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1-24 20:3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一本书静止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下述各对力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A.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和书对地球的吸引力
2.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拉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从t=0开始,小兵每隔2s记录的物块位置和时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 N B.8~l0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 N
C.t=l0s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5 m/s D.若16s时撤去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4.正在匀速向右直行的足够长的火车车厢的光滑地板上,放着质量不同的甲、乙两个球,并且m甲>m乙,如图所示.当火车突然加速时( )

A.两个球相对于车厢都向左运动,两球间距离减小
B.两个球相对于车厢都向左运动,两球间距离不变
C.两个球相对于车厢都向右运动,两球间距离不变
D.两个球相对于车厢都向右运动,两球间距离增大
5.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静止时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
B.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D.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生活中人们为了避免惯性带来危害,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C.汽车行驶到转弯处时要减速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7.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M,受到两个水平拉力F1、F2作用,F1方向向左,F2方向向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M处于静止状态,则F1一定等于F2
B.若M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1一定小于F2
C.若M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1一定等于F2
D.若M作匀速直线运动,则F1与F2的合力一定为零
8.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时,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汽车的牵引力和汽车的重力
B.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9.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了…”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同学们提出的四个观点:①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物体的质量仍然存在;②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一阵微风也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车;③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人步行的速度更快;④假如没有了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其中合理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11.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12.有甲、乙两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水平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物体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

A.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B.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
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D.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13.如图所示,在做“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时,选用质量较小的卡片,目的是忽略小卡片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这种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四个实例中所用研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A.选用质量相同的物体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
B.选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C.选用轻绳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D.选用2Ω和8Ω两个电阻串联代替10Ω的电阻
14.如图所示, “舞狮”是我国传统年俗活动,此时狮子静止在支架上,关于该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狮子对支架的压力和和狮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狮子受到的重力和支架受到狮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当狮子向上跃起时,狮子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D.狮子向上跃起后到达最高点的瞬间,受到的是平衡力

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5.以下实际问题中,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并不是由物体重力的大小决定的
B.摩擦力总是在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才会产生
C.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不受摩擦力
D.不运动的物体有时也会受到摩擦力
16.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对于该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果实静止是因为果实对蚂蚁的压力和蚂蚁对果实的支持力相等
B.果实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C.果实对蚂蚁的压力和蚂蚁对果实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果实受到的重力和蚂蚁对果实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7.我国的登月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其中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是这一工程的第一个阶段,关于“嫦娥一号”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探测到的信息是靠超声波传回地面的
B.卫星从地面发射升空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C.卫星从地面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主要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卫星从地面发射升空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1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作为常用的交通工具逐步步入寻常百姓家.有关汽车中各部件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安全带可以防止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造成的伤害
C.汽油机工作时飞轮的作用是带动做功冲程 D.汽车行驶时给蓄电池充电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9.如图所示,用24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5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的重量,滑轮的转轴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12N B.物体B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5N
C.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2.4W D.在2s内绳子对物体A做的功为4.8J

三、实验题
20.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两物块A、B叠放在水平面上,在20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N,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F2=_______N。

甲 乙
21.在学过摩擦力知识后,小明想探究:摩擦力大小是否与压力、重力都有关系?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拉动白纸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②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在拉动白纸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③再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示数与步骤①中的示数相等,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实验相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台式测力计示数F1/N 金属盒总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2/N
① 4.8 4.8 1.8
② 3.2 1.2
③ 4.8 6.4 1.8

(1)此实验是根据 原理测出摩擦力大小的.
(2)与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金属盒测量摩擦力相比,拉动白纸进行实验具有容易操作的优点,具体体现在: .(写出一条即可)
(3)请你补齐上表中空格处的数据,其值为 N.
(4)比较实验步骤 (填序号)的数据,说明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
22.小华总结两年来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
如: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乙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物块B_______________反映出来的。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___________法。
如:甲实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______________,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乙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__________的大小,同时控制小球的_____不变。

四、计算题
23.将一个质量为0.3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先竖直升高后又竖直向下降落。设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不变,且始终是重力的1/10。求小球在上升和下落过程中所受的合力分别是多少?(g取10N / kg )
24.合肥地铁的开通大大缓解了公交运输的压力。三十八中学校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收集到地铁机车和公交车在甲、乙区间内运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该小组通过计算说明地铁不仅方便人们出行,对环境的保护与改良也是非常有利。请你将计算的过程与结果书写完整。问:

