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社会生活的变迁[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社会生活的变迁[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5-08-29 10: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课 区域的故事(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资料和图片,感受不同类型的区域变化;
(2)通过探究区域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体会社会生活的变化;
(3)能尝试用多种获取家乡历史变迁的资料,探讨家乡变化原因和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感受区域的变化。
教学难点:探究区域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叙述】今天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美丽的图画。
【展示】2─3幅体现家乡最美、变化最大、特征最明显的相关景观图片。
【提问】(1) 这些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观
(2) 你是凭借什么判断出来的
学生根据所见所知回答上述问题。
【提问】谁能说说几年前或更早时候家乡的模样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从长辈处询问获得的信息回答,同学间互相补充。
【承转】是啊,不知不觉中我们所生活的区域在变化着,每个区域都有它变化发展的历史和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深圳、楼兰、北京,走进我们的家乡,聊聊区域变化的故事。
(新课教学)
【叙述】教材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多有趣、有价值的信息,如深圳的开荒牛像、古楼兰城被发现的故事、北京城的布局等,我建议大家还不如先看为快。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文字和图片。
【承转】我相信同学们还想知道更多的信息,我和咱们班几位热心的同学搜集了一些资料,同学们可以相互传阅。发放资料,四个学习小组互相传阅,同组内交流讨论。资料有:“深圳”得名由来和小渔村“水乡”图;《楼兰行》文章片段;《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紫禁城和故宫博物院”“老北京 的四合院”“北京的胡同”“北京的城市布局”。
【提问】同学们有什么读后感,请用一句话谈一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以鼓励和肯定为主。
【提问】深圳、楼兰和“死城”以及北京这些区域的发展变化分别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从标题“小渔村变大城市”“逝去的繁荣”“古老而年轻的北京”入手回答, 同学互相补充。
【叙述】深圳从小渔村到大城市,代表一种从无到有的变化,楼兰和“死城”代表了从有到无的变化,古老而年轻的北京代表了新旧交融的变化,我们的家乡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巨变不能不使人震惊,同学们是否想过这些问题呢
【提问】(1) 是什么原因使深圳从小渔村巨变为大城市
(2) 古楼兰为什么会消失 它的消失对你有什么启示
(3) 为什么说北京既古老又年轻
(4) 我们家乡有哪些显著的变化 请具体列举。
【叙述】下面,让我们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四个小组可以依次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为讨论的话题,要求:每组有一名召集人、记录人、发言人;思考问题时尽量充分利用刚才阅读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以及生活体验;要多角度考虑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并留意学生讨论的角度。
【叙述】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我和其他几个小组的同学都很想听一听各个小组讨论的意见。下面请各组代表发言。
第一个问题,学生代表可根据课本中的图5一l、图5—3和图5—4来分析。
【提问】其他同学认为他们分析得合理吗 或许你们还有什么补充 其他组对第一个发言的小组进行评价,并补充其他原因。教师以肯定为主,并进行适当的引导。
【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深圳巨变是很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它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有众多年富力强的外来人员,人们富有开拓精神。此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他就是邓小平,深圳是他倡导创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为深圳的经济活动予以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从此就改变了深圳人的命运。
第二个问题,学生可从天灾和人祸等几个角度具体推断楼兰消失的原因,教师以肯定性评价语言为主。谈启示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提问】对于这些推断,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吗
学生补充看法。
【总结】关于楼兰消失的原因考古学家有多种说法,但据我所知,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的变化。原来,这里曾有一个罗布泊,湖水充足,野鸟成群。后来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的泥沙汇聚在通往罗布泊的入口,日久天长,泥沙淤塞了河道。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改道流向他方,形成新湖。而旧湖在炎热的气候中,逐渐蒸发,成为沙漠。罗布泊的北移,使楼兰城水源枯竭,树木枯死,生态环境恶化,居民远走他乡。在沙漠风暴中,楼兰终于被沙丘湮没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楼兰的消失应该让我们每个人都认识到必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第三个问题,学生从北京建筑的功能与特色变迁、街道的名称沿革、城市布局与规模变化、城市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解释回答,其他小组同学补充。
