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单元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单元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1-26 09:03:42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单元训练卷
化 学(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32 S 32
Cl 35.5 K 23 Cu 1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烯中C=C的键能是乙烷中C—C的键能的2倍
B.氮气分子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
C.N—O键的极性比C—O键的极性大
D.NH中4个N—H键的键能不相同
2.对H3O+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采取sp3杂化
B.离子是正四面体形
C.离子中不存在配位键
D.离子中存在非极性键
3.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孤电子对最多的是
A.H2O B.BeCl2 C.SiH4 D.NH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B.SiH4的沸点高于CH4,可推测PH3的沸点高于NH3
C.NH为正四面体,可推测出PH也为正四面体结构
D.固体分子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一定存在化学键
5.根据实际和经验推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卤化氢易溶于水,不易溶于四氯化碳
B.碘易溶于汽油,微溶于水
C.氯化钠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食用油
D.丁烷易溶于煤油,难溶于水
6.氰气的化学式为(CN)2,结构式为N≡C—C≡N,性质与卤素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
B.分子中N≡C键的键长大于C—C键的键长
C.分子中含有2个σ键和4个π键
D.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7.下列物质中,难溶于CCl4的是
A.碘单质 B.水 C.苯 D.甲烷
8.三氯化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下列关于三氯化磷分子空间构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PCl3分子中P—Cl三个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都相等
B.PCl3分子中P—Cl三个共价键键能、键角均相等
C.PCl3分子中的P—Cl键属于极性共价键
D.PCl3是非极性分子,中心原子是sp3杂化
9.下列共价键①H—H、②H—F、③H—O、④N—H、⑤P—H中,键的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①⑤④③② D.②③④⑤①
10.通常情况下,NCl3是一种油状液体,其分子空间构型为NH3相似,下列对NCl3和NH3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N—Cl键键长与CCl4分子中C—Cl键键长相等
B.在氨水中,大部分NH3与H2O以氢键(用“…”表示)结合形成NH3·H2O分子,则NH3·H2O的结构式为
C.NCl3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D.NBr3比NCl3易挥发
11.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
C.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氢键所致
12.通常把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人们发现等电子体的空间结构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CH4和N是等电子体,键角均为60°
B.N和C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
C.H3O+和PCl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结构
D.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B3N3H6分子中不存在“肩并肩”式重叠的轨道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手性分子提出了以下四个观点:①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
②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可得到一种或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
③手性异构体分子组成相同
④手性异构体性质相同
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全部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F、HCl、HBr、HI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B.H2O的熔点、沸点大于H2S是由于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C.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
D.氯的各种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为HClO>HClO2>HClO3>HClO4
15.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无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合物中的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C.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
D.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参与配位
16.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
B.ClO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SF6中有6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
D.SiF4和SO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不同
二、非选择题(本共52分。)
17.W、X、Y、Z 4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减小。已知W的原子序数为29;X原子p轨道共有11个电子;Y是第三周期主族元素,其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表;Z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nsnnpn。请回答下列问题:
电离能/kJ·mol?1
I1
I2
I3
I4
I5
Y
584
1823
