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10。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6-10-11 09: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 五四爱国运动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一、五四爱国运动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为中心)参加者:北大等校学生(以学生为主)口号:第一阶段:“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还我青岛”第二阶段:时间:1919年6月初地点:上海(为中心)参加者:工人(为主力军)意义:P44页大 字第二段“五四”运动时期的重要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从这两副图理解:什么是“五四精神”?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①、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②、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发展;③、组织条件: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中共一大召开;时间:1921年7月地点:上海参加大会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动脑筋 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因为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并且他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中共二大召开: 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开天辟地” 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时间:1919年—1949年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领导阶级:无产阶级过程: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一人:李大钊)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毛泽东)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间:1840年—1919年封建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和自救运动虎门销烟(林则徐)洋务运动(左宗棠等)收复新疆(左宗棠)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1895年进行“戊戌变法”目的:在中国走改良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1911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巴黎和会巴黎和会全体会议现场 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通告(右图);其他各国代表的签字(左图) 返回返回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动脑筋1、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
2、北洋军阀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3、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许多特权;
4、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返回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20年陈望道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这是同年9月的再版本 返回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关系?动脑筋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时,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中国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也越来越多,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到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返回中共一大会址今天上海兴业路106号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期间,因被敌人侦探搜索,最后一天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返回参加中共“一大”的正式代表李 达、李汉俊张国涛、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北京高师学生欢迎“五四”被捕同学出狱1919年7月,孙中山先生公开发表了支持“五四”、反对逮捕学生的电文 5月4日后,北京学生组织讲演“十人团”上街进行爱国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