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够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2、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实验探究的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化学科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学习流程】
【复习回顾】
1、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 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 方向移动。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是通过改变
实现的。
2、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对于一个已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温度不变,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
②对于一个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反应物浓度 或生成物浓度
时QK,平衡向消耗 的方向移动,即平衡 移动,才能使Q=K,使反应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实验探究】
取三支针筒,针筒中均抽入10mlNO2气体,将针筒前端封闭。第一支试管不做处理,将第二支针筒活塞迅速推至5ml处,将第三支针筒活塞迅速拉至20ml处。请观察针筒中气体颜色变化,完成表格,并尝试用化学平衡移动的观点进行解释现象。
原理:N2O4 2NO2 △H<0 ( 假设K的数值为a)
实验条件 现象(颜色变化) 平衡移动方向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小组合作学习一】
阅读课本49页“交流·研讨”,分小组交流讨论,完成表格内容,并尝试归纳出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
要求:独立思考完成表格--2分钟,之后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时间3分钟。
归纳:
1、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增大体系压强,各组分浓度也同等倍数增大。
方程式中气态物质系数变化 压强变化 Q值变化 Q与K关系 平衡移动方向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不变 增大
减小
2、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反应平衡向 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移动。
3、压强的改变只影响有 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对于只涉及固体和液体的反应,压强对平衡体系的影响及其微弱,可以不予考虑。
4、在封闭体系中,如果仅改变影响平衡体系的一个条件(温度、浓度、压强),平衡将向 移动。
练习:
1、已知化学反应2A(?)+B(g)2C(?)达到平衡,当增大压强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
A.A是气体,C是固体 B.A、C均为气体
C.A、C均为固体 D.A是固体,C是气体
思考: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一定会发生移动吗?
【小组合作学习二】
以N2(g)+3H2(g) 2NH3(g) △H<0 为例小组交流讨论“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完成以下内容。 时间---3分钟
1、 若体系内的压强保持恒定(容积可变),加入氦气,体内压强不变,体积 ,这相当于对原体系中各组分起了 的作用,因而引起各组分浓度变小平衡 移动。
2、 在恒温恒容下,加入氦气,平衡体系内压强增加,但因容积体积 ,各组分浓度 ,所以平衡 移动。
3、 如果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和反应物系数相等时,当一种惰性气体或不与反应中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加入到已达平衡的化学体系中,不论什么情况都不会使平衡移动
【自主学习】
催化剂的作用:使用催化剂 化学平衡。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但使用催化剂可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达标检测】
1、在注射器中充入NO2,平衡后在恒温下进行压缩,当体积减小时,则( )
A.体系颜色比原来深 B.体系颜色比原来浅
C.体系颜色不变 D.注射器内压强不变
2、对于任意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增大体系的压强 C.升高温度 D.扩大容器体积
3、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A(g) + 3B(g)2C(g)△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C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 )
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大压强 ④降低压强 ⑤加入催化剂 ⑥分离出C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4、在3NO2+H2O2HNO3+NO ΔH<0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可使HNO3浓度增大的是( )
A.升温 B.减压
C.加水 D.通入O2
5、在体积相同的A和B两个带活塞的玻璃容器中,分别充入1/4容积颜色相同的NO2(存在2NO2 N2O4平衡)和Br2蒸汽,然后将活塞同时向外拉出到1/2处(快速),过一会儿将看到
A. A中的颜色比B中浅 B. A中的颜色比B中深
C. A和B的颜色深浅相同 D. A和B的颜色都比开始时浅
【课堂反思】
PAGE
1
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十年铸剑,只为炉火纯青;一朝出鞘,定当倚天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