2751
11584
14837
(1)W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
(2)电负性:X______Y(填“>”、“=”或“<”)。
(3)R是与X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R的氢化物沸点比X的氢化物高,原因是 。
(4)Z2X4中,Z原子采用________杂化,每个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σ键,________个π键。
(5)已知W2+能与氨分子形成配离子[W(NH3)4]2+,该配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填标号)
A.金属键 B.离子键 C.共价键 D.配位键
18.氯化铬酰(CrO3Cl2)在有机合成中可作氧化剂或氯化剂,能与许多有机物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铬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与铬同周期的所有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铬原子相同的元素有______(填元素符号)。
(2)CrO2Cl2常温下为深红色液体,能与CCl4、CS2等互溶,据此可判断CrO2Cl2是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在①苯、②CH3OH、③HCHO、④CS2、⑤CCl4五种有机溶剂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________(填序号),CS2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易溶于水的有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无水CoCl2为深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水合物,水合物受热后又变成无水CoCl2,故常在实验室中用作吸湿剂和空气湿度指示剂。
CoCl2CoCl2·xH2O
深蓝色  粉红色
现有65g无水CoCl2,吸水后变成CoCl2·xH2O 119 g。
(1)水合物中x=   。
(2)若该化合物中Co2+配位数为6,而且经定量测定得知内界和外界占有Cl?的个数比为1∶1,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      。
20.已知H2O2的结构如下图:
H2O2分子不是直线形的,两个H原子犹如在半展开的书的两面纸上,书页角为93°52′,而两个O—H键与O—O键的夹角均为96°52′,试回答:
(1)写出H2O2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________。
(2)写出分子内的键型________。
(3)估计它难溶于CS2,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氧元素的化合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金属镍在电池、合金、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
(1)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键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金属键具有方向性与饱和性
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c.金属导电是因为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自由电子
d.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吸收并放出可见光
(2)Ni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8号元素,第2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3)过渡金属配合物Ni(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__________。CO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
(4)甲醛(H2C=O)在Ni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CH3OH)。甲醇分子内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甲醇分子内的O—C—H键角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醛分子内的O—C—H键角。
22.下表中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其中上边界并未用实线标出。
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表中基态G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_______分区;Fe与CO易形成配合物Fe(CO)5,在Fe(CO)5中铁的化合价为________;
已知:原子数目和电子总数(或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与C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填化学式)。
(3)在CH4、CO、CH3OH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有________。
(4)根据VSEPR理论预测ED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B、C、D、E原子相互化合形成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写2种)。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单元训练卷
化 学(一)答案
1. 【解析】乙烯中两个碳原子间存在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乙烷中两个碳原子间存在一个σ键,乙烯中C=C的键能应当大于乙烷中C—C的键能且小于乙烷中C—C的键能的2倍,A错误;氮气分子中有三个共价键,1个σ键和2个π键,所以B正确; 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差别越大,共价键的极性就越强;电负性O>N>C,N—O键的极性比C—O键的极性小,C错误;在NH中参与成键的8个电子分布在氮原子最外层的4个能量相等的sp3杂化轨道中,4个N—H键的键能、键长、键角都相等,D错误。
【答案】B
2. 【解析】氧原子采取sp3杂化,在H2O中有两对孤对电子,一对与H+结合形成配位键后,还剩余1对孤电子对,是三角锥形。
【答案】A
3. 【解析】由于思维定式,该题易错选A,实际上题目要求的是微粒中所有的孤电子对。A中是氧元素的2对,B中1个Cl就有3对孤电子对,因此,BeCl2中孤电子对有6对。
【答案】B
4. 【解析】A项,N、O是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它们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B项,NH3间存在氢键,熔沸点会出现反常的高。
【答案】C
5. 【解析】根据相似相溶规律可以得出结论。C项NaCl为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
【答案】C