(1)甲、乙两地铁站相距2.4km,地铁运行一趟需要多少小时?
(2)地铁机车的效率是多少?
(3)公交车每千米消耗燃油0.3kg,公交车热机的效率是多少?
试卷第6页,总6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 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 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两者都作用在书上,并且两者大小相等、都等于书的重力;方向相反,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竖直向上;且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两者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C错误;D.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和书对地球的吸引力,两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1)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一个受力物体.(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两个受力物体.
2.C
3.B
4.B
【解析】
试题分析:(1)小车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和小车相同的速度,相同的方向进行运动;
(2)原来两个小球都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加速,两个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运动速度小于小车速度.由于地板光滑,水平方向不受任何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会改变,保持相同的距离.
解:
当小车匀速直线运动时,两个小球和小车以相同的速度随车一起运动;
当小车突然加速时,两个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由于地板是光滑的,水平方向上两个小球都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都不会改变,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但是运动速度小于加速后小车的运动速度,相对于小车向左运动,所以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都相对于小车向左运动,距离保持不变.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D
【解析】
【详解】
A、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两个力只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力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方向未知,故不一定是平衡力,故C错误;
D、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6.C
【解析】分析:惯性是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对于有害的惯性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
解答: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被子运动,灰尘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可以从被子上脱落,属于利用惯性,A不合题意;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B不合题意;
C、汽车行驶到转弯处时要减速,否则由于惯性汽车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容易发生危险,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C符合题意;
D、运动员跳远时助跑,即原来运动员是运动的,起跳后,由于惯性仍保持运动状态,故这样跳得更远,即利用惯性,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防止,让学生们知道惯性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7.ACD
【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力是平衡力。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M,受到两个水平拉力F1、F2作用,F1方向向左,F2方向向右.若M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F1一定等于F2 F1与F2的合力一定为零。
A.若M处于静止状态,则F1一定等于F2 符合题意;
B.若M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1一定小于F2 不合题意;
C.若M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1一定等于F2 符合题意;
D.若M作匀速直线运动,则F1与F2的合力一定为零 符合题意;
故选ACD。
考点:本试题考查的是二力平衡的条件。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力是平衡力。物体受平衡力时,合力一定为零。
8.B
【解析】
试题分析: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再对汽车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找出平衡力.
解:
A、汽车的牵引力和汽车的重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9.A
【解析】
试题分析:(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受不受引力无关;
(2)没有了摩擦意味着行驶的列车不再受阻力,故用极小的力就可改变列车的运动状态;
(3)人行走时的动力是地面对人的摩擦力;
(4)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
①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管有没有地球引力,物体所含的物质多少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所以物体的质量是仍然存在的,故此说法合理;
②失去了摩擦力,列车运动时就没有了阻力,故给列车很小的力就可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即让列车由静止变为运动,此说法合理;
③人行走时的动力是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如果失去了摩擦力,人将寸步难行,此说法不合理;
④没有了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说法不合理.
通过分析可知以上说法合理的是①②,故A正确.
故选A.
10.D
【解析】
惯性是物体的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B系安全带并不减少人的质量,故惯性不变。C中是由于惯性的作用,而不是惯性力。故选D。
11.D
【解析】爬杆压力大,是因为杆比绳的接触面光滑,摩擦力不一定大,故A错误;绳子的接触面粗糙,压力的大小不清楚,摩擦力不一定大,故B错误;小明与小刚所受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他们的重力大小不知,故他们的摩擦力也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小明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等于自己的体重,所以摩擦力也大,D是正确的。
12.C
【解析】
图象的纵坐标表示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所以这是一个速度??时间图象;
由图象可知:甲在任何时间内,速度都是一定的,所以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受到的力是平衡力;乙的速度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所以乙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运动,因此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所以ABD错误,C正确。
点睛:物体受平衡力时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13.C
【解析】
A、选用质量相同的物体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是控制变量法.故A错误.
B、选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是控制变量法.故B错误.
C、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的实验中,由于绳的重力对该实验有影响,所以可选用轻绳,以便忽略其影响,故C正确.
D、选用2Ω和8Ω两个电阻串联代替10Ω的电阻,是等效替代法,故D错误.
故选C
14.C
【解析】
【详解】
A、狮子对支架的压力和狮子受到的重力,二力方向都向下,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狮子受到的重力和支支架受到狮子的压力,二力方向都向下,不是一对平衡力;狮子受到的重力和支架对狮子的支持力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当狮子向上跃起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的是非平衡力;故C正确;
D、狮子向上跃起后到达最高点的瞬间,只受到重力作用,故受到的是非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是个难点,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而相互作用力作用于两个物体,两对力的大小都相等,方向都相反,也都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15.ABD
【解析】
【详解】
分析:
①摩擦力的条件是互相接触和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发生相对运动趋势.
②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
A. 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是由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故A正确;

