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单元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单元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1-26 09:06:29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
化 学(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i 28
P 31 S 32 Cl 35.5 Cr 52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有三种金属元素A,B,C,在相同条件下,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A可以从C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则这三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B,C B.B,A,C C.C,B,A D.B,C,A
3.下列变化过程中,原物质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形成的是
A.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
B.氯化氢溶于水
C.溴化氢气体与氨气相遇反应
D.锌和稀硫酸反应
4.如图中的大黑点代表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最外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共价键。下列各图表示的结构与化学式一定不相符的是
5.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H、D、T表示同一种核素
B.F?离子结构示意图
C.用电子式表示HCl形成过程
D.次氯酸电子式
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六氟化氙(XeF6) B.次氯酸(HClO)
C.二氧化碳(CO2) D.三氟化硼(BF3)
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中的一部分,有关元素X、Y、Z、M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Y、Z可形成ZY6分子
B.X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结构
C.原子半径:Z>M>Y
D.Z2?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8.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
B.碘易升华是因为分子间的共价键较弱
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化学键
D.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9.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X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的种类由核外电子数决定
B.原子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共同决定
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两个原子一定是同种原子
D.某元素的原子核内有m个质子,n个中子,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11.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铍的金属性比钠强
B.氯化锂的氧化性比氯化铍强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易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12.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价;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②第ⅠA族和第Ⅶ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
③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
④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⑤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A.①②⑤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③⑤
14.下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量数。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B>C>A
B.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
C.B元素的氧化物、氢化物的水溶液都呈酸性
D.C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15.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阴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X>Y>Z>W
B.X、Y、Z、W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都可以形成氢键
C.Y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可以相互转化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W>Z
16.X、Y、Z、W、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主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在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中,科学家们日益认识到生命细胞的组成和元素周期律有着密切的关系。约占人体总质量的99.97%的11种宏量元素,全部位于周期表前20号元素之内,其余0.03%是由十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组成的。在微量元素中,只有F和Si位于短周期,其余均属现用周期表的第一长周期。在11种宏量元素中,除H、N、P外,从其余的元素中选填(写出元素符号):
(1)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两倍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跟它处在同一周期的还有一种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
(3)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它的相邻元素是______、______。
(4)剩余的两种元素,它们的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且带电量也相同,但符号相反,这两种元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18.A、B、C、D 4种元素,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
(1)B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A、B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3)C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4)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9.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U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U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2)U、U、互为同位素,下列对同位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元素符号相同 B.物理性质相同
C.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D.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