6. 【解析】成键原子半径越大,键长越长,N原子半径小于C原子,故N≡C键比C—C键的键长短;(CN)2分子中应含有3个σ键和4个π键;由于与卤素性质相似,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由(CN)2结构式知,可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A
7. 【解析】CCl4为非极性分子构成的溶剂,根据相似相溶规律,极性分子难溶于CCl4,而碘单质、苯、甲烷都为非极性分子。
【答案】B
8. 【解析】PCl3分子是由P—Cl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其结构类似于NH3,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
【答案】D
9. 【解析】共价键的极性与非金属性的差异有关,非金属性差异越大,键的极性越大,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除H外其他元素的非金属性:F>O>N
>P,H—H无极性,故键的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H【答案】C
10. 【解析】根据题意,NCl3的空间结构与NH3相似,也应为三角锥形,故为极性分子,故C项错误;根据NH3·H2ONH+OH-,故B正确;NBr3的结构与NCl3相似,因NBr3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NCl3的相对分子质量,故沸点NBr3大于NCl3,所以NBr3不如NCl3易挥发,故D项错误;因N原子的半径小于C原子的半径,所以C—Cl键长大于N—Cl键,故A项错误。
【答案】B
11. 【解析】氢键是分子之间的作用,不属于化学键,水分子内部只存在化学键。氢键一般影响物质的熔、沸点。
【答案】C
12. 【解析】CH4和N都是正四面体结构,键角均为109°28',A项不正确;N和C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B项正确;H3O+和PCl3价电子总数不相等,不是等电子体,C项不正确;B3N3H6结构与苯相似,也存在“肩并肩”式重叠的轨道,D项不正确。
【答案】B
13. 【解析】手性异构体结构不同,性质不同,故④错误,其他①②③三项均正确。
【答案】A
14. 【解析】HF中含有氢键,其沸点反常,A错;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不只存在范德华力,还存在氢键,C错;D的顺序反了。
【答案】B
15. 【解析】PtCl4·2NH3水溶液不导电,说明配合物溶于水不会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加入AgNO3溶液不产生沉淀,并且用强碱处理无NH3放出,说明Cl-和NH3都参与配位,配位数是6;配位数是6的配合物不可能是平面结构,可能是正八面体或变形的八面体。
【答案】C
16. 【解析】CS2的分子结构为S=C=S,该分子为平面直线分子,A错误;ClO中Cl原子为sp3杂化,ClO的离子结构为,为三角锥形结构,B错误;SF6中S与F形成6个相同的电子对;SiF4、SO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D不正确。
【答案】C
17. 【解析】(1)W为Cu元素,注意其3d亚层为全充满。(2)容易判断X为Cl元素,Y的第三电离能与第四电离能有一个突跃,因而Y为Al元素。(3)R为F元素,其氢化物中存在氢键。(4)2为C元素,C2Cl4为平面结构,C原子采用sp2杂化;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所以含有1个π键,其余为σ键。(5)W2+为Cu2+,其配离子中含有共价键、配位键。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1
(2)>
(3)HF分子间形成氢键,而HCl分子间只有范德华力
(4)sp2 5 1
(5)CD
18. 【解析】(1)铬为24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ⅥB族,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第四周期最外层为1个电子的元素还有K:[Ar]4s1,Cu:[Ar]3d104s1。(2)CCl4、CS2为非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规律可推测CrO2Cl2应是非极性分子。(3)在所给五种物质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sp2、sp3、sp2、sp、sp3,因此采取sp2杂化的有苯和甲醛两种物质。因CS2中碳原子采用sp杂化,因此其分子构型为直线形。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54s1 K、Cu
(2)非极性
(3)①③ 直线形 ②③ CH3OH、HCHO均为极性分子而溶剂水也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规律可知CH3OH、HCHO易溶于水
19. 【解析】(1)65 g CoCl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x值为x=6。(2)根据该化合物中Co2+配位数为6及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19×2=238可知,配体有1个Cl?和5个H2O;外界有1个Cl?,1个H2O,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o(H2O)5Cl]Cl·H2O。
【答案】(1)6
(2)[Co(H2O)5Cl]Cl·H2O
20. 【解析】由H2O2的空间构型图可知,H2O2是极性分子,分子内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根据相似相溶规律,H2O2难溶于CS2中。
【答案】(1)
(2)分子内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3)因H2O2为极性分子,而CS2为非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规律,H2O2难溶于CS2中
(4)氧为-1价;因O—O为键非极性键,而O—H键为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偏向氧,故氧为-1价
21. 【解析】(1)a项,金属键是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作用,自由电子属于整个晶体,不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c项,金属导电是因为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d项,金属具有光泽的原因是金属对光的反射。(2)Ni的价电子排布为3d84s2,未成对电子数为2,第2周期未成对电子数为2的元素有碳和氧,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则电负性C【答案】(1)b 
(2)C(碳)
(3)4 1∶2 
(4)sp3 小于
22. 【解析】配合物Fe(CO)5中铁原子是中心原子,一氧化碳是配体,铁的化合价是0。双原子分子中具有10个价电子的是N2,离子是CN?。CO的结构式与N2相似。形成4个单键的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由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它们分别是H、C、N、O、Cl。ClO中1个氯原子结合4个氧原子,是正四面体形。B、C、D、E原子相互化合形成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有CO2、NCl3、CCl4、CO等。
【答案】(1)4s24p1
(2)d 0 N2 CN?
