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邻近色知识,运用一组邻近色表现画面。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欣赏、感受、发现的过程中深刻理解邻近色的视觉效果,发表自己的感受,利用邻近色他陪方法进行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不同邻近色搭配产生的美感,激发学生运用邻近色表现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色,感受用邻近色表现画面的美感,运用一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教学难点:
邻近色的搭配方法以及表现画面色彩和谐的美感。
教学准备:课件、作画工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欣赏《睡莲》,了解莫奈。了解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感受邻近色带给人的美感。
2.新发现。出示课件《色相环》。
请学生从色相环中找出一组与画面中颜色相近的色彩。
3.邻近色小知识。
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
二、观察与感悟
1. 尝试与体会
组织学生小组探究,欣赏名家名作。《红土地》、《顾盼》各用了哪几种邻近色?作品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课件出示几幅作品,组织学生交流。
(1)每幅作品的主要色彩。
(2)画家在使用邻近色作画时,几种颜色是否用的一样多?
(3)有没有使用其他颜色?是哪些颜色?
2.体会用色方法:
(1)学生谈感受。
(2)小结。
邻近色的特点:给人安逸、舒畅、优雅、稳定、和谐的视觉感受 。
如何画出一幅色彩和谐的画呢?
多用邻近色,不用或者少用对比色。同时突出一种主要的色彩。
三、课堂实践
明确作业要求:
1.选择一组自己喜爱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2.注意邻近色的关系和整体效果。
3.画面要协调统一。
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与评价
组织学生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1.介绍自己作品中最得意之处,找出存在的问题。
2.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五、拓展与总结
课件播放生活中邻近色的广泛应用, 请学生观察,鼓励学生要善于发现色彩美、敢于用色彩表现身边的事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