
20.(1))如题12A?1图所示,在斯特林循环的p?V图象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整个过程由两个等温和两个等容过程组成B→C的过程中,单位体积中的气体分子数目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状态A和状态D的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图象如题12A?2图所示,则状态A对应的是________(选填“①”或“②”).
/
(2)如题12A-1图所示,在A→B和D→A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分别为4J和30J.在B→C和C→D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分别为20J和12J.求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外界所做的功.
五、解答题
21.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保持体积不变时,分子的密集程度怎么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就怎么变化?
22.质量为0.01kg铅制的子弹,以600m/s的速度射入固定的墙壁.这个过程中,子弹损失的动能有30%转化为子弹的内能.铅的比热容为13×102J/(kg?℃).求子弹的温度将升高多少℃ .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七单元训练卷
物 理(一)答 案
1.B
【解析】势能和动能是统计概念,对单个分子讲没有意义,故A错误;物体的内能变化时,其温度可以不变,比如同质量的冰溶化成同质量同温度的水时,内能增大,而温度不变。故B正确;物体的内能不光受温度的影响,还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比如零摄氏度的冰吸热变为零摄氏度的水,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C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但不能是每个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反映,故D错误;故选B。
2.B
【解析】物体的内能由物体的体积、温度和物质的量共同决定,故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越大,故A错误。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选项B正确;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当引力大于斥力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引力小于斥力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C错误;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运动,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选项D错误;故选B.
3.C
【解析】气体温度升高时,每个分子的体积是不变的,选项A错误;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并非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速率大的分子数量增多,选项C正确,B错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与分子距离有关,气体温度升高,体积不一定减小,分子间距不一定减小,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不一定都增大,选项D错误;故选C.
4.B
【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表面的固体颗粒的运动,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激烈,但是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所以不是热运动,选项A错误;由水的摩尔体积除以每个水分子的体积可估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选项B正确;在压缩气体时需对气体做功,这是因为气体压强作用的缘故,与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无关,选项C错误;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选项D错误;故选B.
5.A
【解析】气体压强不是由分子的重力作用而产生的,是由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而产生的作用.故A正确;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故B错误;气体压强决定于气体分子的密度(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两个因素,平均动能减小,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减小.故C错误;气体压强决定于气体分子的密度(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两个因素,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增大.故D错误;
6.A
【解析】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分度值在数值上是相等的,温度升高2000C,也可以说温度升高200K,故A正确,B错误; -2000C比-2500C温度高,故C错误;由热力学温度:T=t+273.15K,可知,2000C和200K的温度不等,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
7.C
【解析】悬浮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颗粒越大越容易受力平衡,A错误;若分子间距在平衡位置以内,增大分子间距,斥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B错误;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C正确;在液体表面任意一条线的两侧,相互之间的作用力是引力,它的作用效果是使液体表面绷紧,D错误;故选C.
8.B
【解析】由分子力曲线可知,当物质分子间距离减小时,若分子力为引力,分子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先增大后减小,或者只减小,A项错误;气体在绝热条件下膨胀,对外做功,绝热时不传递热量,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内能减小,选项B正确;布朗运动说明液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但其它事实表明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热运动,C错误;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若对外做功大于吸热,则内能减小,等于吸热则内能不变,小于吸热则内能增大,D项错误。故选B。
9.B
【解析】100℃的水变成同温度的水蒸气的过程中,分子动能不变,吸收热量,分子势能增大,所以内能增大,也就是说物体内能变化时,它的温度可以不变,选项A错误,B正确;物体的内能与物质的量、温度、体积、物态等有关,故同种物质,温度较高时的内能不一定比温度较低时的内能大。故C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这是统计规律,对于单个的分子是不成立的,例如温度升高,每个分子动能不一定都增大,同理一个分子的速度增大,其温度不一定升高。故D错误。故选B。
10.A
【解析】根据水分子质量
??
0
,摩尔质量??,以及阿伏伽德罗常数
??
??
之间关系即
??
??
=
??
??
0
,故A正确.固体微粒越大,同一时刻与之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多,固体微粒各个方向受力越趋近平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故B错误.开始时分子之间距离大于
??
0
=
10
?10
??,分子力为引力,分子相互靠近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之间距离小于
??
0
时,分子力为斥力,再相互靠近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故D错误.则选A.
11.B
【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面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选项B正确;随着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选项C错误;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不变,则分子平均动能不变,选项D错误;故选B.
12.AC
【解析】水上方蒸汽的气压叫饱和气压,只与温度有关,只要下面还有水,那就是处于饱和状态,饱和气压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AC正确,BD错误.