B. 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摩擦力总是在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才会产生,故B正确;

C. 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摩擦力的作用,如水平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水平方向上受牵引力和摩擦力;故C错误;

D. 不运动的物体有时也会受到摩擦力,如没有推动的汽车,汽车受摩擦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ABD.
16.CD
【解析】
果实静止,说明果实受平衡力的作用;而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果实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二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果实对蚂蚁的压力和蚂蚁对果实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二力不是平衡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果实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二力属于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CD。
17.BD
【解析】
【详解】
A. 卫星探测到的信息是靠电磁波传回地面的,故A错误B. 卫星从地面发射升空的过程中,速度在变化,所以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B正确。C. 卫星从地面发射升空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能量的增加是内能转化而来的,故C错误。D. 卫星在升空的过程中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速度加快,动能增加;机械能也增加,故D正确。
故选B. D.
【点睛】
①卫星通信用同步卫星做中继站,转发地面站发来的信息;②卫星从地面发射升空的过程中,消耗了内能,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运动状态也改变了.
18.AB
【解析】
【分析】
(1)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汽油机是热机的一种。
(2)系安全带其目的是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
(3)飞轮是储能或储存惯性的装置,汽油机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四冲程里里只有做功冲程是将汽油点燃膨胀做功产生能量输出并且带动飞轮旋转,再完成其他的三个冲程 致使整个汽油机能连续运转。
(4)给蓄电池充电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详解】
A、汽油机是热机的一种,它们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装置,故A正确;
B、安全带可以防止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造成的伤害,故B正确;
C、汽油机工作时飞轮的作用是靠飞轮的旋转惯性完成吸气、压缩、排气三个冲程,致使整个汽油机能连续运转,故C不正确;
D、汽车行驶时给蓄电池充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蓄电池的化学能,故D不正确。
故选:AB。
19.BCD
【解析】因为F=24N,所以对A的拉力为24N/2=1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5N,则物体B对A的摩擦力为5N,方向向右,所以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12N-5N=7N,故A错误;B始终静止,所以f=F=5N,故B正确;P=W/t=Fs/t=Fv=24N×0.1m/s=2.4W,故C正确;绳子的拉力是12N,2s物体A移动的距离为s=vt=0.2m/s×2s=0.4m,所以W=Fs=12N×0.4m=4.8J,故D正确,故选BCD。
20. 0 20
【解析】在甲图中,物体A、B在20N的水平拉力F1 作用下,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AB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B不受摩擦力,即摩擦力为0;以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AB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与拉力平衡,则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为20N;在乙图中,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因此推力与此时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推力的大小也为20N
21.(1)二力平衡
(2)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
(3)4.8
(4)①③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二力平衡可知,当水平匀速拉动白纸时,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2)拉动白纸进行实验具有容易操作的优点,具体体现在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3)第二次实验中,将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保持了总重力不变,而改变了压力的大小来探究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所以第二次实验中金属盒的总重力仍为4.8N。(4)探究摩擦力与重力的关系时,应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总重力,故只有实验步骤①③的数据,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无关。
考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2. 匀速直线 移动的距离 控制变量 砝码个数 速度 质量
【解析】(1)要用物体所受的拉力来反映它所受冒出来的大小,就要使两者相等即为平衡力,所以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匀速直线,物体动能的多少是通过对外做功的多少体现出来,A对B做功,B移动的距离的多少,即可体现A动能的多少;
(2)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有两个: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时,必须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大小,同理,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有两个:物体质量、速度,要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时,必须控制速
度不变,改变质量的大小;
23.上升:3.3N ; 下降:2.7N 。
【解析】试题分析:读题知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小球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方向竖直向下,与小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同,所受合力为小球重力与空气阻力的和,即:;小球下降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方向竖直向上,与小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所受合力为小球重力与空气阻力的差,即:。答案:上升:3.3N ; 下降:2.7N 。
考点:合力
24.见解析所示
【解析】
【详解】
(1)由可得,地铁运行时间:?
,?
(2)由W=Pt可得,消耗的电能:?
?
W有=Fs=5×104N×2400m=1.2×108J
所以
(2)公交汽车行驶2.4km,消耗燃油:?
,?
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公交汽车的效率:?

【点睛】
(1)知道地铁的运行速度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运行时间;又知道地铁电力机车的功率,利用W=Pt求消耗的电能;?
(2)求出公交汽车行驶2.4km消耗燃油,计算燃油燃烧放出的热量(总能量),知道牵引力和移动的距离,计算出牵引力做功(有用能量),再利用效率公式求汽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