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1-25 22:04:21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
生 物(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缩手反射活动的完成说明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生命活动依赖于( )
A.单个细胞活动
B.各系统的配合
C.神经细胞独立活动
D.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配合
2.据最新报道,国内不少地方发现了感染H1N1型流感病毒的病例。下列有关该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1N1型流感病毒中的核酸可用龙胆紫染液染色
B.禽流感病毒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的效应T细胞可导致其裂解死亡
D.艾滋病患者更容易患H1N1流感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B.一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
C.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D.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最小、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生态系统 C.系统 D.种群
5.南昌是江西省省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南昌市属于(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6.各个层次的生命系统之间既层层相依,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分子都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每种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C.池塘中的水、阳光等也可作为生命系统的组成部分
D.草原上的羊属于种群层次
7.下列对“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C.生态系统是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由功能相关的器官组成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8.将光学显微镜的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后续观察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光圈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调节反光镜
9.下图为在光学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一个细胞,其细胞核位于细胞的左侧,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观察的材料中,细胞核的实际位置及细胞质流动方向分别是( )
A.位于右侧;逆时针
B.位于左侧;逆时针
C.位于左侧;顺时针
D.位于右侧;顺时针
10.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①→② D.⑤→④→③→②
11.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显微镜视野的明暗,可通过反光镜和光圈进行调节
B.同一组织切片,在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数目比高倍镜多
C.光学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D.光学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2.如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是( )
A.叶肉细胞 B.卵细胞
C.蓝藻 D.酵母菌
13.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 )
A.没有DNA B.没有由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
C.没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D.没有核糖体
14.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A.小麦、大豆 B.烟草、大肠杆菌
C.变形虫、香菇 D.酵母菌、豌豆
15.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 )
A.细胞体积小 B.单细胞
C.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没有线粒体
16.绿藻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们在细胞结构上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是( )
A.细胞的外部形态不同 B.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不同
C.前者有核膜,后者无核膜 D.前者有鞭毛,后者无鞭毛
17.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D.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18.下列对细菌、蓝藻、酵母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体肠道内的所有细菌可看作是一个种群
B.细菌都是异养生物、蓝藻都是自养生物
C.有无核糖体是蓝藻与酵母菌最根本的区别
D.细菌、蓝藻、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与噬菌体相同
19.细胞学说建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D.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20.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认为每个细胞都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B.细胞学说认为新的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而来
C.细胞学说认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40分)
21.(14分)在一个池塘中生活着一些蓝藻、水草、草履虫、鲤鱼、青蛙等生物。
请你根据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生物在形态上看来千姿百态,但在结构上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在这些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属于多细胞动物的是 。
(3)在这里所有的鲤鱼组成一个________;所有的生物组成一个________。
(4)这里所有的生物与其周围的阳光、土壤、水、空气等共同构成了________。
(5)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
22.(16分)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_____________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则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分)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换用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移动,移至中间后,调节________________,使图像清晰。
(2)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下图。
①视野最暗的图像______(填序号),图像太暗则应调节______________。
②目镜10×,物镜10×视野中细胞为160个,则换上目镜10×,物镜40×,视野中细胞为______个。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
生 物(一)答 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答案】D
【解析】膝跳反射是最简单的反射,反射弧中含有2个神经元,该反射活动需要2个神经元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共同配合完成,因此可以说明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生命活动依赖于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配合,D正确。
2.【答案】D
【解析】H1N1型流感病毒中的核酸为RNA,RNA可用吡罗红染色,A错误;禽流感病毒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不含有核糖体,B错误;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的效应T细胞可导致被禽流感病毒侵入的靶细胞裂解死亡,C错误;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病毒,HIV病毒主要侵染T细胞,导致T细胞大量死亡,使机体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因此艾滋病患者更容易患H1N1流感,D正确。
3.【答案】B
【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A错误;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B正确;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具有生命的特征,属于生物,C错误;精子属于生殖细胞,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D错误。
4.【答案】A
【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因此最小、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A正确。
5.【答案】C
【解析】南昌市,既包含了该市中的所有生物,又包含了这些生物生存的无机环境,因此属于生态系统,C正确,A、B、D均错误。
6.【答案】C
【解析】原子、分子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层次,B错误;池塘中的水、阳光等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C正确;草原上的羊不一定是一个物种,可能属于多个种群,D错误。