13.ABC
【解析】气体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在某一时刻,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数目相等,选项A正确;大量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率有大有小,但是分子的速率按“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分布,B正确;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分子的密集程度这两个因素有关,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则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冲量越大,气体分子密度越大,单位时间对单位器壁面积上的作用次数越多,C正确;
14.CD
【解析】布朗运动指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所做的无规则运动的运动,布朗运动反映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粒从各个方向的碰撞不平衡导致的,选项B错误,D正确;液体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会越激烈,故C正确;故选CD。
15.AC
【解析】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说明可以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只是会存在其他影响,故A正确;由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的定义可知,绝对湿度大,说明空气中水蒸气的实际压强大,而此时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该温度下水蒸气的饱和压强之比不一定大,即相对湿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由表面张力形成的原因可知,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故C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机不可能使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变成有用的功,故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D错误。AC正确
16.ACE
【解析】A、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求出摩尔体积,将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形,立方体的边长等于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由摩尔体积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可求出每个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从而能求出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故A正确;
B、饱和气压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B错误;
C、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流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正确;
D、分子间排斥不是由多少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分子间的距离.打气是由于分子密度增大,从而气体压强增大.,不是分子间斥力的体现,D错误;
E、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但可以通过不同条件达到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的传递,E正确;
故选ACE。
17.BDE
【解析】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
B、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靠近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远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也做负功,分子势能也增加;故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小,故B正确;
C、相同体积的0℃的冰和0℃的水比较,0℃的冰变成0℃的水需要吸收热量,所以0℃的冰的内能减小,故C错误;
D、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举个例子,电冰箱依靠电能做功,使得热量从冰箱内部传到外部,有可能外部的温度高于冰箱内部原来的温度,这就成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故D正确;
E、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故C正确。
故选BDE。
18. 分子 类比
【解析】气体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类比的思想,用台秤示数类比气体压力,是抽象问题形象化;
19. 286 11
【解析】最高气温对应的热力学温标为:T=273+13=286k;因热力学温度中的1k和1度是对应的;故温度差为286-275=11k;
20. 不变 ① 8 J
【解析】(1)由图可知,图线BC与纵坐标平行,表示气体的体积不变,所以B→C的过程中,单位体积中的气体分子数目不变;
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T=C可知,气体的温度越高,压强与体积的乘积PV值越大,所以由图可知TD>TA;气体的分子的运动的统计规律:中间多,两头少;温度高,最可几速率向速度较大的方向移动;故T1<T2;因此状态A对应的是①.
(2)在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后的内能与开始时是相等的,所以内能不变,即△U=0;由图可知,A→B和D→A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分别为4J和20J.在B→C和C→D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分别为20J和12J,则吸收的热量Q=QAB+QBC+QCD+QDA=-4+20+12-20=8J.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U=Q+W,所以W=-8J,所以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外做功是8J.
21.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则分子个数不变,若保持体积不变时,所以分子的密集程度也不变.
若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导致气体的分子与接触面碰撞弹力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也增大.
【解析】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则分子个数不变,若保持体积不变时,所以分子的密集程度也不变.若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导致气体的分子与接触面碰撞弹力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也增大.
22.415℃
【解析】子弹损失的动能△Ek=
1
2
mv2=1800J
子弹产生的内能Q=30%×△Ek=540J?
由Q=cm△t得
△t=
??
????
