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五第四单元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第四单元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1-25 14:00:03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单元训练卷
化 学(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32 S 32
Cl 35.5 K 23 Cu 1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天然皮革的主要成分是
A.脂肪类物质      B.变性的蛋白质
C.纤维素制品 D.塑料制品
2.下列反应既是加成反应,又能看作还原反应的是
A.乙烯水化 B.油脂硬化
C.乙醇转化成乙醛 D.乙醛转化成乙酸
3.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壳多糖、壳蛋白,是法国科学家布拉克诺(Braconno)1811年从蘑菇中发现的一种有用的物质。有关专家认为,甲壳素是继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维持人体生命的第六要素。以下关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D.脂肪能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
4.美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利用眼泪来检测糖尿病的装置,其原理是用氯金酸钠(NaAuCl4)溶液与眼泪中的葡萄糖反应生成纳米金单质颗粒(直径为20nm~60 nm)。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检测时NaAuCl4发生氧化反应
B.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
C.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D.纳米金颗粒分散在水中所得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灼烧和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丝”和“泪”分别是蛋白质和硬化油
C.用米汤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酸钾(KIO3)
D.为增强加酶洗衣粉对血渍、奶渍等蛋白质污物的去污能力,可在清洗同时加入甲醛溶液
6.下列各组物质:①葡萄糖与果糖 ②蔗糖与麦芽糖
③淀粉与纤维素
其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7.可以鉴别醋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的试剂是
A.银氨溶液
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C.石蕊试液
D.碳酸钠溶液
8.已知苏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有关苏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苏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B.苏糖属于单糖
C.苏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苏糖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B.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为同系物
C.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8种
D.淀粉和纤维素是化学式为(C6H10O5)n,则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B.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
C.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有机物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11.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可以采用多次盐析或多次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部分水解液滴加碘水,若溶液变蓝,证明淀粉未发生水解
C.将蔗糖和稀H2SO4加热水解后的液体取出少许,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煮沸,无红色沉淀生成,证明蔗糖未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丙酮可以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再加水又能溶解
12.下列有机物中既能水解又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水解产物中也有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则该有机物可以为
①甲醛 ②甲酸乙酯 ③甲酸钠 ④葡萄糖
⑤麦芽糖 ⑥蔗糖 ⑦纤维素 ⑧淀粉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⑥⑦⑧ C.②④⑤ D.②③⑤
13.某油脂的结构为 ,R1、R2、R3均不相同,关于该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在人体内最终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该甘油酯称为混甘油酯
C.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四种
14.下列物质中,都不能与Ag(NH3)2OH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一组是
①福尔马林 ②蚁酸 ③甲酸乙酯 ④乙酸甲酯
⑤甲酸钠 ⑥醋酸 ⑦葡萄糖 ⑧蔗糖 ⑨麦芽糖
A.①②③④ B.④⑥⑧ C.⑦⑧⑨ D.⑤⑥⑦⑧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结构中含有酯基
B.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
C.1mol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mol乳酸(C3H6O3)
D.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二、非选择题(本共52分。)
17.(6分)如下图所示为人体在某项生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示意图。