7.【答案】A
【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最小的是细胞,A正确;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但还不能称为生命系统,B错误;生态系统的范围包括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C错误;单细胞生物只有细胞这个层次,D错误。
8.【答案】A
【解析】高倍镜下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A符合题意;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因此需要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变亮,B、D不符合题意;转换到高倍镜后需要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C不符合题意。
9.【答案】D
【解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因此在光学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一个细胞,其细胞核位于细胞的左侧,则细胞核的实际位置应位于右侧;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不变,所以光学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一个细胞,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该细胞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就是顺时针。因此,D正确,A、B、C错误。
10.【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图(2)为图(1)中甲的放大,因此首先⑤移动装片到视野中央,然后④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③调节光圈,最后再②转动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即可,D正确。
11.【答案】C
【解析】显微镜视野的明暗,可通过反光镜和光圈进行调节,A正确;低倍镜的放大倍数小,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大,所以同一组织切片,在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数目比高倍镜多,B正确;光学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C错误;光学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D正确。
12.【答案】C
【解析】图中细胞不含细胞核,而叶肉细胞、卵细胞、酵母菌均为真核细胞,含有细胞核,A、B、D错误;蓝藻为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
13.【答案】B
【解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含有DNA,A错误;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B正确;原核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C错误;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错误。
14.【答案】A
【解析】小麦和大豆为真核植物细胞,结构相似,A正确;烟草为植物真核生物,大肠杆菌为细菌原核生物,B错误;变形虫为动物,香菇为真菌,C错误;酵母菌为真菌,豌豆为植物,D错误。
15.【答案】C
【解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属于原核生物,C正确。
16.【答案】C
【解析】绿藻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有核膜,后者无核膜,C正确,A、B、D错误。
17.【答案】C
【解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A错误;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不具有细胞核,拟核中的DNA分子呈环状,B错误;酵母菌为真核细胞,其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正确;蓝藻细胞没有线粒体,D错误。
18.【答案】D
【解析】人体肠道内的细菌有很多种,因此所有细菌可看作是多个种群,A错误;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但细菌不都是异养生物,例如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B错误;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核糖体,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是蓝藻与酵母菌最根本的区别,C错误;细菌、蓝藻、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与噬菌体相同,都是DNA,D正确。
19.【答案】D
【解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A、C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没有说明生物的多样性,B错误;魏尔肖总结出了“细胞通过先前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不仅在更深的层次上揭示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本质,而且通常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D正确。
20.【答案】A
【解析】细胞学说认为每个细胞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A错误;细胞学说认为新的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而来,B正确;细胞学说认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C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40分)
21.(14分)【答案】(1)细胞
(2)蓝藻、草履虫 水草、鲤鱼、青蛙
(3)种群 群落
(4)生态系统
(5)蓝藻、水草
【解析】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蓝藻和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水草是多细胞植物,鲤鱼、青蛙是多细胞动物。所有的鲤鱼组成一个种群,所有的生物组成群落。生物和无机环境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共同构成生态系统。蓝藻和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
22.(16分)【答案】(1)C 无细胞结构 活细胞
(2)A、B 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等
(3)B(蓝藻细胞) 藻蓝素和叶绿素
【解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图中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C;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A、B,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则表现在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 DNA等。(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B(蓝藻细胞),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23.(10分)【答案】(1)右上方 细准焦螺旋
(2)③ 光圈和反光镜 10
【解析】(1)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像,移动标本时,物像与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要将物像从右上方移到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标本;低倍镜下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2)①放大倍数越大,则视野越暗。据图示可知,图像③中细胞最大,说明③放大倍数最大,视野最暗;若图像太暗则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②目镜为10×,物镜10×,则放大倍数为100倍,该放大倍数不是指体积或面积,而是指长度或宽度放大了100倍。若此时视野中细胞为160个细胞,则换上40×物镜后,即放大倍数变为400倍,是原来的4倍,则视野范围是原来的1/16,因此视野中细胞为160×1/16=10个。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
生 物(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中,有关SARS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含各种有机物、水和无机盐的培养基来培养SARS病毒
B.只要是含有活细胞的培养基就都可以用来培养SARS病毒
C.SARS病毒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D.SARS病毒无细胞结构
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C.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D.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
A.病毒 B.生态系统 C.原子和分子 D.细胞
4.与一个南瓜所属的生命系统层次相同的是( )
A.—只草履虫 B.血液 C.一个菌落 D.—个心脏
5.禽流感病毒H7N9不能被称为生命系统的主要依据是( )
A.能够致病 B.不能繁殖
C.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D.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6.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7.要将显微镜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装片应移到( )
A.左下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右上方