【总结】同学们能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回答这个问题,说明同学们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有着吸纳百川的广阔胸怀、朝气蓬勃的时代特色。我们都应该相信到2008年奥运会召开时会看到北京更大的变化。
【承转】在探讨了深圳、楼兰和北京后,大家再次来关注一下我们的家乡,相信同学们会更加投入,更加热心。
第四个问题,学生从公共设施、道路建设、环境绿化、学校教育、人们衣着打扮、商品种类等角度谈家乡的变化。
【提问】同学们能畅所欲言,看得出大家都很关心我们的家乡。那么你们有没有发现更有利于家乡进一步发展的优越条件
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做适当补充,如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历史悠久、文化氛围好等。
【提问】根据这些优越条件,同学们想一想,未来家乡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参与交流,如旅游城市、工业强市、文化城市、休闲度假村等。
【叙述】最后我建议同学们课后查找搜集更多的反映家乡历史变迁的信息和资料,并把它们整理出来,在咱们班级举办一个“喜看家乡变化”的展览。
(课堂总结)
【提问】在下课铃声即将响起的时候,请同学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今天上课所学的内容或你最大的感想。
学生以“变化”为主题谈感受。
【总结】今天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有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我们的家乡会变得更加繁荣、文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
2·能在阅读历史资料时,辨析其中表示历史时段的词汇和习惯用法。
3·能实际运用时间和纪年描述历史事件,识别历史过程的演进顺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辨析和使用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
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人)
【叙述】上一节课我们学了区域的故事,在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我给同学们讲一个冰箱发明的故事。早在公元前1000年,我国古代人们把冬天的冰块放进地窖里,保存到夏天使用。公元8世纪,巴格达王国的国王为了降温,在他的避暑山庄里堆满了从国外运来的雪,直到1834年,人们才知道如何制作人造冰块。1923年两位瑞典工程师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冰箱,如今电冰箱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提问】听了这个故事后,同学们说一说,我在讲述这个故事时使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汇
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承转】说得好!要了解和表达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清楚地描述和说明历史的发展变化,我们需要懂得并使用一些专门表示时间的词汇。那么表示时间的常用词汇还有哪些 这些词汇有哪些习惯用法 我们如何正确地运用它们阅读历史资料和描述历史事件 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会有所收获。
(新课教学)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
学生回答,不一定需要完整,同学可以互相补充,教师引导、纠正、肯定。
【叙述】对,表示历史时问的常用词汇有很多,如公元、世纪、年代、时代等。其中公元纪年是世界上最通用的时问纪年法,基督教传说中耳15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以它为界向前推是公元前,而且数字越大,时问越早,如公元前229年比公元前200年时问早;以公元1年为界向后推算是公元某年,如公元25年,但是这时“公元”常被省略,而直接说25年。这样的习惯用法,谁能再举一个例子
学生回答,教师肯定。
【提问】那么如何用世纪表述公元前229年和25年呢
学生表述,可能说法不一。
【叙述】每100年称为一个“世纪”,公元前1年到公元前1。()年为公元前1世纪,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为公元1世纪,冈此公元前229年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25年为公元1世纪。我们又把每10年称为一个“年代”,如1840一--1849年为19世纪40年代。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如何用“世纪”和“年代”表述1861年、1990年、2050年。
学生同桌交流并回答,其他同学评价,教师总结。
【提问】此外,我们还通常把一个较长的时段称为时代,如“古代”“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同学们还能再列举几个吗
学生回答,教师肯定,如近代、现代、当代、工业时代等。
【提问】如果想知道某一个历史事件历时多长时问,如何计算时问长度呢。请同学们先算一算下面事件分别历时几年:鸦片战争1840—1842年;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公元前206年西汉建立,220年东汉灭亡。
学生回答时说出计算方法。教师纠正或肯定:不跨越公元前、后,只需要两个数字相减就可以;如果跨越公元前和公元后,则是两个数字相加再减1。
【叙述】最后我介绍一种特殊的中国古代纪年方法,就是皇帝年号纪年。年号是封建帝王纪年的名称。西汉中期汉武帝刘彻开始采用年号纪年法,他的年号叫“建元”,于是记为“建元元年、二年………‘建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年号。汉武帝在位54年共有11个年号;唐高宗在位33年,用了14个年号;武则天在位20年,取年号17个,是我国历史上改年号最多的,什么“天授…‘如意”“长寿”“长安”等等。从明代开始,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直到清朝灭亡。由于年号不变,人们便用年号来代称某个皇帝。如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习惯称为康熙皇帝。中国古代文献就经常采用以皇帝年号纪年的方法。同学们还能列举几个皇帝年号吗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肯定并适时鼓励。
【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能说得出哪些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吗
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和评价,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
【承转】接下来我要考考同学们,比一比谁最行!