(1)图中标有字母的物质中,________代表酶,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
(2)如果上图表示的是某种二糖水解的过程,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
C.高温或重金属盐能使酶丧失活性
D.酶只有在强酸或强碱的作用下才能发挥作用
18.科学家发现某药物M能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它在人体内能释放出一种“信使分子”D,并阐明了D在人体内的作用原理。为此他们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C、H、N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5.86%、2.20%和18.50%。则M的分子式是________。D是双原子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D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油脂A经下列途径可得到M:
图中②的提示:
ⅰ.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烃基可用R、R′、R″表示)。
ⅱ.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0.1mol B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则需消耗________g金属钠。
19.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H2O
B.糖尿病人尿糖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C.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木糖醇[CH2OH(CHOH)3CH2OH]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人食用后血糖不会升高。请预测木糖醇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3)糖尿病人不可饮酒,酒精在肝脏内可被转化成有机物A,A的有关性质实验结果如下:
Ⅰ.通过样品的质谱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Ⅱ.核磁共振氢谱对有机物分子中同性氢原子给出相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乙醇(CH3CH2OH)有三种氢原子(图甲)。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Ⅲ.将A溶于水,滴入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
试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4)糖尿病人宜多吃蔬菜和豆类食品。蔬菜中富含纤维素,豆类食品中富含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A.蛋白质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且都不溶于水
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别合成纤维和羊毛
C.人体内不含纤维素水解酶,人不能消化纤维素,因此蔬菜中的纤维素对人没有用处
D.紫外线、医用酒精能杀菌消毒,是因为它们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
E.用天然彩棉制成贴身衣物可减少染料对人体的副作用
(5)香蕉属于高糖水果,糖尿病人不宜食用。乙烯是香蕉的催熟剂,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A、B、C是大家熟悉的与生命运动密切相关的三种化合物,它们所含元素不超过三种,并有如下图所示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A、B、C、D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在常温下,A、B通过________转化为C。
(3)工业上制备D有两种方法,一是乙烯合成法,二是农副产品发酵法,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油脂水解生成的醇与D是否互为同系物?________(填“是”或“否”),请写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目前,化合物B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癌症(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据报道,每年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呈递增趋势。为了战胜癌症,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癌症发生的机理和研制抗癌药物,以挽救人类的生命。紫杉醇(俗名)是一种新型抗癌药,其分子式为C47H51NO14,它是由如下的酸A和醇B生成的一种酯。
B.R—OH(R中含C、H、O)
(1)写出ROH的分子式:________。
(2)根据A的结构,A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有(填序号)________。
①取代反应 ②消去反应 ③氧化反应 ④加成反应
(3)1mol A与Na反应,最多可生成________mol H2。
(4)A中与N原子直接相连的C、H原子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N处于同一平面。
(5)A在足量稀盐酸作用于水解可以得到一种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单元训练卷
化 学(一)答案
1. 【解析】皮革的化学组成是蛋白质。
【答案】B
2. 【解析】加成H2的反应既是加成反应,又能看作还原反应。
【答案】B
3. 【解析】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不正确;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B项正确;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因盐析而产生沉淀,加水后能重新溶解,C项正确;脂肪与NaOH溶液共热,可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肥皂),D项正确。
【答案】A
4. 【解析】检测时NaAuCl4中Au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为0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答案】A
5. 【解析】纯毛织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A项正确;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但蜡的成分是烃类物质,而不是油脂,B不正确;KIO3不能使淀粉变蓝,C不正确;甲醛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使酶失去活性,降低了洗衣粉的去污能力,D不正确。