8.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所示。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9.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①~⑤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由视野(1)到视野(2)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载玻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⑤→④→③→② D.⑤→④→①→②
10.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高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叶绿体与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
B.用显微镜的凹面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但细胞小
C.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视野变暗,但细胞变大,数目减少
D.要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11.在使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 )
A.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
B.都可以观察到核糖体
C.在低倍镜观察之后,直接换上高倍物镜观察不在视野中央的目标
D.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反光镜
12.下图为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病原体的结构模式图,则该生物属于( )
A.细菌 B.草履虫 C.病毒 D.水绵
13.下列生物具有核膜的是( )
A.乳酸菌 B.蓝藻 C.烟草花叶病毒 D.草履虫
14.下列各组生物中,具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的是( )
A.SARS病毒、颤藻、念珠藻
B.乳酸菌、蓝细菌、大肠杆菌
C.鱼的红细胞、植物叶肉细胞
D.人的皮肤上皮细胞、噬菌体
15.下列有关黑藻和蓝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的细胞壁都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
B.黑藻和蓝藻中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
C.两者中的碱基A的数量多于T
D.两者分解丙酮酸的场所均为线粒体基质
16.如图是对噬菌体、蓝藻、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组中的生物都没有细胞壁
B.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
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D.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
17.支原体是目前发现最小最简单的细胞。研究发现支原体的环状双螺旋DNA较均匀地散布在细胞内,没有像细菌一样的核区。以下关于支原体说法正确的是( )
A.支原体既不是原核细胞也不是真核细胞
B.支原体的大小可能只满足一个细胞基本的生命活动
C.支原体可以看作是生命系统,其系统的边界是细胞壁
D.支原体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18.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665年英国的胡克发现细胞
B.1838年德国的施莱登提出“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
C.1839年德国的施万提出“所有的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D.德国的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
19.以下内容不属于细胞学说的是( )
A.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
B.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C.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及其细胞产物构成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0.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揭示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显微镜的发明和改进是细胞学说建立的基础
C.细胞学说的建立与科学实验有关,与理性思维无关
D.施莱登和施旺所说的“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始终未被推翻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40分)
21.(10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瘦西湖植物茂盛,树上栖息着各种小鸟,水中有各种鱼、虾等生物,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根据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扬州瘦西湖所有的鲫鱼组成了 。
(2)扬州瘦西湖边的一只白鹭属于 。
(3)扬州瘦西湖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 。
(4)柳树是扬州瘦西湖的主要树种,与鱼相比,柳树不具有生命系统的哪一结构层次? 。
(5)1只白鹭在繁殖季节中繁殖了3只小白鹭,小白鹭生长发育的细胞学基础是 。
22.(16分)下列各图分别表示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 ;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 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具有 _,原核生物细胞质中只有 这一种细胞器。
(3)图中过量繁殖会引起“水华”的是 ,该细胞中含有 ,因此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23.(14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100倍,这里“被放大10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 。
(2)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以观察到,则异物可能存在于( )
A.物镜上 B.实验材料上 C.目镜上 D.反光镜上
(3)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应向 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q”,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 。
(4)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
物象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调节光圈→转动______→转动 。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应是 (填数字)。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
生 物(二)答 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答案】D
【解析】病毒是寄生在活细胞内的,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活细胞,所以不能用含各种有机物、水和无机盐的培养基来培养SARS病毒,A错误;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是具有特异性的,B错误;SARS病毒是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构成,C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D正确。
2.【答案】C
【解析】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即使病毒也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性,A正确;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正确;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有生命活动,C错误;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D正确。
3.【答案】D
【解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生命活动均离不开细胞,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有生命活动,因此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正确。
4.【答案】D
【解析】一个南瓜所属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器官层次,—只草履虫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个体层次,A错误;血液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组织层次,B错误;一个菌落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种群层次,C错误;一个心脏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器官层次,D正确。
5.【答案】C
【解析】禽流感病毒H7N9能够致病,在寄主细胞内可以繁殖,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这些特征都表明病毒是一种生物,但不能表明病毒是否具有生命系统,A、B、D不符合题意;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禽流感病毒H7N9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因此禽流感病毒H7N9不能被称为生命系统,C符合题意。
6.【答案】C
【解析】生命系统中的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三个层次,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A错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B错误;H1N1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必须在寄主的活细胞内完成,所以H1N1流感病毒增殖是离不开活细胞的,C正确;蛋白质和核酸属于大分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错误。