【展示】题目。
一、读下面一段历史资料,说出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
“虽然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已有大量出土,但是考古工作者仍然怀着极大的兴趣探求中国最甲的陶器。人们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发现了一些线索,例如1974年在江苏神仙洞洞穴遗址发现了一块长2.5厘米、宽1.8厘米、厚O.5厘米的陶片和一颗更小的陶粒。……景德镇瓷器在清代时成就比较突出,康熙年间的青花、五彩,雍正、乾隆年问的粉彩等品种,艺术成就都超过了明代。”
二、按时问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1.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
2.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
3.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4.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5.1世纪,基督教产生;
6.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三、请用不同方法表述下面的时间:你的出生年;今年。
四、计算:
1.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公元前207年秦朝火亡,秦朝总共存在r儿年
2.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他历时几年
3.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73年班超出使西域,前后相距几年
学生独立书面完成,之后同桌两人互换批改。教师巡视,及时关注学生中普遍性的错误,并引导正确率高的同学帮助错误较多的同学订正。
【提问】现在每个同学都是老师,请你们评价一下你的I司桌表现如何
学生从做题的正确率、批改态度、帮助同学的态度等方面评价,并着重针对其错误之处指明正确的解法和说法。教师总结反馈,以肯定和鼓励为主。
(课堂总结)
【提问】“学以致用”。最后我建议同学们不妨按照课本图5—13制作一个年代尺,把你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重要事件标识出来。
学生先罗列出重要事件,再制作年代尺一一标出来,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哪些同学愿意把你的杰作向大家展示一下
【展示】学生制作的年代尺。
第二课 身边的故事(1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不同种类的图片和资料的描述,在观察、比较中分析和感受家庭、学习生活的变化。
(2) 能选择自己衣食住行和学习用品等方面的事例,描述它们的历史发展过程。
(3) 能设想未来生活的变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描述身边熟悉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
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提问】今天上课之前,请同学们留心一下,现在你们大多使用哪些种类的笔
学生回答,如钢笔、圆珠笔、铅笔等。
【叙述】你们知道以前的笔是什么样的吗 最初,古代人们用贝壳、树叶、绳结来表示各种事件。后来,人们学会用芦苇管在松软的沙地上写字。商代时,人们用兽骨或石头刻文字,这种“骨刀”就是一种古代用笔。再后来人们用木棒蘸着漆在木板、石头上写,但这种书写工具过于笨重。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发明了为文化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书写工具——毛笔,此后又出现钢笔、铅笔、圆珠笔、粉笔。随着科技的进步,还出现了电子表笔、字典笔等先进的书写工具。
【承转】不仅笔是如此,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物从家庭、衣食住行到文字书籍、书写工具,都经历了逐渐发展变化的过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身边的变化故事。
(新课教学)
第一次观察:学生观察课本上三组图片:图5—14 20世纪初期(晚清时期)的一个家庭;图5—15至图5…17;图5—18至图5—20。
【提问】(1) 现在的家庭与照片上的晚清家庭相比有哪些不同
(2) 第2、3组图分别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回答,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教师归纳。
【提问】从占到今人们的“衣”和“坐”呈现出什么样的变化趋势
学生以回答的方式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观察课本图片和现代人们服饰、坐具的特点出发思考。
【归纳】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人们身着窄衣小袖,一千多年前唐朝妇女穿着宽袍大袖的华服,一百多年前清朝满族妇女身穿旗袍;汉代人们席地而坐,魏晋时期人们盛行坐榻,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人们普遍高坐椅子。再把它们和我们现代相比,无论衣着打扮还是生活方式都朝着舒适、时髦、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变化发展。
第二次观察:学生观察课本第llO页反映中国汉字演变过程的图表和第11l页图5—2l“图书的发展”。
【提问】(1) 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是什么 中国汉字呈现出什么样的演变特征
(2) 现代有哪些图书 在纸制图书出现之前,我国还有什么样的书
学生结合图和文字说明回答,同学互相补充,教师明确。
【提问】假如没有文字和纸,我们的生活会遇到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后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生活考虑问题,即情境假设,如交流速度慢、效率低;没法看书、读报,生活会变得枯燥无味;出门旅游时会经常迷路等。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教师就应给以肯定和鼓励。
【承转】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假如没有文字,会给我们的现代生活带来数不清的问题和麻烦。我为同学们另外搜集了一些有关文字和书籍的历史资料和图片,请大家跟随我走进“历史博物馆”。
【展示】“结绳”图和“木刻”图。
学生看图,猜测它们的用意,教师解释。
【总结】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们往往用这种物件或图画来传递信息,帮助记忆。
【展示】“甲骨刻辞”图。
学生看图辨认。
【总结】甲骨文是距今约3600多年的商朝的文化产物,商朝统治者迷信鬼神,做事前往往用龟甲和兽骨占卜吉凶,刻在上面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商朝灭亡后,甲骨文被埋在地下三千多年,直到清朝才被发现。为了便于更多的人书写,文字又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进入南北朝以后,楷书成为主要的字体,之后汉字字体就没有很大的变化了。