【答案】A
6. 【解析】尽管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C6H10O5)n来表示,但二者的聚合度n值不同,故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③不正确;④中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④不正确。
【答案】C
7. 【解析】醋酸溶液具有酸性,能与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使氢氧化铜悬浊液变澄清;葡萄糖含有醛基,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后,生成氧化亚铜砖红色沉淀;蔗糖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化学反应,无现象。
【答案】B
8. 【解析】苏糖含有醛基,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它是单糖,不能再水解;含有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苏糖的分子式与葡萄糖不同,所以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9. 【解析】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A项错误;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B项错误;五碳化合物碳链有三种,正戊烷碳架的一氯代物有三种,异戊烷的一氯代物有四种,新戊烷的一氯代物有一种,C项正确;纤维素和淀粉的聚合度(n)不同,D项错误。
【答案】C
10. 【解析】葡萄糖属于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D
11. 【解析】若淀粉溶液部分发生了水解,剩余淀粉加入碘水时也会变蓝,B不正确;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前应加入NaOH中和H2SO4,C不正确;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丙酮后,蛋白质变性,加水后不能再溶解,D不正确。
【答案】A
12. 【解析】①④不能发生水解反应;⑥⑦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D
13. 【解析】与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两种:。
【答案】D
14. 【解析】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结构中应含有醛基。HCOOH分子中含有醛基,所以甲酸反应生成的甲酸盐、甲酸酯中也有醛基;葡萄糖、麦芽糖的分子中有醛基,但蔗糖分子中无醛基,所以只有④⑥⑧不与Ag(NH3)2OH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B
15. 【解析】乙烷分子中只存在单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A错误;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错误;米酒变酸的过程是乙醇最终氧化生成乙酸,属氧化反应过程,C正确;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答案】C
16. 【解析】A的结构可写为,所以A正确;B中两者与H2的加成产物均为CH3—CH2—CH2—CH3,B错误;葡萄糖不能水解生成乳酸,C错误;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答案】A
17. 【解析】(1)由示意图可以看出A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而在反应过程中起到了促进B转化成C和D的作用,故A代表酶。(2)因该反应得到了二种产物,说明二糖应该是蔗糖。(3)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在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照射、加热及一些有机物的作用下会变性而丧失生理活性。
【答案】(1)A 蛋白质 氨基酸
(2)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3)A、B、C
18. 【解析】(1)分子中C、H、O、N的原子数之比为:N(C)∶N(H)∶N(O)∶N(N)=∶∶∶=3∶5∶9∶3。(2)油脂分子的通式可表示为,水解时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答案】(1)C3H5O9N3 NO
(2)ⅰ.+3H2O
ⅱ.+3H2O
(3)6.9
【解析】(1)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分子可表示为C6(H2O)6,但不能反映结构特点。(2)木糖醇含有羟基,能与Na发生置换反应,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等。 (3)根据谱图,A中含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且个数比为1∶3,因此为CH3COOH。(4)蛋白质可以天然合成,蔬菜中的纤维素可以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5)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和溴发生了加成反应。
【答案】(1)BCD 
(2)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或其他合理的答案均可)
(3)CH3COOH
(4)AC
(5)CH=CH2+Br2―→CH2Br—CH2Br
20. 【解析】据信息“与生命运动密切相关的三种化合物”,可以联想到生活中的基本营养物质,如糖类、蛋白质等,再结合(3)的信息便可推知D为CH3CH2OH,所以C为葡萄糖,B为CO2,继而知A为H2O,单质甲为O2,CO2与H2O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油脂水解生成的丙三醇与CH3CH2OH不是同系物。因绿色植物减少及工厂排放CO2等因素导致温室效应。
【答案】(1)H2O CO2 C6H12O6 C2H5OH
(2)光合作用
(4)否

(5)绿色植物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工厂排放大量CO2、森林失火等