(3)CH4、CH3OH
(4)正四面体形 CO2、NCl3、CCl4、CO(任写2个)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单元训练卷
化 学(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32 S 32
Cl 35.5 K 23 Cu 1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哪种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最低
A.HI B.HBr C.HCl D.HF
2.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是sp杂化的是
A.BeCl2  B.H2O C.CH4  D.BF3
3.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①NH3的熔沸点比第ⅤA族相邻元素的氢化物高
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④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
⑤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
⑥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4.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
B.Cl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SF6中有4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
D.SiF4和S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Cl3分子是三角锥形,这是因为磷原子是sp2杂化的结果
B.sp3杂化轨道是由任意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混合形成的4个sp3杂化轨道
C.凡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VSEPR模型都是四面体形
D.AB3型的分子空间构型必为平面三角形
6.用带静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下列液体的细流,细流发生偏转的是
A.苯 B.二硫化碳 C.氯水 D.四氯化碳
7.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
A.Ag+、NH3 B.BF3、NH3 C.Co3+、CO D.Ag+、H+
8.铵根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分类)为
A.离子键和共价键 B.离子键和配位键
C.配位键和共价键 D.离子键
9.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A.干冰气化
B.氯化氢溶于水
C.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加热使氯化钠熔化
10.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氢键的作用,熔点H2O>I2
B.氢键只能存在于分子间,不能存在于分子内
C.氢键对生命物质的高级结构和生物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D.相同量的水在气态、液态和固态时均有氢键,且氢键的数目依次增多
11.从碘水中提取碘,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A.苯、酒精 B.二硫化碳、四氯化碳
C.四氯化碳、汽油 D.汽油、甘油
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Z>Y>W
B.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W>X>Y>Z
C.Y、Z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
D.WY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2∶1
13.实验测得BeCl2为共价化合物,两个Be—Cl键间的夹角为180°。由此可见,BeCl2属于
A.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B.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C.由非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D.由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14.现已知O3分子为V形结构,比较O3与O2在水中的溶解度
A.O3在水中的溶解度和O2一样
B.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小
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要大
D.无法比较
15.已知NH3分子可与Cu2+形成配合物离子[Cu(NH3)4]2+,则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少量硫酸可选用的试剂是
A.NaOH B.NH3 C.BaCl2 D.Cu(OH)2
16.当向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观察到溶液呈深蓝色时,再通入SO2气体,生成了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中,又生成了红色粉末状固体和SO2气体,同时溶液呈蓝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推测,下述描述正确的有
A.Cu2+和Ag+相似,能与NH3结合生成铜氨配离子
B.白色沉淀为+2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溶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
C.白色沉淀为+1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只发生氧化反应
D.反应过程中消耗的SO2与生成的SO2的物质的量相等
二、非选择题(本共52分。)
17.有以下物质:①HF,②Cl2,③H2O,④N2,⑤C2H4,⑥C2H6,⑦H2,⑧H2O2,⑨HCN(H—C≡N);只含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只有σ键的是________;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________;含有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重叠形成的σ键的是________;含有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与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的σ键的是________;含有由一个原子的p轨道与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的σ键的是________。
18.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X基态原子核外3个能级上有电子,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
Y
常温常压下,Y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积
Z
Z和Y同周期,Z的电负性大于Y
W
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
