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伐战争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从北伐战争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7-05-27 11:58:00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从北伐战争

红色根据地的建立列强、军阀指的是谁? 怎样才能打倒他们? 在20世纪20年代,传唱着一首歌《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歌曲合唱一.第 一 次 国 共 合 作1923年,中共三大(广州)确定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为了同中国共产党合作,他改组了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政策。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是“合作”,不是“合并”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升官发财请往他处革命者来二.黄埔军校的建立黄埔军校校门上的这幅对联体现了该校怎样的办学宗旨?是为革命培养军事人才,其宗旨表明只有具备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的人,才能真正投入到革命斗争中。 黄埔军校 创始人 孙中山校长 蒋介石党代表 廖仲恺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三、北伐战争蒋介石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实现全国统一1926年7月、广州出发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广东广西湖
南安
徽山东黑吉辽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湖北兵力20万兵力35万兵力20万广东广西1926年7月,广州人民欢送国民革命军北伐。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直隶广州桂林长沙安
徽山东黑吉辽武昌 1927.3.21
上海工人
第三次起义上海汀泗桥贺胜桥叶挺课外补充:北伐取得了重大胜利,吴佩孚主力被击溃,当时只有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沉重打击了国内的军阀,也有利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力量。但由于蒋介石背叛革命,北伐最后失败。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共产党人的勇猛作战和工农大众的大力支持 四、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蒋介石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开始了国民党对中国的统治五.八.一南昌起义及其领导人1.时间: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2.八.一南昌起义意义3.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观察图7—39,思考并回答:1、这些革命根据地有什么共同的区域特点?大都建立在各省的交界处,
这些地方往往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
革命的基础比较好,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存在与发展。2、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为什么能够在这些地方存在?共产党代表工人农民的利益、现实目标和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中央革命根据地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蒋介石开始第五次“围剿”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失败?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以王明为首的临时中央,推行“左”倾路线,使红军失去了打破敌人“围剿”的时机,红军被迫长征。 吴起镇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你如何评价长征的历史意义?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它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是宣言书”,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长征是宣传队”,它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和政策。
“长征是播种机”,它到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红军长征留给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就是长征精神.请你说说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乐于吃苦、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催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