【展示】“竹木简”图、“楚帛书”图、蔡伦图像、“东汉造纸”流程图
学生看图说竹木简和帛书的优缺点。
【总结】东汉宦官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使书写材料一改以前的笨重、昂贵、粗糙而变得轻便、价廉、光滑,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书籍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纸张成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造纸术先后传到亚洲其他国家、北非和欧洲,相继取代了纸草、羊皮等书写材料,至今纸张仍然是全世界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纸制图书也足最常见的书籍了。
【承转】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图片和分析问题了解了服饰、座椅和文字、书籍的大致发展过程,除了这些,我们身边的、牛活中的每一件事物比如交通工具、生活用品、住房、饮食、学习用品等电都有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追踪一下从你出生记事到现在身边事物的演变发展过程。
学习小组分组讨论,要求每个学习小组确定某一个方面或事物谈变化;每组确定召集人、组织者、代表发言人;讨论时要联系自己从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和资料,包括课前对长辈的调查结果;尽量提供具体事例;时间在5分钟左右。教师巡视观察小组讨论的进展。
【提问】请各组代表发言。
代表发言后,要求其他组成员评价或补充,教师归纳。
(课堂小结)
【提问】几年、几十年前人们没有想到我们会看着彩色电视机,拿着手机,用着电脑。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几年、几十年、几百年或更远的将来,我们的生活和身边的事物会变成什么样的呢 请发挥你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畅想未来的变化,并用一句话总结你的想法。
学生自由交流后回答,教师给以大胆肯定和鼓励。
【总结】变化是永恒的,身边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生活的历史,变化的轨迹。愿同学们用实际行动去编出更多更精彩的生活故事!
第三课 社会变迁的轨迹(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根据图文信息归纳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脉络。
(2) 能够运用年代尺、图片等各种资料,叙述中华文明延续的基本线索。
(3) 学会制作年代尺表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4) 通过具体史实的学习,产牛关注中华文明发展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脉络和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特点。
教学难点:农业文明、文明时代等概念。
重点分析:本节课从360万年前原始人类足迹开始,展示了古代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进入文明时代后,课本展示了文明发祥地的灿烂文化,从历史发展的不同层面突出了中国文明时代丰富的文物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篇章。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使学生能宏观地看待历史问题。从时问的角度看,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许多灿烂的文明曾经繁荣,而古老中国的文明不但源远流长,而且一直绵延至今,成为人类历史上惟一没有被中断的文明。从学生角度看,从世界拉近中国,从宏观世界看微观世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本以时问为序,以典型事例来展示和说明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教师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突出中华文明的内容和特征,从而抓准本课的重点。
难点分析:对概念的理解是七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较难达到的,特别是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农业文明是建立在原始农业生产的出现和发展基础上的,是人类早期进步的重要标志。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开始了原始的农业生产,如开始种植麦子、玉米等作物。同时,人类开始驯养山羊、狗、猪等动物,有了原始的畜牧业生产。在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出现了村落,人类开始有组织的生产和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农业文明。值得注意的是农业文明在这一历史时期仅仅是开始而已,在以后的发展阶段,农业文明的内涵将被不断发展和充实。
学与教的过程
根据上述学与教过程的整体框架,设计教学实施环节九步,教学形式以讲述式和启发式为主。对各个环节中的师生活动,按教学步骤作如下详细的说明。
(引起注意)
教师可以用熟悉的北京人入手,通过课本的图片或200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等来导人。建议教师也可用美伊战争对古巴比伦文物的破坏的情景导入,用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到遥远的古代,创设古代情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从而为顺利完成本课教学创造条件。
(告知学习目标)
学生进入学习环境后,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6条(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学习目标)。教师应分析学习目标间的相互联系,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时树立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同时,树立问题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刺激回忆)
该环节为承上启下,为学生学习新知识起铺垫作用,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架起桥梁。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知识出发。可根据各校所在的位置来展开。如浙江省可用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陕西文化的内容更丰富,有半坡文化遗址、秦陵兵马俑等。又如北京可用北京人、山顶}同人等。如元特色的地区可从介绍汉字入手,联系到甲骨文的发现,引出中国古代文明。