(1)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Y的氢化物空间构型是     。
(2)XY2是一种常用的溶剂,XY2的分子中存在   个σ键。在H—Y、H—Z两种共价键中,键的极性较强的是         ,键长较长的是      
    。
(3)XZ4分子中X以     方式杂化。
(4)写出W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
19.(1)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l________Si(填“>”或“<”)。
(2)基态Mn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硅烷(SinH2n+2)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呈现这种变化关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硼砂是含结晶水的四硼酸钠,其阴离子Xm? (含B、O、H三种元素)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①在Xm?中,硼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有________;配位键存在于________原子之间(填原子的数字标号);m=________(填数字)。
②硼砂晶体由Na+、Xm?和H2O构成,它们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范德华力 E.氢键
20.已知A、B、C、D四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3、6、2,且都含有18个电子,B、C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2。D物质能刻蚀玻璃。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写出A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_。
(2)B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分子空间构型是________,该分子属于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C的化学式是________,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
(4)D物质的沸点比HCl的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l、Si、Zn四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如下:
电离能
I1
I2
I3
I4
……
In/(kJ·mol-1)
578
1 817
2 745
11 578
……
则该元素是   (填写元素符号)。
(2)基态锗(G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Ge的最高价氯化物分子式是   。该元素可能的性质或应用有   。
A.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
B.其电负性大于硫
C.其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
D.其最高价氯化物的沸点低于其溴化物的沸点
(3)关于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B.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C.分子中有7个σ键和1个π键
D.该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2-丁烯
(4)NaF的熔点  B的熔点(填“>”“=”或“<”),其原因是
  。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单元训练卷
化 学(二)答案
1. 【解析】四种分子类型相同,键长越短,分子间共价键越稳定,能量就越低。
【答案】D
2. 【解析】BeCl2中Be原子发生sp杂化,分子为直线形;BF3中B原子发生sp2杂化,分子为平面三角形;H2O中的O和CH4中的C都发生sp3杂化。
【答案】A
3. 【解析】氢键存在于已经与F、O、N等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外分子中的F、O、N等电负性很大的原子之间,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分子的稳定性由共价键的键能决定,与氢键无关。
【答案】B
4. 【解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CS2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与CO2的结构相似);SF6分子中S原子的价电子全部成键与F形成6对共用电子对。根据杂化轨道理论:VSEPR模型、中心原子杂化和分子几何形状的关系判断,Cl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SiF4和S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答案】D
5. 【解析】PCl3分子的价层电子对数=4,因此PCl3分子中磷原子以sp3杂化,sp3杂化轨道是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s轨道和3个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能量相等、成分相同的4个轨道。sp3杂化所得到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如甲烷分子。PCl3分子中一对孤电子对占据了一个杂化轨道,因此,PCl3分子是三角锥形(如图所示)。
【答案】C
6. 【解析】由题意可知,细流发生偏转,说明分子中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形成了静电的吸引。
【答案】C
7. 【解析】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一方有孤对电子,另一方有空轨道,而D选项中,Ag+和H+都只有空轨道没有孤对电子。
【答案】D
8. 【解析】铵根离子中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采用sp3杂化形成4个杂化轨道,其中一个杂化轨道被孤电子对占据,与H+的空轨道形成配位键;其他三个轨道与H形成共价键。
【答案】C
9. 【解析】干冰气化克服的是范德华力,氯化氢溶于水破坏的是共价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破坏的是共价键,加热使氯化钠熔化破坏的是离子键。
【答案】A
10. 【解析】A项常温下,H2O是液体,I2是固体,故熔点H2O【答案】C
11. 【解析】从碘水中提取碘要求该有机试剂(萃取剂)必须易溶解碘,且与水难溶,只有这样才能使碘转到有机溶剂中与水分离。碘属于非极性分子,易溶于苯、汽油、CCl4、乙醇等有机溶剂,但甘油、酒精能与水互溶,所以不能用作萃取剂,如果是裂化汽油,因含有不饱键,也不能作碘的萃取剂,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12. 【解析】由题意可推知W、X、Z分别为C、Al、Cl,Y可能为Si、P、S三种元素中的一种。若Y为Si,则电负性C>Si,A错误;若Y为Si,则原子半径Si>C,B错误;若Y为Si,则Y、Z形成的分子为SiCl4,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C正确;WY2分子应是CS2,其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1∶1,D错误。
【答案】C
