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6-05-30 15: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24课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民主
科学主讲人:深圳铁路中学 余杏子陈独秀李大钊北大未名北

西
门华
表1.背景: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政策。复古思想到处泛滥。②帝国主义支持尊孔复古政策。2.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一、新文化运动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的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4.四个代表人物及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返回《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蔡元培先生任校长的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蔡元培 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1918年,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发表《青春》一文,号召青年要改造社会;又发表《孔子与宪法》反封必须反孔。①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 1917年,他发表《文学革命论》,新文学的倡导者解析新文化运动必然性必要性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历史意义6.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这一阶段的主流。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1918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二、五四爱国运动1.背景①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日本更是加紧侵略中国,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签订。②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阀割剧混战使社会矛盾空前激化。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队伍的壮大、人民思想的解放,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活动。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3.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 天安门集会 示威游行参加人:学生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北洋军阀政府镇压爱国学生陈独秀、李大钊领导了北京的学生运动三、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1.全国各地学生起来声援北京学生运动2.6月3日以后,上海工人大罢工,支援学生爱国斗争。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相继罢工。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上海等地的工商业者也举行罢市。3.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撤销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并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四、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里,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推动作用。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练习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民报》B、《时务报》C、《国闻报》D、《新青年》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①陈独秀②黄遵宪③李大钊④胡适⑤鲁迅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3.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运动的主力是
A、学生B、知识分子C、工商业者D、无产阶级DDC返回返回北大的学生队伍向天安门进发返回返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返回五四运动时的口号
“外争主权,内诛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还我青岛”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誓死力争”
“保我主权”
“勿作五分钟爱国心”
“争回青岛方罢休”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头可断,青岛不可失”
“中国宣告死刑了”
“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国民应当判决国贼的命运” “五四”运动时的传单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五四”运动中的歌词
看看看,滔天大祸,飞来到身边。
日本强盗,似狼贪,硬立民政官,此耻不能甘。
山东又要似朝鲜,嗟我祖国,攘我主权,破我好河山。
听听听,山东父老,同胞愤怒声。
送我代表赴北京,质问大总统!
反对卖国廿一条,保护我山东。
堂堂中华,炎黄裔胄,主权最神圣。返回当天逮捕30多名学生,后又有800多名学生被捕返回返回返回北大师生欢迎被捕释放学生返回谢谢大家再见深圳铁路中学 余杏子2002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