=415℃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七单元训练卷
物 理 (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
1.(多选)下列现象中,哪些可用分子的热运动来解释( )
A.长期放煤的地方,地面下1cm深处的泥土变黑
B.炒菜时,可使满屋子嗅到香味
C.大风吹起地上的尘土到处飞扬
D.食盐粒沉在杯底,水也会变威
2.下述现象中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作用的是( )
A.两块纯净铅柱的接触面刮平整后用力挤压可以粘在一起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C.磁铁能吸引小铁钉
D.自由落体运动
3.(多选)关于分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数相同的任何物质,分子数都相同
B.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分子质量一定相同
C.分子质量之比一定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之比
D.密度大的物质,分子质量一定大
4.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B.颗粒越大,与颗粒撞击的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C.如果没有外界的扰动,经过较长时间,布朗运动就观察不到了
D.温度高低对布朗运动没有影响
5.(多选)同学们一定都吃过味道鲜美的烤鸭,烤鸭的烤制过程没有添加任何调料,只是在烤制之前,把烤鸭放在腌制汤中腌制一定时间,盐就会进入肉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让腌制汤温度升高,盐进入鸭肉的速度就会加快
B.烤鸭的腌制过程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把盐分子吸进鸭肉里
C.在腌制汤中,有的盐分子进入鸭肉,有的盐分子从鸭肉里面出来
D.把鸭肉放入腌制汤后立刻冷冻,将不会有盐分子进入鸭肉
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则( )
A.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B.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能为零、内能不为零是可能的
B.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内能
C.温度越高,物体运动速度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D.0 ℃的冰的内能比等质量的0 ℃的水的内能大
8.在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r0(平衡位置)变为10r0的过程中,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F和分子间的势能E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不断减小,Ep不断减小
B.F先增大后减小,Ep不断增大
C.F不断增大,Ep先减小后增大
D.F、Ep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9.有甲、乙两个物体,已知甲的温度比己的温度高,则可以肯定( )
A.甲物体的内能比动物体的内能多
B.甲物体含的热量比动物体含的热量多
C.甲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比乙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
D.如果降低相同的温度,甲比己放出的热量多
10.两个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以忽略)的分子在靠近的过程中( )
A.分子间的引力减小,斥力增大
B.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
C.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
二、多选题
11.在显微镜下观察布朗运动时,其激烈程度( )
A.与悬浮颗粒大小有关,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
B.与悬浮颗粒中的分子大小有关,分子越小,越激烈
C.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D.与观察时间长短有关,观察时间越长,运动趋于平缓
12.关于分子动理论,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或斥力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等于这个物体的动能
B.物体的分子势能由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决定
C.自行车轮胎充气后膨胀,主要原因是气体分子间有斥力
D.物体的内能和其机械能没有必然联系,但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14.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
A.气体可以充满整个空间
B.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最后气体很难被压缩
C.给热水瓶灌水时,瓶中水也很难被压缩
D.万吨水压机可使钢锭变形,但很难缩小其体积
三、实验题
15.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
(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②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
③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
④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
改正其中两处操作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0.10%,一滴溶液的体积为4.8×10-3 mL,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40 cm2,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 m.
16.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时,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2 000 mL溶液中有纯油酸1 mL.用注射器测得1 mL上述溶液有200滴,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测得油酸膜的近似轮廓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 cm,则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___mL,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 cm2.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 m.
/
四、解答题
17.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6.4×10-2 kg/mol,密度为8.9×103 kg/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1,试估算铜原子的直径(要求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8.2009年末,世界环境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引起全球关注,环境问题越来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说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我们知道被动吸烟比主动吸烟害处更大.试估算一个高约2.8 m,面积约10 m2的办公室,若只有一人吸了一根烟(人正常呼吸一次吸入气体300 cm3,一根烟大约吸10次).
(1)估算被污染的空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2)另一不吸烟者一次呼吸大约吸入多少个被污染过的空气分子?
19.将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乙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间关系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若质量为m=1×10-26 kg的乙分子从r3(r3=12d,d为分子直径)处以v=100 m/s的速度沿x轴负方向向甲分子飞来,仅在分子力作用下,则乙分子在运动中能达到的最大分子势能为多大(选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
/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七单元训练卷
物 理(二)答 案
1.ABD
【解析】分子热运动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无论大小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所以叫热运动;扩散现象是指分子间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任何两种物质之间,直接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煤分子进入泥土,泥土变黑这是固体分子间的扩散现象;A对;炒菜时,可使满屋子嗅到香味这是气体分子间的扩散现象,B对;大风吹起地上的尘土到处飞扬,能用肉眼直接看得到的微粒是很大的颗粒,在同一时刻它们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空气分子撞击的合力几乎为零,微小的作用不能使这么大的颗粒作布朗运动,C错;食盐粒沉在杯底,水也会变威是固体份子与液体分子间的扩散现象,D对。
2.A
【解析】A、把接触面磨平,使两个铅块的距离接近分子间引力发生作用的距离,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两个铅块的分子之间就存在着引力,故A正确;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是静电吸附,故B错误;C、磁铁能吸引小铁钉,为磁场力作用,故C错误;D、自由落体运动为万有引力作用,故D错误.
3.BC
【解析】分子质量是指一个分子的质量,把微观的物理量的计算,转化成宏观世界的模型进行计算;
A.质量数相同不代表分子质量相同,所以分子数不一定相同,故A错;
B.任何物质一摩尔的分子数是相同的,所以摩尔质量相同,分子质量一定相同,B对;
C.分子质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所以分子质量之比一定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之比,C对;
D.密度=摩尔质量/摩尔体积,所以密度大不一定分子质量很大。D错。
故答案选BC。
4.A
【解析】布朗运动是由微粒周围的液体分子对微粒作用的不均衡性引起的,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而且布朗运动永不停息,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5.AC
【解析】盐分子进入鸭肉是因为盐分子的扩散,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A正确;盐进入鸭肉是因为盐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因为分子引力,B错误;盐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有的进入鸭肉,有的离开鸭肉,C正确;冷冻后,仍然会有盐分子进入鸭肉,只不过速度慢一些,D错误.