(3)下列有关U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U原子核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51
B.U与U的质子数、电子数都相等
C.U与U是两种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D.U与U是同种原子
Ⅱ.锂的材料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如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LiCoO2作便携式电源的正极材料,碳酸锂(Li2CO3)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根据下列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Li和Li作核反应堆最佳载热体,LiH和LiD作高温堆减速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Li和Li互为同位素
B.Li和Li属于同种核素
C.LiH和LiD的化学性质不同
D.LiH和LiD是同种物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碱性:Be(OH)2B.半径:K>Na>Li>Li+
C.氧化性:Li+D.金属性:Cs>Rb>K>Na>Li>Be
(3)锂是碱金属族首元素,其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碱金属性质,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性质是________。
A.碱金属与水反应 B.碱金属在氧气中燃烧
C.碱金属与氢气反应 D.碱金属与氯气反应
(4)在元素周期表中,锂和镁的性质非常相似,如氢氧化物难溶于水,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物等。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锂与镁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
20.有A、B、C、D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B、C、D形成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D单质都能跟水剧烈反应,1mol C单质跟水反应产生11.2L(标准状况下)B气体单质,1mol D单质跟水反应产生11.2L(标准状况下)A气体单质,此时D转化成具有氖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试填空:
(1)这四种元素的名称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C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D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这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来表示)。
(4)写出C、D单质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以上两个反应中,判断B和C单质的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A和D单质的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1.A、B、C、D、E、F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18的同周期元素。已知A、C、F三原子的最外电子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4个,E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个。试回答:
(1)写出元素符号:A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B与F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的固态氧化物为________,含n mol D的氧化物中含D-O共价键为________NA。
2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3)③、④、⑥元素可形成含10个电子的微粒,其中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用电子式表示下列4种微粒: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并写出A、B、E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④⑤⑧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盐是家用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将该盐溶液滴入KI淀粉溶液中溶液变为蓝色,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
化 学(一)答 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①中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最高化合价为+5,故①错误;③中的元素为碳元素,碳元素的原子存在多种同位素,例如C的中子数与核电荷数不相等,故③错误。即选C。
2.【答案】B
【解析】金属性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成正比,所以B>A,A可以从C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说明A的活泼性大于C。
3.【答案】C
【解析】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发生的反应是H++OH?===H2O,没有破坏共价键,也没有离子键形成;氯化氢溶于水,虽有共价键被破坏,但无离子键形成;锌和稀硫酸反应是Zn+2H+===Zn2++H2↑,只有共价键(H—H键)形成;溴化氢气体与氨气反应:HBr+NH3===NH4Br,HBr中共价键被破坏,同时生成离子化合物NH4Br,有离子键形成。
4.【答案】C
【解析】A的结构示意图中,最上方的小球表示有2个未成键电子,且形成3个共价键,它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即为N,另外3个原子为H,则A的化学式为NH3,故A项正确。同理,可分析出B、D正确。C图中Cl原子还应有6个(3对)未成键电子。
5.【答案】B
【解析】H、D、T互为同位素,它们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A项不正确;HCl为共价化合物,书写电子式时不用加中括号,B项不正确;次氯酸的电子式应为,D项不正确。
6.【答案】C
【解析】Xe最外层有8个电子,又和6个F形成6个共用电子对,在XeF6中Xe最外层有14个电子,A项不正确;HClO中的H只能形成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B项不正确;BF3的电子式为,B原子最外层为6个电子,D项不正确。
7.【答案】B
【解析】由于四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由第一周期中两种元素的位置特点可知X为He元素,则Y为F元素,M为Cl元素,Z为S元素。S的最高正价为+6,所以可与F形成SF6分子,A项正确。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所以C项正确。D项中S得两个电子后形成简单阴离子S2?,所以D项正确。而B项中He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
8.【答案】D
【解析】依据概念分析选项。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项错误;碘分子间是范德华力,不存在共价键,B项错误;稀有气体分子内不含化学键,C项错误;化学键是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既有静电吸引,又有静电排斥,D项正确。
9.【答案】D
【解析】由R、W、X、Y、Z五种元素所在的位置看,它们分别是Ar、P、N、S、Br,它们形成的单质中常温下,P、S为固体,Br2为液体、N2、Ar为气体,故A错;Br?的核外电子层比S2?和Ar多一层,B错;N、P氢化物中NH3分子间可形成氢键,沸点高,C错。应选D。
10.【答案】B