7.【答案】A
【解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根据以上分析,如果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物像才向右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A正确。
8.【答案】D
【解析】题中提出“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没有调反光镜和光圈,而高倍镜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细胞体积大,但是视野暗,D正确。
9.【答案】C
【解析】与低倍镜视野相比,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数量少但细胞较大,分析图形可知,由视野(1)到视野(2)是低倍镜转换高倍镜观察的过程,因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⑤移动载玻片→④转动转换器→③调节光圈→②转动细准焦螺旋,高倍镜观察时不得使用粗准焦螺旋,所以C正确,A、B、D错误。
10.【答案】C
【解析】叶绿体与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A错误;显微镜的凹面镜可以使视野明亮,不影响放大倍数,B错误;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视野变暗,但细胞变大,数目减少,C正确;物与像的位置关系相反,要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D错误。
11.【答案】D
【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A错误;核糖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在高倍镜下是观察不到的,B错误;在使用高倍镜之前,首先必须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然后将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才能换上高倍镜,C错误;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说明反光镜对光不均匀,则应调节反光镜,D正确。
12.【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图示病原体有细胞壁、细胞膜、有核糖体、拟核,说明该生物是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草履虫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水绵属于真核生物,D错误。
13.【答案】D
【解析】乳酸菌和蓝藻均属于原核细胞结构,原核细胞虽有细胞结构但细胞内没有核膜,A、B不符合题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也没有核膜,C不符合题意;草履虫属于真核细胞结构,真核细胞内含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符合题意。
14.【答案】B
【解析】SARS病毒属于病毒的一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乳酸菌、蓝细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它们均具有细胞结构,都没有核膜,B正确;鱼的红细胞、植物叶肉细胞都属于真核细胞,均具有核膜,C错误;人的皮肤上皮细胞具有细胞结构和核膜,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15.【答案】C
【解析】黑藻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蓝藻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A错误;黑藻和蓝藻都含有DNA和RNA,并且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两者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DNA中的碱基A的数量等于T,而RNA中含有A,不含T,故两者中的碱基A的数量多于T,C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D错误。
16.【答案】D
【解析】甲组中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变形虫是动物细胞,都没有细胞壁,A正确;丁组中的变形虫和衣藻都是真核细胞,都具有核膜,B正确;丙组中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蓝藻是原核细胞,都没有染色体,丁组中的变形虫和衣藻都是真核细胞,都具有染色体,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C正确;甲组中的噬菌体、变形虫以及乙组中的蓝藻都没有叶绿体,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能否光合作用,但不能是有无叶绿体,D错误。
17.【答案】B
【解析】支原体属于原核细胞,A错误;支原体是目前发现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其大小可能只满足一个细胞基本的生命活动,B正确;支原体可以看作是生命系统,且支原体无细胞壁,其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C错误;支原体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D错误。
18.【答案】A
【解析】1665年,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了细胞,A错误;1838年德国的施莱登提出“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B正确;1839年德国的施万提出“所有的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C正确;德国的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D正确。
19.【答案】B
【解析】细胞学说提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A不符合题意;“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不属于细胞学说的内容,B符合题意;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代谢产物所构成,C不符合题意;“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属于细胞学说的内容之一,D不符合题意。
20.【答案】B
【解析】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动植物结构的统一性,A错误;细胞直径较小,需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因此显微镜的发明和改进是细胞学说建立的基础,B正确;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C错误;施莱登和施旺所说的“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被描述为从老细胞核中长出一个新细胞,或者是在细胞质中像结晶那样产生新细胞。这个观点后来被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所替代,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个断言至今仍未被推翻,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40分)
21.(10分)
【答案】(1)种群
(2)个体
(3)生态系统
(4)系统
(5)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解析】(1)所有的鲫鱼,为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2)一只白鹭属于个体层次。(3)扬州瘦西湖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生态系统。(4)柳树是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鱼具有所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5)小白鹭生长发育的细胞学基础是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22.(16分)
【答案】(1)C 无细胞结构 活细胞
(2)D 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 核糖体
(3)B(蓝藻) 叶绿素和藻蓝素
【解析】(1)图中C没有细胞结构,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2)图中D属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结构,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3)图中B为蓝藻细胞,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23.(14分)
【答案】(1)长度或宽度
(2)C
(3)右下方 “b”
(4)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②③⑤
【解析】(1)显微镜下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物体的面积或体积。(2)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再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以观察到,说明异物不再物镜上,则异物可能存在于目镜上。(3)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应向右下方移动,由于显微镜下呈倒立的虚像,故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q”,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b”。(4)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为移动标本→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由于物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长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大,故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应是②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