21. 【解析】(1)由酯反应的反应机理可知,ROH的分子式中各原子数目=紫杉醇的分子式中各原子数目-酸A化学式中各原子数目+H2O=C47H51NO4-C16H15NO4+H2O=C31H38O11。(2)由于A的结构中含有羟基,则可发生取代、消去、氧化反应,又A的结构中还含有苯环,则还可发生加成反应,即A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①②③④。(3)1mol A含有1mol羟基和1mol羧基,故与Na反应时最多可产生1mol H2。(4)由于NH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与N原子相连的三个氢原子与N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故A中与N原子直接相连的C、H原子与N不在同一平面内。(5)A的分子结构中含有—NHCO—结构,故A在酸性环境中可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C31H38O11
(2)①②③④ 
(3)1
(4)不能
(5)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单元训练卷
化 学(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32 S 32
Cl 35.5 K 23 Cu 1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减肥的方法层出不穷,有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吸脂减肥,它是利用机械通过皮肤小切口伸入皮下脂肪层,将脂肪碎块吸出以达到减肥目的的方法。那么关于油脂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就是脂肪
B.油脂常温下都是固态
C.油脂是酯的一种
D.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与水解无关
2.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人类食用油脂肪酸标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物质的量之比),下列选项中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顺序排列的是
①C17H35COOH ②C17H33COOH ③C15H31COOH
④C17H31COOH ⑤C17H29COOH
A.②④⑤ B.③②④ C.②③④ D.①⑤③
3.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油和脂肪 B.蔗糖和麦芽糖
C.丙醇和丙三醇 D.蛋白质和甘氨酸
4.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
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用灼烧的方法
C.鉴定苯中无碳碳双键: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鉴别乙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乙烯和苯中
5.下列有机物水解时,断键位置不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全部
6.把①蔗糖、②麦芽糖、③淀粉、④纤维素、⑤油脂、⑥蛋白质,在酸存在的条件下分别进行水解,其水解后的最终产物只有一种的是
A.①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
7.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
B.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而呈现黄色
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
D.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0.1%~0.5%)浸泡植物种子
8.下列物质中①蔗糖 ②淀粉 ③纤维素 ④蛋白质 ⑤油脂等物质,在稀酸存在的条件下分别进行水解,最后只生成一种产物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④
9.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糖类都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10.“对氨基苯甲酸丁酯”是防晒霜中能吸收紫外线的防晒剂。下列关于“对氨基苯甲酸丁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有机物分类看,它可属于“氨基酸类”、“酯类”、“芳香烃类”
B.它能与盐酸反应,但不能与苛性钠溶液反应
C.甲酸丁酯基(—COOC4H9)有3种不同结构
D.它的分子式为C11H15NO2
11.在生物化学领域,核糖体被称作蛋白质合成的加工厂,以色列女科学家阿达·约纳特等人采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描绘出“蛋白质机器”核糖体的三维模型,成功破解蛋白质合成之谜的“最后一块碎片”。这一成果被授予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失去生理活性
B.蛋白质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可产生盐析现象
D.蚕丝、羊毛、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12.苯丙氨酸()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①有带两个取代基的苯环;②有一个硝基直接连接在苯环上的异构体有
A.3种 B.5种 C.6种 D.10种
13.速效感冒冲剂的主要成分之一为“对酰基酚”,其结构简式为:。有关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溶于热水
B.在人体内分解
C.1mol对酰基酚与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Br2 4mol
D.与硝基乙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结构中含有酯基
B.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
C.1mol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mol乳酸(C3H6O3)
D.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15.百服宁口服液为解热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发烧。其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8H10NO2
B.该有机物属于α-氨基酸
C.其属于α-氨基酸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
D.该有机物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16.针对下列三种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mol阿司匹林最多能与3mol NaOH反应
B.青霉氨基酸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C.麻黄碱属于芳香烃,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