【解析】A中,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C中,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两个原子一定属于同一元素,但其中子数可能不同,故有可能互为同位素;D中,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该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约等于(m+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要根据各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其丰度求算,D错。
11.【答案】C
【解析】铍位于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ⅡA族。根据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知,题中涉及的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关系为:Na>Li>Be,Na>Mg>Be,Ca>Mg
>Be。还需明确的是,Mg与冷水的反应速度很慢。故选C。
12.【答案】C
【解析】此题难度中等,考查内容是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应用。①15号元素为磷,最高价是+5价;③第二周期ⅣA族的元素是碳,碳的同位素有12C、13C、14C等,中子数不一定为6。
13.【答案】B
【解析】铵盐中无金属元素,但属于离子化合物,③错;第ⅠA族中H元素和第ⅦA族原子化合时形成共价键,②错;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④⑤⑥正确。
14.【答案】A
【解析】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看,A、C位于第二周期,B位于第三周期。设B的原子序数为x,则A的原子序数为x-9,C的原子序数为x-7,依题意有2x-16=x,x=16,则A为N,B为S,C为F,从而可知B、C、D选项正确。从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其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B>A>C。
15.【答案】D
【解析】首先判断出W为Cl,再由位置关系判断出Z为S,Y为O,X为N。阴离子半径大小为Z>W>X>Y,A错;NH3分子间,H2O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H2S、HCl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B错;O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O3,O3转化为O2的反应,在常温下缓慢、高温下迅速,C错;酸性HClO4>H2SO4,D正确。
16.【答案】C
【解析】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即为H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为O元素,R、Y处于同一主族,则R为S元素;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结合Z、W、R处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Z、W、R依次增大,推出Z为Na元素,W为Al元素。A项,离子半径依次减小,不正确;B项,X可与Y形成H2O2,不正确;C项,正确;D项,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两性物质,不正确。
17.【答案】(1)C 
(2)Cl;S 
(3)K;Na;Ca 
(4)O;Mg
【解析】利用宏量元素考查原子结构和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前20号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两种:C和Si,而Si题中已给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为Cl~HClO4;原子半径最大的为K,与之相邻的有Na、Ca;最后两种元素中必有氧,则另一种必为Mg。
18.【答案】(1)氮 二 ⅤA 
(2)
(3)S SO3 
(4)KOH
【解析】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A是H;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说明B为第一周期或者第二周期元素,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则B为N;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次外层为8,由此推出C为S;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则D为K。
19.【答案】Ⅰ.(1)质子数为92、质量数为235的一个铀原子
(2)B 
(3)D
Ⅱ.(1)AD 
(2)C 
(3)B
(4)镁原子比锂原子多一个电子层,镁原子半径大于锂原子半径,从原子半径角度看,镁失电子能力比锂强;锂原子最外层比镁少一个电子,从最外层电子数看,锂失电子能力比镁的强,综合起来,二者性质相似
【解析】Ⅰ.(2)同位素中“位”指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因为同位素的电子数相同,所以,它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决定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又由于同位素的质量数不同,单质的密度等物理性质不同。(3)依题意,U的中子数为235-92=143,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143-92=51,A项正确;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为92,B项正确;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互为同位素,C项正确;U与U是同位素,D项错误。Ⅱ.(1)Li和Li的质子数都为3,中子数分别为3、4,二者互为同位素,A选项正确;它们属于锂元素的两种核素或原子,B选项错误;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LiH和LiD属于同一种物质,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2)氧化性:Li+>Na+>K+>Rb+>Cs+。(3)锂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氧化锂,而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4)从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角度分析失电子能力。
20.【答案】(1)氢 氧 氟 钠 
(2) 
(3)H(4)2F2+2H2O===4HF+O2 2Na+2H2O===2NaOH+H2↑
(5)F2 O2 Na H2
【解析】题目中指出B、C、D形成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其中D与水剧烈反应,且反应后D转化为具有氖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离子,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推断出B、C、D的离子的核外都有10个电子;又已知1mol C、1mol D的单质分别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即0.5mol,反应中单质与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mol∶0.5mol=2∶1,题目又告诉我们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C为氟,它与H2O反应生成氧气,B为氧,而D则是钠,它与H2O反应生成氢气,A为氢。因此,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应为HO2;A、D单质还原性顺序则为Na>H2。
21.【答案】(1)Na;Si;P
(2)·Mg·+2·―→[]-Mg2+[]-
(3)3Al(OH)3+OH-=AlO+2H2O
(4)SiO2;4n
【解析】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4,在前18号元素中只有Si;E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个,在前18号元素中只有P。因为同周期的A、C、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确定A为Na、C为Al、F为Cl。六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B为Mg。
22.【答案】(1)Na>Al>O
(2)HNO3>H2CO3>H2SiO3
(3);Al3++3NH3+3H2O===Al(OH)3↓+3NH
(4)2I?+ClO-+H2O===I2+Cl?+2OH?
