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洋务运动[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4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5-12-21 11: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背景时间目的中心内容主要活动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将领亲自感受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2.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使清政府认识到必须增强军事力量从19世纪60年代起,到90年代中日甲午战争止改变在军事上落后于西方的状态,维护清朝统治“练兵制器”以“自强”为名,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建立近代海军“以”求富“为名,兴办近代民用企业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崇厚等人培养洋务人才(曾国藩创设安庆军械所)(李鸿章建立北洋舰队)(李鸿章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办京师同文馆等;派学生出国留学;开办军事和工艺专门学堂)70年代80年代90年代60年代“自强”“求富” 前期 后期 过程:19世纪60~90年代重点发展军事工业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材料1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李鸿章 材料2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倭仁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洋务派和顽固派有何异同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筹划海防
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
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 人才洋务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内容结局 洋务运动的历史局限性失败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也无法实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
评价洋务运动性质作用其军事工业都是官办的
经营管理是一套封建官僚制度其民用企业采用官督商办形式洋务企业都
不具备资本主义性质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洋务运动在客观上有刺激资本主义发生的作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结局破产标志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原因① 西方列强不真心支持
② 顽固派的阻挠
③ 洋务派缺乏健全的领导核心
④ 中体西用,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布新而不除旧 ( 根本原因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学堂小资料1北洋舰队:经远舰北洋舰队:致远舰洋务派的代表人物(1)曾国藩奕訢洋务派的代表人物(2)李鸿章左宗棠京师同文馆 洋务派最早创办的洋务学堂,附属于总理衙门,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后者于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作业布置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谈谈你的意见。
参考答案:同意。洋务运动,在实业方面,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首开兴办近代工业风气;军事方面,创办了新式陆军和海军,增强了国防力量;教育方面,创立了同文馆,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外国书报等,培育了一批对西学有认识的人才;外交方面,创立外交机构,促进了与外国的交往。因此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