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君权的加强[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明朝君权的加强[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6-12-23 11:55:00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明朝君权的加强元末农民大起义一、明朝的建立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三、靖难之役明朝君权的加强一、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应天(南京)你能列举出历史上都城设在南京的几个政权吗?春秋时越国、战国楚国、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十国南唐、明等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汉高祖刘邦
光武帝刘秀等返回答: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2、设立特务机构3、八股取士返回地方: 废行省,设三司。
中央: 废丞相,权分六部。
(吏 户 礼 兵 刑 工)明殿阁大学士畅所欲言谈谈你对今天改革的看法?返回历史再现一个儒生历经多年苦读,终于得以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太祖皇帝任命他为吏部尚书。请你以“入朝为官第一天”为题表演这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锦衣卫的职能是什么?监视官员、平民的活动及生活返回答: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这种考试制度曾经为隋唐等朝代选拔了不少有识之士,辅佐皇帝执掌朝政,不仅成功地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还出现了大治的局面。但是到了明朝,统治者为了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强化君权,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人员不能发挥个人见解,它要求文章必须分成死板的八个部分,故称“八股文”。夫所谓志士者,以身负纲常之重,而志虑之高洁,每思有以植天下之闹;所谓仁人者,以身会天德之全,而心体之光明,必欲有以贞天下之大节。(起二股) 是二人者,固皆事变之所不能惊,而利害之所不能夺,其死与生,有不足累者也。(过接) 是以其祸患之方殷,固有可避难而求全者矣,然临难自免则能安其身,而不能安其心,是偷生者之为,而被有所不屑也;变故之偶值,固有可以侥幸而图存者矣,然存非顺事则吾生以全,而吾仁以丧,是悖德者之事,而彼有所不为也。(中二股) ?彼之所为者惟以理,欲无并立之机,而致命遂志,以安天下之贞者,虽至死而靡憾;心迹无两全之势,而捐躯赴难,以善天下之道者,虽灭身而无悔。(后二股) ?当国家倾覆之余,则致身以驯过涉之患者,其仁也而彼即趋之而不避,甘之而不辞焉,盖苟可以存吾心之公,将效死以为之,而存亡由之不计矣; ?值颠沛流离之余,则舍身以贻没宁之休者,其仁也而彼即当之而不慑,视之而如归焉,盖苟可以全吾心之仁,将委身以从之,而死生由之勿恤矣。(束二股) 讨论八股取士造成了什么影响?一、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二、又是考试向标准统一化的重要发展 探究题你如何看待今天的考试制度?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小小评论员观察此图是谁?评价一下,他是个怎样的人?返回三、靖难之役1、起因:2、性质:3、结果: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死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母是孝慈高皇后。另一说法说他为妃子所生。 朱棣登上皇位的过程类似于历史上哪位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1、明成祖迁都北京的时间、目的是什么?
2、明成祖为巩固统治是怎样进一步强化君权的?
1421年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继续削藩增设东厂游览明十三陵(可上网游览)你会发现明十三陵,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明十三陵中最宏大的是朱棣的陵墓“长陵”,想一想,明十三陵为何 没有朱元璋的陵墓,为何朱棣的陵墓那么宏伟?拓展延伸返回返回返回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