【解析】由周期表结构知:①H;②C;③N;④O;⑤Na;⑥Al;⑦Si;⑧Cl。(1)同周期元素由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r(Na)>r(Al)>r(O)。(2)根据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知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NO3>H2CO3>H2SiO3。(3)常见的10电子分子有H2O、NH3、CH4、HF等,常见的10电子阳离子有Na+、Mg2+、Al3+、NH、H3O+,常见的10电子阴离子有F?、OH?等,根据“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可推出A为H2O、B为NH3、C为NH、D为OH?,再根据A、B、E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可推出E为Al3+,从而得出答案。(4)Na、O、Cl三元素形成的NaClO具有强氧化性,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可将I-氧化为I2,即2I?+ClO-+H2O===I2+Cl?+2OH?。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
化 学(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i 28 P 31 S 32 Cl 35.5 Cr 52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报道,科学家新合成了一种抗癌、治癌的药物,其化学式可表示为10B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B20为硼元素的一种原子
B.10B20为硼元素的一种单质
C.10B20的中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
D.10B20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
2.除第一周期外,关于同周期主族元素的下列变化规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C.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数从+1递增到+7,负价由-4递变到-1
D.从左到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H4比CH4稳定
B.O2?半径比F?的小
C.Na和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
D.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
4.下列粒子中,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Cl? B.F? C.NH3 D.NH
5.X、Y、Z是短周期的三种相邻元素,X与Y同主族,Y与Z同周期,已知三种元素族序数之和为16,原子序数之和为38,则X、Y、Z的元素符号为
A.Na、K、Ca B.N、P、S C.F、Cl、S D.O、S、Cl
6.如下性质的递变中,不正确的是
A.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B.HClO4、H2SO4、H3PO4、H4SiO4的酸性依次减弱(相同条件下)
C.CsOH、KOH、LiOH的碱性依次减弱
D.Na+、Mg2+、Al3+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7.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8.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 稳定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
B.Z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的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
C.CaY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Y2只作氧化剂
D.CaX2、CaY2和CaZ2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是最活泼金属,F是最活泼非金属
B.Mg(OH)2碱性比Ca(OH)2强
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纵行
D.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第ⅡA族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②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
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
④两个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⑤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
⑦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1.如图各为元素的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X为35的是
12.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
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13.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14.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X的非金属性比Y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C.X的单质比Y的单质更容易与氢气反应
D.X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一定比Y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
15.在aXm+和bYn?两种简单离子(X、Y都是短周期元素)中,已知Yn?比Xm+多两个电子层,下列关系或说法正确的是
A.X只能是第二周期的元素
B.a一定比b小
C.b-a+m+n一定等于16
D.Y只能是第三周期的元素
16.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X、Y、Z是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可以形成XY2、Z2Y、XY3、Z2Y2、Z2X等化合物。已知Y的离子和Z的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离子比Y离子多1个电子层。
(1)X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Z2Y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LiOH________。
(3)Z2X属于________(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4)Z2Y2中含有________键和________键,Z2Y2溶于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1)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W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X的单质和Y的单质相比,熔点较高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Z的气态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Y与Z形成的化合物和足量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19.某同学想通过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来验证硫与碳的非金属性的强弱,他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应盛放下列试剂中的______。
A.稀硫酸 B.亚硫酸 C.氢硫酸 D.盐酸
(2)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应盛放下列试剂中的______。
A.碳酸钙 B.硫酸钠 C.氯化钠 D.碳酸钠
