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7-02-01 12: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目录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课堂练习退出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探究活动一、郑和下西洋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概况、历史
意义分别是什么?郑和      郑和
(1371~1435)
?
本姓马,小字三保,明云南人。成祖时为
太监,赐姓郑,航海至南洋、印度、波斯、非
洲东岸等处,开中外交通最远的航路,宣扬威
德,助马来西亚建国,海外诸国争来朝贡。时
人称为三保太监下西洋,是明代初年的盛事。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入宫为太监后
又皈依佛教,兼有伊斯兰教徒和佛门弟子两种身份郑和塑像郑和乘坐的宝船(模型)航行中的郑和宝船郑和航海图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
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江苏太仓郑和博物馆郑和下西洋的盛况 为什么明成祖将下西洋的重任交给郑和而不是别人? 1、郑和深得明成祖信任。
2、郑和的祖父和父亲曾到过伊斯兰圣地天方,家庭的熏陶使他从来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他也从家庭里得到了航海的间接经验。
3、郑和是回族人,兼有伊斯兰教徒和佛教徒两种身份。而沿途的国家主要也是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国家。因此对这些国家的宗教习俗非常了解。
1、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男生:“宋元以来,我国的造船业发达,能够造出巨大的海船。”
女生:“郑和从小就能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
他们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原因?答案(1)他们讲的各有道理。但是只讲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2)郑和远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经济发展,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等,这些都是郑和远航能够实现的科学技术条件。(3)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另外郑和出生在回族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与佛教教义,西洋各国大都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这些是郑和远航成功的条件。
(4)船队中其他成员也是功不可没,比如各船的船长、舵手及全体船员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等等。
(5)最根本的原因是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是远航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因为郑和的船队要远航,首先需要的是大量资金和优质的远洋船只,如果没有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办不到的。返回戚继光 戚继光
(1528~1587)
明山东蓬莱人,字元敬,号南塘,晚号
孟诸。嘉靖三十四年调任浙江都司佥事,赴
浙御倭寇。他召募金华等地农民、矿工三千
余人,严加训练,建“戚家军” 。“戚家军”纪
律严明,战斗力强,连破倭于台州、横屿、
兴化、平海卫等地。平定倭寇后,调往北京,
镇守蓟州,屡败蒙古诸部。著有《纪效新书》
《练兵实纪》等。抗倭图卷明军抗倭图 戚继光雕像 答:明朝中后期海防松弛,倭寇侵扰,东南沿海民不安宁。 1、明朝中后期为什么倭寇为患?2、戚继光继承父职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联系课文中他的诗句,你认为他有什么高尚的品质值得人们学习?(1)“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表达了戚继光决心将自己的一生和抗倭事业结合起来,使自己处于时代激流的中心,为民族、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决心。
(2)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另外,“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则更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3、戚继光创建的“戚家军”有什么优点?跟我们学习过的什么军队相似? 答:“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宋朝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两者有相似地方。4.岳家军和戚家军的抵抗对象有何不同?如何评价戚继光及其抗倭斗争?(1)岳飞抵抗的是金军,属于中华民族内部的斗争;戚继光抵抗的是倭寇,外来侵略者。
(2)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戚继光时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返回七子之歌 闻一多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 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葡萄牙人初占澳门图1598年以前荷兰画家布里绘制的早期澳门全图1838年所绘的妈阁庙外的广场占驻澳门的葡萄牙海军1881年前的澳门总督府澳门总督府材料比较与分析阅读右边材料,将文献材料记载的葡萄牙殖民侵略行经和郑和下西洋活动进行比较,说明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文献材料屯门:“16世纪(前期)番彝佛郎假朝贡,占据屯门海澳,时肆剽掠,屠食婴儿。”
《康熙新安县志》答案 不同之处:葡萄牙殖民者进行侵略,占领屯门、澳门抢掠我国人民财产,屠杀连婴儿也不放过,郑和下西洋,促进我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三、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在历史上,澳门是怎样被葡萄牙占领的?
占领了多长时间?
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
1553年借地晾晒货物
1573年攫取居住权1987年4月13日下午,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中葡联合声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5、从澳门回归祖国说明什么? 答:中国国力强大,中国国际地位上升,中华民族复兴事业发展,中国正朝“一国两制”统一方向前进。探究活动史料搜集:图说澳门
任务:搜集有关澳门历史、社会经济、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根据你的视角整理相关资料,编写历史小画报《图说澳门》。
中外交往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居住权时间目的条件意义过程评价友好冲突(明朝) 郑和下西洋 倭寇、西方殖民者 明朝前期明朝中、后期谢谢,再见!返回郑和下西洋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