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辛亥革命[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5-12-24 22: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永红学校
制作:冉启端
联系:ranqiduan@163.com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第3课 说 课 内 容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
二、教法的选择,
三、学法的指导,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目标:了解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成立概况,理解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及概况,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以发展观点认识和评价人物的能力、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知道辛亥革命发生的过程及相关事件,使学生学习革命志士为振兴中华英勇奋斗、壮烈献身的 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2)(1)(4)通过了解孙中山早期从事的革命活动,学习孙中山勇于探索、立志奋斗的积极进取精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的成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义。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三民主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 法: 导读与目标教学相结合学 法: 自主性学习法
1、研 究 性 学 习 法
2、体 验 性 学 习 法
3、反 思 性 学 习 法1、问 导 法
2、暗 示法介绍背景,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解决问题拓展讨论,巩固知识教 学 过 程 1、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和地点.。
 3、 简要复述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导学目标:信息提炼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核心前提补充性质: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蒋翊武武昌起义总指挥的文学社社长蒋翊武。1911年8月,武昌的两大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湖北分会实现了联合,成立了由同盟会领导的起义总指挥部。孙武起义总参谋长的共进会湖北分会会长孙武。1911年8月,武昌的两大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湖北分会实现了联合,成立了由同盟会领导的起义总指挥部。熊炳坤,1911年10月10日晚, 武昌新军第八镇工程营的革命士兵在熊炳坤、金兆龙率领下,打响起义第一枪,发动了辛亥武昌首义。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为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利。——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宣 统 帝清帝退位诏书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为什么要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为什么后来袁世凯又取而代之?四、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埋葬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树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其功不可没。
但是,由于这次革命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十分软弱,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在关键时刻向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妥协,致使革命果实落入了袁世凯手中,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和特权丝毫没有触动,地主买办的权势依然存在,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均未完成。讨 论: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么看?巩固与拓展:酝酿兴中会
同盟会1905
日本东京
驱除达虏,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族、民权、民生)
资产阶级攻克爆发 武昌起义 1911.10.10
成果 中华民国成立 1912.1.1
结局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历史意义 辛 亥 革 命性质     成果     不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