(3)仪器c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如果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b中反应产生了________,即可说明______比________酸性强,________比________非金属性强,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过氧化氢(H2O2)又叫双氧水,其水溶液可用于制备工业上的漂白剂、特殊环境里燃料燃烧的助燃剂、医疗上的消毒剂、实验室里的制氧剂等。过氧化钠(Na2O2)可用于制备工业上的漂白剂、实验室里的制氧剂、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的制氧剂等。过氧原子团“O2”由2个氧原子共用1对电子形成。
(1)分别写出H2O2、Na2O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H2O、H2O2中化学键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a2O、Na2O2中化学键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H2O2的化合物类型是________(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3)分别写出H2O2、Na2O2作供氧剂的化学方程式:
H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2O2与Na2O2相比,化学键更稳定的是________(写物质的名称),主要判断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现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质子数依次增多。
①A的核电荷数大于2,可形成氢化物H2A,该氢化物在常温下是液体;
②A和B两元素可形成B2A3化合物,该化合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③C+比B3+多8个电子;
④C与D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CD;
⑤CD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后加淀粉溶液显蓝色;
⑥在周期表中E处于C的下两个周期,E单质可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时E的单质与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试回答:
(1)B是________(写元素符号,下同)、E是________。
(2)B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D的单质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H2A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CD的溶液中通入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B、C、E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氧化性的强弱:(B、C、E离子用实际离子符号表示)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M层上有6个电子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Z
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W
其单质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都产生H2
(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_______。
(2)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YH,写出某溶液中含该微粒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探寻物质性质的差异性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
化 学(一)答 案
1.【答案】B
【解析】10B表示质量数为10的一种B原子,其中子数和质子数即核外电子数都相等,是B元素的一种同位素;10B20既表示一种由B元素组成的单质,又表示该单质的一个分子由20个10B原子构成。因此A、C、D三项均错误,B项正确。
2.【答案】B
【解析】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最高正价数从+1递增到+7,负价由-4递变到-1。由此可得B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同一主族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逐渐减弱,故A、D项错误;同一主族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增强,故C项正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质子数大的半径反而小,B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OH?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为9,10。选项中,Cl?质子数为17,电子数为18;NH3质子数为10,电子数为10;NH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
5.【答案】B
【解析】因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8,即质子数之和为38,则均为短周期元素。又因族序数之和为16,且X与Y同主族、Y与Z同周期,依16÷3=5余1(或16÷3=6差2),可推知X、Y属第ⅤA族,Z属第ⅥA族,因而X、Y、Z分别为N、P、S,故选B项。
6.【答案】D
【解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A中考查的是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通过比较Cl、S、P的非金属性可以知道结论正确;B中比较的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通过比较Cl、S、P、Si的非金属性可以知道结论正确;C中比较的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通过比较Cs、K、Li的金属性可以知道结论正确。
7.【答案】A
【解析】选项B,O2、Cl2等单质分子间存在共价键;选项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如CH4、CS2等;选项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aOH等。
8.【答案】B
【解析】Ca2+的核外电子数为18,故X、Y、Z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18,又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说明X、Z能形成-1价离子,故X为氢、Z为氟;由此可进一步推出Y为氧。原子半径:O>F>H,A项错误;HF分子间存在氢键,故其沸点在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是最高的,B项正确;CaO2与水发生反应时,O发生歧化反应,Ca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项错误;CaO2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1∶1,D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碱金属中Li是金属性和活泼性最小的金属,A项错;Ca的金属性比Mg的强,则Mg(OH)2碱性比Ca(OH)2弱,B项错;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C项错。
10.【答案】C
【解析】对于一个水分子内的H、O原子间以化学键结合,而水分子间相邻的H、O原子间则以分子间作用力(或氢键)结合,不存在任何化学键,故①错;离子键的形成条件是“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间,并不是所有的金属和非金属,如AlCl3则存在共价键,故②错;离子键的本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这种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两个方面,故③错;两个非金属原子间只能形成共价键,难以通过得失电子而形成离子键,但多个非金属原子间也可能形成离子键,如NH4Cl,故⑤错,④正确;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无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故⑥正确,⑦错误。
11.【答案】D
