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文化运动[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6-07-14 22: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欢迎指导思考与讨论: 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看,学习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观念三个阶段的探索,反映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据此回答:
“器物”变革?
“制度”变革?
“观念”变革?洋务运动,促进中国工业的近代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促进中国政治的近代化。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第四单元 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曙光
和国民革命运动1915——1927年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大革命运动两大社会矛盾汇流,集中表现为
中国人民同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国共合作领导、推动国民大革命的进行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新的目标:社会主义单元概况:
时间跨度:
主要事件:
主要矛盾:
社会性质:
突出特点:新文化运动
①经济: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壮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②政治: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深化;
③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而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历史背景讨论1: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的掀起具有历史必然性?二、兴起概况讨论2:北大为什么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①蔡元培在教育思想上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1、兴起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主要阵地:《新青年》
3、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4、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
5、活动基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③《新青年》迁到北京后,以此为中心形成了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阵营。②蔡元培聘请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大任教、讲学。三、内容 讨论3:试分析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分期、内容和性质。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性质:无产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1、前期: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2、后期:
宣传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分期标准:十月革命或五四运动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局限性:
①没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②对东西方文化态度绝对的肯定或否定。
我们应如何对待儒家学说?
吸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根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为什么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
原因: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的核心。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2)材料2中“两位先生”是指什么?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黑暗吗”?为什么? 德先生——民主; 赛先生——科学
不可能。
原因:
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才能真正实现民主与科学。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在中国行不通;(3)根据材料1和2及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主要内容:
性质:
积极作用:
消极(局限性):
倾向:普遍尊崇儒学;民主共和观念被民众接受。
前者原因:民主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影响深远,仍束缚民众的头脑。
后者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政体,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关系:
普遍尊崇儒学使袁世凯得以在思想领域大搞尊孔复古,为复辟制造舆论。
民主共和观念被民众接受当袁世凯复辟帝制时,遭到广大人民的反对。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史上共有哪几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各有何主要影响?第一次: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第二次: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第三次:新文化运动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统治,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激进民主派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相同点:
①前期新文化运动与维、辛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②目的都是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区别:
学习西方的主张:维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辛是学习西方的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
反封建的主张:维新运动主张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辛亥革命主张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新文化运动侧重反对封建正统思想。 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相同点:
背景: 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的产物;
内容:都宣扬民主,弘扬科学精神。
性质:都是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结果和影响:都打击了封建专制统治,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不同点:
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成为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而启蒙运动始终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运动。
影响范围不同:新文化运动局限于中国,而启蒙运动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