13. 【解析】Be—Cl键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两种原子吸引电子能力不同,为极性键。由于两个Be—Cl键间的夹角为180°,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型,分子内正负电荷重心重叠,共价键的极性抵消,分子没有极性。由此可见,BeCl2属于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答案】B
14. 【解析】由已知臭氧分子的构型为V形,可判断臭氧的空间构型不对称,臭氧分子为极性分子,氧气是具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规律,可推知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要比氧气的大。
【答案】C
15. 【解析】欲除去CuSO4溶液中H2SO4,可加碱中和,但除杂要求:不引入新杂质,杂质必须除干净即要求所加试剂必须过量,而题目信息告诉Cu2+与NH3·H2O可形成配离子[Cu(NH3)4]2+,即若用NH3·H2O,除中和H2SO4外还与主要物质中Cu2+发生配合而减少了Cu2+量且引入了新杂质,故可用Cu(OH)2或CuO或CuCO3或Cu2(OH)2CO3等。
【答案】D
16. 【解析】氨水呈碱性,与CuSO4反应可以产生沉淀Cu(OH)2,由于Cu(OH)2不具有两性,不可能溶于过量的碱,因此最终像Ag+一样与NH3形成配合物而溶解,A正确。由于白色化合物溶于稀硫酸有红色粉末(推测为Cu)、Cu2+(蓝色溶液)和SO2产生,故白色化合物中的铜不可能为Cu2+,它只能为Cu+,酸化时发生反应:Cu2SO3+2H+===Cu+Cu2++SO2↑+H2O,通入SO2时,SO2不仅被Cu2+氧化为SO,而且SO2还与Cu2+的还原产物Cu+结合为Cu2SO3沉淀,故反应过程中消耗的SO2比生成的SO2的物质的量多,故B、C、D均不正确。
【答案】A
17. 【解析】不同种元素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同种元素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以极性键形成的分子,空间结构完全对称的为非极性分子,空间结构不完全对称的为极性分子,以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σ键有s-p σ键,s-s σ键,p-p σ键(“头碰头”),全为轴对称,π键有p-p π键(“肩并肩”),单键全为σ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三键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③⑤⑥⑧⑨中的中心原子都是通过杂化轨道与氢原子形成σ键。
【答案】①③⑨ ②④⑦ ⑤⑥⑧ ①②③⑥⑦⑧ ④⑤⑨ ⑦ ① ②④
18. 【解析】由表中可知,X为C,Y为S,Z为Cl,W为Cu。(1)Cl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ⅦA族,H2S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2)CS2的结构式为S=C=S,从其结构式中不难看出,CS2分子中有2个σ键和2个π键。根据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非金属性越强,键的极性越强,键长越短,可推知H—S、H—Cl中极性键极性较强的为H—Cl键,键长较长的为H—S键。(3)CCl4分子中C原子的四个价电子全部成键,杂化方式为sp3杂化。
【答案】(1)三 ⅦA V形
(2)2 H—Cl H—S
(3)sp3
(4)1s22s22p63s23p63d104s1
19. 【解析】(1)电离能是衡量原子或离子失电子能力的标度,越容易失电子,第一电离能越小。(2)分子晶体的沸点是由范德华力、氢键和分子极性等因素决定的。 (3)根据球棍模型和元素的成键数目写出Xm?的结构,再根据化合价求出m的数值。(4)根据孤对电子和空轨道的存在判断配位键。依题意得:(1)Al是活泼金属,容易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小,硅是非金属,不容易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大。
(2)Mn是25号元素,其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2,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即得Mn2+:[Ar]3d5。(3)硅烷为分子晶体,其组成和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4)①H可以形成1个共价键,O可以形成2个共价键,B可以形成3个共价键,所以最小的球为氢原子,共4个,颜色浅的大球为氧原子,共9个,颜色深的大球为硼原子,共4个,其化学式为(H4B4O9)m?,H为+1价,B为+3价,O为-2价,所以41+43-29=-m,得m=2。硼原子正常形成3个共价键,采用sp2杂化,4号硼原子形成了4个共价键,四面体构型,采用sp3杂化,其中1个共价键为配位键,5号氧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还有1个离子键(OH?),所以其中1个共价键为配位键,即4号和5号原子之间的共价键为配位键。②Na+和Xm?之间以离子键结合,结晶水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
【答案】(1)< 
(2)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
(3)硅烷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或其他合理答案)
(4)①sp2和sp3 4,5或(5,4) 2  ②A、D、E
20. 【解析】(2)B含有3原子18电子分子,可以判断B为H2S,根据H2S的成键特点,可以判断中心原子S采用sp3杂化,分子为V形(或角形)结构;分子正负电荷不对称,属于极性分子。(3)C为6原子18电子分子,两种原子个数比为1∶2,可由10电子分子通过去氢推出,C为N2H4。分子中含有4个N—H极性键和一个N—N非极性键。
【答案】(1)Ar 3s23p6 
(2)sp3 V型 极性
(3)N2H4 极性键、非极性键 
(4)HF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21. 【解析】(1)由图中数据,I4?I3,说明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则该元素是Al。(2)Ge位于第四周期第ⅣA族,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
4s24p2。由C的最高价氯化物为CCl4,则Ge的最高价氯化物为GeCl4。Ge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的附近,其金属性较弱,电负性应小于硫,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GeCl4与GeBr4均属于分子晶体,由其相对分子质量可知GeCl4的沸点低于GeBr4,故正确的为CD。(3)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该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两个碳氧双键,所以含有3个π键。(4)由题意知两种物质均为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电荷数均为1,但后者的离子半径较大,离子键较弱,因此后者熔点较低。
【答案】(1)Al
(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GeCl4 CD
(3)BD
(4)> 两者均为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电荷数均为1,但后者的离子半径较大,离子键较弱,因此其熔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