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25 09:1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级

学科
历史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11.23
主备人
成员
教学课题
第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时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和方法:识读《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线路图》《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难点: 丝绸之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展示石榴、葡萄、核桃等图片,同学们,千古一帝秦始皇会吃到这些东西吗?为什么?
2、讲授新课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概念,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任务和结果、意义是什么??
(1)西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结合《张骞出使西域形势图》明确地理范围)?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列表进行学习 )
?
第一次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
任务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发展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出发时间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结果
未完成联络大月氏的任务
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开始了
意义
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想与汉朝交往的愿望
互通有无,
促进交流
2.联系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设想一下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我们应学习他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最终完成使命的坚强意志等。?
(二)丝绸之路?
1.依照课本地图和相关知识,写出丝绸之路的简单图示。这条要道对当时和后来产生了什么影响??
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的大秦。?
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有力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当时汉朝的兴盛也产生积极作用。
讲述中结合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强调陆上丝绸之路。结合《丝绸之路路线图》和《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播放动态路线图,形成直观认识,并多次背诵加以记忆。
(三)对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管理权限,意义。?
(1)公元前60年;?
(2)西汉王朝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3)今新疆地区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强调新疆从西汉开始成为中国有一部分,培养学生爱国精神。
2.东汉对西域的管辖
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明确所列人物各自的贡献。重点讲述班超“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三、巩固练习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上古诗中的“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
A.关西??B.新疆?C.西域??D.西藏
2.西域各国与西汉王朝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B.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C.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D.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 “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B.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
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D.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中原
4.近年来“东突”恐怖分子在新疆地区活动猖獗,他们鼓吹新疆独立,妄图把新疆从我国分裂出去。下列哪一史实最能证明新疆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张骞出使西域?B.班超出使西域?C.丝绸之路的开通?D.西域都护的设置
5.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是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和纽带。“丝绸之路”的路线是(??)?
A.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B.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
C.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D.成都—云南—缅甸—印度—欧洲?
6.观察下面的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骞始开通西域道也。”?——引自《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丝绸之路路线图》
(1)? 材料一中“骞”指的是谁?受谁的指示前往西域?最开始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一中“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3)材料二所展示的这条路线的即“西域道”,是哪一条路?具体路线是?这条路线有何作用??????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骞”的事迹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张骞;汉武帝;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丝绸之路;长安;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不畏艰险;勇于开拓;面对困境仍然矢志不渝等。
4、归纳小结
学生依据板书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阐明他们之间的联系。
五、作业安排
《导学案》自主测评、自我小结、深化拓展
?
二次备课
课堂小结
追溯历史两汉期,甘肃玉门阳关西。而今人们称西域,那时小国被匈欺。武帝统治有心计,招募使者出西域。企图联络大月氏,共同对匈来夹击。张骞两次出西域,排除艰险建史绩。沟通促进东与西,
历史意义了不起。
板书设计
?
?
?
?
?
?
?
?
?
?
?
?
?
?
课后反思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