6.B
【解析】根据分子力和分子间距离关系图象,如图,选B。
/
本题考查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图象的理解。
7.A
【解析】A、因为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而分子动能又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所以分子动能不可能为零.那么物体的内能当然也不可能为零,故A正确;
B、因为物体的内能由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来决定与物体运动的宏观速度无关,故BC错误;
D、因为的冰熔化为的水要吸收热量或对它做功,所以冰溶化为水内能增加,所以的水的内能比等质量的的冰的内能大,故选项D错误。
8.B
【解析】在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r0(平衡位置)变为10r0的过程中,根据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曲线知,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不断增大,故B正确,ACD错误.
/
9.C
【解析】内能是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内能高的物体不一定温度高,A错;热量不可以用来描述状态,B错;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C对;/吸热放热与好多物理量有关,不止由温度决定,D错。
10.B
【解析】A、开始时由于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分子力表现为引力,该力先增大后减小;当分子间距小于,分子力为斥力,随二者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故A错误,B正确;
C、开始时由于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因此分子力为引力当相互靠近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间距小于,分子力为斥力,相互靠近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CD都错误。
11.AC
【解析】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小颗粒受到周围分子的撞击力而引起的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液体或气体分子运动的越快,对颗粒的撞击力就越大,颗粒就越不容易平衡,运动就越显著;颗粒越小,受力面积约小,与液体或气体分子接触的机会就越少,也就越不容易平衡,运动也就越显著;所以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和颗粒的大小有关。
12.AD
【解析】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所以分子不是最小的微粒,故A错误;B、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故B正确;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D、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D错误。
13.ABC
【解析】A、所谓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的宏观运动的动能,而非微观的分子的动能,故A错误;
B、物体的分子势能由物体的体积决定,故B错误;
C、自行车轮胎充气后轮胎膨胀,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气体对轮胎有压强,故C错误;
D、物体的内能和其机械能没有必然联系,但两者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D正确。
14.CD
【解析】固体液体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气体难被压缩,是气体压强造成,故AB错误,CD正确。
15. 在量筒中滴入N滴溶液 在水面上先撒上痱子粉 1.2×10-9
【解析】实验原理为通过量筒测出N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然后将此溶液1滴在有痱子粉的浅盘里的水面上,等待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描绘出油酸膜的形状,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按不足半个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统计出油酸薄膜的面积.则用此溶液的体积除以其的面积,恰好就是油酸分子的直径;根据浓度和一滴溶液的体积相乘得到纯油酸的体积,用此纯油酸的体积除以其的面积,就是油酸分子的直径.
(1)②要测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即在量筒中滴入N滴溶液,测出其体积为V,则一滴该溶液的体积为
??
0
=
??
??
;
③为了使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散开后界面比较清晰,要在水面上先撒上痱子粉.
(2)1滴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为V0=4.8×10-3ml,由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0.10%,可得1滴酒精油酸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V=0.1%V0;在水面上形成的油酸薄膜轮廓面积 S=40×10-4m2,所以油酸分子直径??=
??
??
=
0.1%×4.8×
10
?3
×
10
?6
40×
10
?4
??=1.2×
10
?9
??
16. 2.5×10-6 41 6.1×10-10
【解析】1滴酒精油酸溶液中含油酸的体积: 由于每格边长为,则每一格就是,估算油膜面积以超过半格以一格计算,小于半格就舍去的原则,估算出41格,则油酸薄膜面积为: ;由于分子是单分子紧密排列的,因此分子直径为:
。
17.3×10-10m
【解析】每一个铜原子的体积为:
每一个铜原子的直径为: 。
18.(1)7×10-8 m (2)8.7×1017个
【解析】 (1)吸烟者抽一根烟吸入气体的总体积为10×300 cm3,含有空气分子数为
办公室单位体积空间内含被污染的空气分子数为
每个污染分子所占体积为
所以平均距离为。
(2)被动吸烟者一次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分子数为。
19.5×10-23 J
【解析】在乙分子靠近甲分子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动能和势能之和不变,又因为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当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可认为为零,所以当速度为零时,分子势能最大: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