D.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共52分。)
17.A、B、C、D、E五种有机物,它们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都是6∶1∶8。在通常状况下,A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5,其水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的6倍,C和B是同分异构体,两物质都是具有甜味的无色晶体,但B常用作制镜工业的还原剂。D和E两物质的蒸气密度都是2.68 g·L-1(标准状况下),它们也互为同分异构体。但D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而E是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具有水果香味。试写出A、B、C、D、E的名称和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7分)食品安全关系着国民生计,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
(1)劣质植物油中的亚油酸()含量很低。下列关于亚油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分子式为C18H34O2
B.一定条件下能与甘油(丙三醇)发生酯化反应
C.能和NaOH溶液反应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假酒中甲醇(CH3OH)含量超标,请写出Na和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淀粉中加入吊白块制得的粉丝有毒。淀粉最终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请设计实验证明淀粉已经全部水解,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星形聚合物SPLA可经下列反应路线得到(部分反应条件未注明)。
(1)淀粉是________糖(填“单”或“多”);A的名称是________。
(2)乙醛由不饱和烃制备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多步)。
(3)D→E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D结构中有3个相同的基团,且1mol D能与2mol Ag(NH3)2OH反应,则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D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的直链同分异构体G的分子中不含甲基,G既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又不能与新制Cu(OH)2反应,且1mol G与足量Na反应生成1mol H2,则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5)B有多种脱水产物,其中两种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和________。
20.葡萄糖是人类的营养素。在人体里,富氧条件下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时则生成一种有机酸A。已知:
将A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其中C和C′是同系物,C′是甲酸(HCOOH)。
回答下列问题:
(1)C和D′属于________(填编号,以下同)。
①同系物 ②同分异构体 ③同类物质 ④同素异形体
(2)D′和E分别属于哪一类化合物:D′________,E________。
①多元醇 ②醛 ③不饱和羧酸 ④多元羧酸 ⑤酯
(3)写出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H________。
(4)写出反应类型:Ⅰ________,Ⅱ________。
(5)写出A→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够防止环境污染,现按以下方式进行处理利用:
已知H是具有香味的液体,试填空:
(1)A的名称为________;H的名称为________;
(2)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含有链状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最多有________种。写出H的不同种类的任意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22.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如下: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2)A在NaOH水溶液中充分加热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酸化后,可得到B、C、D和四种有机物,且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为B>C>D。则B、C、D的结构简式分别是: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3)下列物质中,不能与B发生化学反应的是(填写序号)________。
①浓H2SO4和浓HNO3的混合液 ②CH3CH2OH(酸催化) ③CH3CH2CH2CH3 ④Na ⑤浓溴水
(4)在B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1,3,5-三取代苯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5)写出B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单元训练卷
化 学(二)答案
1. 【解析】考查油脂的属类,结构和性质。
【答案】C
2. 【解析】①和③脂肪酸均属饱和脂肪酸,②脂肪酸分子中烃基中存在一个,属单不饱和脂肪酸,④和⑤脂肪酸烃基不饱和程度大,属多不饱和脂肪酸。
【答案】B
3. 【解析】A项,油和脂肪均为混合物;C项,丙醇是一元醇,丙三醇是三元醇,二者分子式不同;D项,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甘氨酸是小分子。
【答案】B
4. 【解析】蔗糖的水解用稀硫酸作催化剂,直接向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Cu(OH)2与硫酸反应生成CuSO4,无法鉴定。
【答案】A
5. 【解析】发生酯化反应和成肽反应时,成键的位置即是酯和二肽水解时断键的位置,②中断键位置应为;③④中断键位置应为,故选B。
【答案】B
6. 【解析】②③④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蔗糖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多种氨基酸。
【答案】D