(呈现新知识)
(一)从远古走来这部分,着重讲清以下几个问题:①了解几百万年前原始人类的活动,借助于化石(解释化石概念的内涵)。考古学家通常用发现的地点命名古人类,指导学生找出图5—22中的古人类,如中国的云南元谋人、北京人等。把这些古人类化石用年代尺排列起来,就向我们展示了人类不断进化的漫长历程。早期人类的发展历史远远长于跨人文明时代的历史之和。②人类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时间在大约l万年前到7000年前。农业文明遍及亚、非、欧、北美洲等。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定居生活创造了物质条件,于是就开始出现村落,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氏族部落。这些地方后来大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中国的黄河与长江流域也因独特的条件在1万年到8000年前孕育出了农业文明。③课本图5—23展示了中国丰富的出土文物。归类为长江流域的玉器、炭化稻谷,黄河流域的石磨盘、陶器,东北地区的辽宁女神像,这些文物说明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手工业水平及我国先民的文化水平和精神世界。所有这些,标志着中国在距今8000年到4000年前已经走到文明时代的前夜。
(二)跨入文明时代这部分从空间分布介绍,利用表格形式,指导学生凭借课本、地图、图片等材料,采用协作学习方式总体完成教学任务。
地 位 国家名称 大致年代 所在流域 著名遗址(古迹)
古埃及 公元前3000年左右 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
四大文明 古巴比伦 公元前18世纪 两河流域 汉穆拉比法典石碑
古 国 古印度 公元前25世纪 印度河流域 哈拉帕文化遗址
中 国 约4000年前 . 黄河、长江流域 如龙山文化等
欧洲文明发源地 古希腊 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 克诺索斯王宫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解释关于文明时代的概念,指明进入文明时代的时间是在距今6000多年到4000多年。特别需要指出文字、城池、宫殿、神庙和金属器具这些都成为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三)生生不息的中华遗产丰富多彩,世界其他地区古文明都先后衰落和中断,而中华文明却成一枝独秀,绵延数千载,从未间断。教师首先简要介绍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遗产。
文化名称 时 间 著名遗址
古希腊文明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 雅典卫城和帕特农神庙
古罗马文明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5世纪 万神殿和圆形竞技场
玛雅文明 3至9世纪 墨西哥丛林中的金字塔
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与上述地区古文明相比所具的特点有:①绵延数千载从未间断(时间上)。②丰富的文物遗存,浩瀚的古籍,世界上独一无二(内涵上)。教师按此两大特点首先从时间上帮助和指导学生在课本6块文字中获取信息,排成时间表:西周一春秋战国一秦帝国一汉朝一魏晋南北朝一隋唐一宋、辽、夏、金、元一明清。教师也可在前面加上:元谋人一北京人一山顶洞人一夏朝一商朝,以此来组成完整的时间顺序图。其次从内容上,指导学生根据文字和图片归纳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如从西周太保云鼎看出当时先进的青铜文化,从孔子画像及文字资料,知道春秋时期是中国占代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以此类推,不作一一叙述,详见知识结构图。
(提供指导)
指提供学生学习的指导。在这一阶段应向学生指明下列问题:①公元、公元前、公元后的划分方法,世纪的概念帮助学生树立时间概念。②农业文明、文明时代的概念。③化石、文化遗址对认识人类历史的重要性。④特别要强调古代人类发展的轨迹。⑤容易产生混淆的事件、地名等,如课本提到的埃及金字塔和玛雅金字塔,又如哈拉帕文化的摩亨佐·达罗城堡遗址。
(引发行为)
指引发学生的行为表现,来验证学习过程实施情况和学习的结果是否达成。引发行为的最常见的和直接的方法是口头提问,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也可设计情景,让学生作出行为表现。可设计如下问题:①用年代尺标出古人类进化和早期文明示意图。②农业文明出现的时间和表现。③叙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时间跨度)。④列举亚、欧、非、美洲具有代表的文化遗址。⑤用实例说明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⑥最早的文明发祥地有哪些相似之处等。问题设计可从点到面,也可从面到点。教师也可采用学生互相提问的方式,或放映图片促使学生回忆的方式来进行。
(提供反馈)
这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通过反馈信息,学生知道自己的理解或行为是否正确。有些知识如课本知识,学生能自动反馈;有些知识或问题,则需要教师解释。如:①古埃及人为什么建金字塔 ②最早的文明发祥地有哪些相似之处 ③秦始皇为何要兴建如此庞大的兵马俑等。教师采用的方式最好是提示、启发学生思考。形式上采取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课后去探究。
(评价行为)
在学生完成上述行为并得到反馈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学生相互提问题,教师评判。教师应以激励的语言,极力营造课堂的氛围。
(总结升华)
该环节是对前面所有环节的总结和升华。一般是在总结的基础上,将基础知识体系升华。向学生展示社会变迁知识结构图:
在完成总结升华后,教师应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下一节课的内容——工业文明。从而为下一课的启动埋下伏笔。最后,可用考古学家马拉克的感受“我闻到了时间……我闻到了世纪……我闻到了历史”来结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年代,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2) 掌握工业革命在欧美兴起和发展的年代,初步认识工业革命在世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 能够描绘发生全球巨变的历史轮廓。
(4) 掌握中华民族为救亡图存而奋斗的百年历程。
(5) 能够描绘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图景。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中国百年来的历史变化。
教学难点:工业文明。
