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分奶酪》
教学目标:
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吵、仔、咬”等8个字。
2、使用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奶酪、拌起嘴、嚷着”等词语的意思。
3、初读课文,能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4、抓住狐狸的动作语言体会狐狸的狡猾,并在此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狐狸的狡猾,并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及及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狐狸图片)知道图片上的是谁吗?(板书:狐狸)你读过或者学过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这些狐狸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说)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和狐狸有关的,题目叫《狐狸分奶酪》。(补充板书:狐狸分奶酪,学生书空)齐读课题。了解“奶酪”那么,故事中的狐狸是怎么分奶酪的呢?这又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让我们一起到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示)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三、品读课文
1.同桌之间分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概括提示),学生汇报。用横线画出狐狸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熊哥哥、熊弟弟说的话。
2.那么,狐狸究竟是怎么分的奶酪,使得最后是这样的结局?让我们回到故事开头,去看一看这块奶酪的来历。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小熊哥儿俩是怎么得到奶酪的?(捡到的。)(板书)
(2)捡到奶酪后,小哥儿俩的心情怎么样?(高兴。)
(3)他们一直高兴高兴下去了吗?(没有,他们开始拌起嘴来。)解释“拌嘴”
(4)为什么拌嘴?(不知道该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可能怎么样拌嘴?他们可能吵了些什么?同桌之间讨论,演一演争吵的情景。
4.学习第2自然段。
就在小哥儿俩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谁来了?(狐狸) 体会“跑”字含义。
5.学习第3到第11自然段。梳理狐狸分奶酪的过程,体会狐狸的狡猾
(1)出示对话1:体会狐狸假装好奇、热心的心理;体会熊弟弟为难焦急的心情,指导朗读。
(2)出示对话2:体会狐狸的“笑”,揣摩心理,学生做“笑了笑”的表情,发现和狐狸的笑有什么不同。
(3)出示对话3;第9自然段。教师用教具,演示分奶酪的过程,并指导朗读。理解“不匀、嚷”的含义。
(4)小组讨论,整理狐狸分奶酪的过程。(板书)
(5)出示对话4:指导朗读,读出小熊哥儿俩的生气;狐狸的得意。并体会狐狸说的“公平”和小哥儿俩的初衷一样吗?
(6)面对奶酪被吃光的事实,体想象小熊哥儿俩的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同桌之间讨论,汇报。
6.学生戴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感悟哲理
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布置作业
阅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了解狐狸机智可爱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