7. 【解析】逐一分析各选项所列过程的实质,以有无新物质生成来区别是否为化学变化。A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是盐析过程,析出的蛋白质性质并无变化,即没有新物质生成,A项不是化学变化。B项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显黄色属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化学变化过程。C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析出沉淀是因蛋白质变性,是化学变化。D项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杀灭种子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使这些生物体的蛋白质变性,是化学变化。
【答案】A
8.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蔗糖水解得到葡萄糖和果糖两种物质;蛋白质水解产物有多种;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答案】B
9. 【解析】A项,植物油含有,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C项,葡萄糖、果糖等单糖不水解;D项,蛋白质遇CuSO4溶液发生变性,生成的沉淀不溶于水。
【答案】B
10. 【解析】本题要根据所给有机物的名称判断出其结构:,然后根据结构简式进行解答。由结构式可知,属于苯胺酯类。所以,A不对;结构中含有氨基、酯基,应能与盐酸、NaOH反应,B也不对;而作为丁基有四种排列方式,只要结构中含有丁基,至少应有四种同分异构体,所以C也不对。
【答案】D
11. 【解析】蛋白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变性”从而失去生理活性,A正确;蛋白质溶液是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B不正确;CuSO4溶液使蛋白质变性,C不正确;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不正确。
【答案】A
12. 【解析】由题意知-NO2连在苯环上,则另一取代基为丙基(-C3H7),丙基有正丙基和异丙基2种,它们分别与-NO2形成邻、间、对3种同分异构体,共有6种同分异构体。
【答案】C
13. 【解析】由对酰基酚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和肽键,故它在人体中能发生水解反应;1mol对酰基酚能与2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不正确。
【答案】C
14. 【解析】A的结构可写为,所以A正确;B中两者与H2的加成产物均为CH3—CH2—CH2—CH3,B错误;葡萄糖不能水解生成乳酸,C错误;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答案】A
15. 【解析】本题要根据所给结构式解题。由所给结构式知其分子式为C8H9NO2;结构中官能团为酚羟基和肽键,所以,D项是本题的答案。而当它属于α-氨基酸时,其结构有3种,即,C项错误。
【答案】D
16. 【解析】1mol阿司匹林中羧基消耗1mol NaOH,酯基消耗2mol NaOH,A正确;青霉氨基酸具有两性,B正确;麻黄碱不属于烃,C错误;三种有机物均含有羧基或羟基,都能发生酯化反应,而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正确。
【答案】C
17. 【解析】五种物质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N(C)∶N(H)∶N(O)=∶∶=1∶2∶1。所以,最简式为CH2O。又因A的式量为30,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为甲醛。B、C的式量均为30×6=180,分子式为C6H12O6,又因B可作制镜工业的还原剂,故B为萄萄糖,C为果糖。D和E的摩尔质量为22.4 L·mol?1×2.68 g·L?1≈60 g·mol?1,分子式为C2H4O2,D的水溶液显酸性,E为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故D为乙酸,E为甲酸甲酯。
【答案】甲醛 HCHO
葡萄糖 CH2OH(CHOH)4CHO
果糖 CH2OH(CHOH)3COCH2OH
乙酸 CH3COOH
甲酸甲酯 HCOOCH3
18. 【解析】(1)亚油酸的分子中应该含有32个氢原子,A不正确;亚油酸分子中含有—COOH,可以与NaOH反应,也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含有,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3)用碘水检验淀粉的存在。
【答案】(1)BCD
(2)2CH3OH+2Na―→2CH3ONa+H2↑
(3)取少量淀粉水解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碘水,若溶液不变蓝色证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19. 【解析】由题给反应路线可知:A为葡萄糖,B为乳酸(CH3CHOHCOOH),D为C(CH2OH)3CHO,E为C(CH2OH)4;G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不含—CH3、—COOH、—CHO,但含2个—OH,则结构简式为CH2OHCOCH2OH。
【答案】(1)多 葡萄糖
(2)方法一:①CH2=CH2+H2OCH3CH2OH
②2CH3CH2OH+O22CH3CHO+2H2O
方法二:①CH2=CH2+HBr―→CH3CH2Br
②CH3CH2Br+H2OCH3CH2OH+HBr或CH3CH2Br+NaOHCH3CH2OH+NaBr
③2CH3CH2OH+O22CH3CHO+2H2O
方法三:2CH2=CH2+O22CH3CHO
(3)加成(或还原) C(CH2OH)3CHO
C(CH2OH)3CHO+2Ag(NH3)2OHC(CH2OH)3COONH4+2Ag↓+3NH3+H2O
(4)CH2OHCOCH2OH
(5)CH2=CHCOOH、
等(任选两种)。
20. 【解析】根据反应路线进行分析:由2A→CH3CH(OH)COOCH(CH3)COOH,可知A为CH3CH(OH)COOH;有A→E→F(高分子化合物)可知A→E为消去反应,则E为CH3=CHCOOH→,F为;由A→B为氧化反应可知B为;因为C’为甲酸,C和C′互为同系物,结合题给信息可知C为CH3COOH,D′为。
【答案】(1)③ 
(2)④ ③
21. 【解析】根据题中的框图转化关系,可知A为纤维素,B为葡萄糖,D为CH3CH2OH,E为CH3CHO,G为CH3COOH,H为乙酸乙酯(CH3COOCH2CH3)。与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且结构中含有链状结构的物质可能是酯或羧酸。
【答案】(1)纤维素 乙酸乙酯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22. 【解析】由A的结构简式可推知A的分子式;A水解时断键部位应为和,产生CH3COOH、、
CH3CH2COOH,利用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可确定B、C、D;中
只有—COOH可以与NaHCO3反应。
【答案】(1)C18H17O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