【解析】A项:若X为35,其前一空为34号与下一周期32号矛盾,错;B项:X的上方为27号,则X为27+18=45;C项:X的下方为75,则X为75-32=43;D项:X的上方为17,下方为53,则X为35(与上、下均相差18)。
12.【答案】B
【解析】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符合的元素是K、S或Na、O,又X、Y同周期且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故X、Y、Z是Na、Cl、O;由元素周期律知A、C、D正确,离子半径O2?>Na+。
13.【答案】A
【解析】短周期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的元素只有Li、Si,而非金属元素只能是Si。Si是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氧化物或硅酸盐的形式存在,A项正确。Si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SiO2可用作光导纤维,B项错误。硅的最高价氧化物SiO2一般不与酸反应,但可与氢氟酸反应,C项错误。根据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知,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D项错误。
14.【答案】C
【解析】同一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不要混淆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与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如酸性:HF15.【答案】B
【解析】若aXm+为H+,则Y为第二周期元素,若X为第二周期元素,Y为第三周期元素。所以A、D错误,B正确。若X为H,则a-m=0,此时bYn?中b+n=10,则b+n-(a-m)=10-0=10,则C错误。
16.【答案】A
【解析】结合题目描述,W、X、Y、Z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可知W位于第二周期,X、Y、Z位于第三周期,结合位置关系知: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项正确;W与X形成的化合物如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B项错误;N、O、F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均存在氢键,其沸点均比各自同主族其他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高,但若W为C,则Z为Si,CH4分子间不存在氢键,由于CH4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SiH4,故CH4沸点较低,C项错误;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可能形成Mg3N2或Al2O3,D项错误。
17.【答案】(1) 
(2)强 
(3)离子
(4)离子 共价 2Na2O2+2H2O===4NaOH+O2↑
【解析】从XY3及Z2Y2的特征入手。前者的典型是SO3,而后者的典型应是Na2O2和H2O2。又根据“Y离子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推出Z为Na,Y为O。再据“X离子比Y离子多一个电子层”推出X应是S。据此可回答提问。另外,在理不清头绪时还可以看看题中需回答的问题,或许也会得到一些启发或提示。如本题(2)中暗示,Z2Y可能是一种碱性氧化物;(4)中可知Z2Y2不可能是H2O2,而多半是Na2O2。
18.【答案】(1)三 IA 2 
(2)Si HCl
(3)SiCl4+3H2O===H2SiO3↓+4HCl(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1)W的质子数为8,故W为氧元素,X与Ne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且X的原子半径大于W,故X为钠元素;Y属于短期元素且Y的单质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因此Y为硅元素,Z在第三周期且电负性在同期元素中最大,故Z为氯元素。(2)钠属于金属晶体,熔点较低;晶体硅属于原子晶体,熔点高,因此晶体硅的熔点高;Cl比Br的非金属性强,故其氢化物更稳定,即HCl比HBr稳定。(3)SiCI4遇水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2SiO3(或H4SiO4,弱酸)和盐酸(强酸)。
19.【答案】(1)分液漏斗 A
(2)圆底烧瓶 D
(3)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H2SO4 H2CO3 S C CO+2H+===CO2↑+H2O
【解析】(1)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时用的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因此在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是稀硫酸,在圆底烧瓶中盛放的是碳酸盐。(2)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一种微溶物,会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将阻止反应的进行。(3)只要证明圆底烧瓶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就能说明硫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即说明硫的非金属性比碳强。因此要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0.【答案】(1)
(2)①H2O中没有非极性键,H2O2中有非极性键;②Na2O中没有共价键,Na2O2中有共价键(或非极性键);③共价化合物
(3)2H2O22H2O+O2↑;2Na2O2+2H2O===4NaOH+O2↑(或2Na2O2+2CO2===2Na2CO3+O2)
(4)过氧化氢 Na2O2在常温下跟水快速反应生成O2,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较快地反应生成O2
【解析】H2O2与Na2O2中都含有过氧原子团“O2”。题中可知“O2”由2个O共用1对电子形成,又知H的化合价为+1,则H与O之间共用1对电子,这样就可以写出H2O2的电子式。比较H2O2与Na2O2,Na的化合价也是+1,但Na与O之间的化学键是离子键而不是共价键,则Na2O2是由“O”与Na+构成的。回想H2O、Na2O的电子式,比较H2O与H2O2、Na2O与Na2O2的电子式,可顺利完成有关问题。书写Na2O2、H2O2作供氧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要联想到相关的化学反应现象。发生这样的现象是H2O2、Na2O2中化学键稳定性的反映,比较Na2O2、H2O2在日常生活中产生O2的难易可比较二者化学键的稳定性。
21.【答案】(1)Al Cs
(2) ? 
(3)H·+··+·H―→HH
(4)Cl2+2I?===2Cl?+I2
(5)Al3+>K+>Cs+
【解析】由信息“氧化物H2A在常温下是液体”,推测元素A是氧(O);由信息“B2A3化合物可溶于强酸、强碱”,推测化合物B2A3可能是Al2O3,结合氢化物H2A可确定化合物B2A3是Al2O3。再由“C+比Al3+多8个电子”,则元素C是钾(K);由“CD溶液中通入Cl2加淀粉变蓝”,确定化合物CD是KI,则元素D是碘(I)。根据⑥确定元素E是铯(Cs)。
22.【答案】(1)C
(2)取适量溶液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若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可证明溶液中含NH
(3)第三周期第ⅦA族 Cl b
(4)H2CO3 H2CO3为弱酸(或非氧化性酸);3H++Al(OH)3===Al3++3H2O
【解析】(1)由题意知T为硫,X为碳,Y为氮,Z为氯 ,W为铝。碳元素的一种核素C可测定文物年代。(2)常利用铵盐与碱共热产生碱性气体NH3的方法检验NH的存在。(3)Cl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元素Cl与S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应为Cl,可用氢化物的稳定性、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及非金属间的相互置换反应等来判断。(4)T、X、Y、Z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H2SO4、H2CO3、HNO3、HClO4,其中只有H2CO3是弱酸,其余均为强酸。HClO4为强酸,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注意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