教学重点分析: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起来,世界从此开始了巨大的变化。18世纪中叶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大生产为标志的,从发明和使用机器为开端,人类开始迈入了工业时代。它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从而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推动下,积极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发动了对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侵略和掠夺。中华民族也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历经沧桑。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迎来了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又一次带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了争夺更多的原料产地和更广阔的市场,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中国也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瓜分的重点之一。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20世纪上半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这是人类历史空前规模的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也同时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生产力观点,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正确分析历史事件。中国百年来的历史巨变,既是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斗争史,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富裕的革命和建设的辉煌篇章。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耻辱史,也是一曲中华民族复兴的颂歌。课本虽只有极少的文字来描写这百年的历史,但以较清楚的脉络记载了过去、现在,并展望了未来。要使学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又要帮助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学与教的过程
(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必须首先考虑的,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所有器官,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景。这一步可采取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历史图片资料,如:航海家的探险、攻占巴士底狱、火车机车的发明、火烧圆明园、日本偷袭珍珠港、南京大屠杀、开国大典等。可采用现代教学技术,让学生全方位感受,激发兴趣,导人新课。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后,教师归类为全球(世界)的巨变。用开辟新航路路线示意图,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和以蒸汽为动力的火车机车的发明、开国大典和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三组图片勾画出下列框架:
使学生通过图片资料创设的情况,构想出图片背景的历史,从而完成从信息到网络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图、看图的能力和有效利用信息反映历史主题的能力。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巨变,粗略地呈现历史,构建历史宏观发展的轨迹。
(引导发现)
这是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环节。可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按四大组分块完成。也可由班级集体共同探讨。“新航路开辟”可用图表法,引导学生去读图文。教师可设计如下
表格:
开辟的航线 航海家 时 间 结 果 影 响
到达非洲最南端 迪亚士 1488年 到达好望角 改变了世界各大洲和
到达印度 达·伽马 1498年 找到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各大洋的分割孤立状
到达西印度群岛 哥伦布 1492年 发现了新大陆 态,使世界各地的联系
环球航行 麦哲伦 1519—1522年 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日益密切起来
教师首先可完成迪亚士的远航,其他三条应引导学生逐步去收集。其间教师可补充下列内容:①哥伦布的黄金梦,美洲的由来。②麦哲伦海峡、太平洋的由来。③原来世界有联系的,如丝绸之路等。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发生了巨变,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在这个时代内课本阐述了下列几个问题:
(1)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7—18世纪英国、法国等国发生了革命。1789年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封建专制的堡垒,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在此影响下,一些国家也以不同形式进行了革命,人类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2)工业文明时代: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近代科学的兴起及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等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18—19世纪,从英国开始,西方国家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为动力的技术进步带动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促使西方国家迅速强盛起来。
(3)在西方国家工业文明飞跃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亚、非、拉国家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西方国家为了争夺原料和商品市场,对这些国家进行了侵略和掠夺,这也是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苦难的时代。北京的圆明园就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的衰落的见证。“时局图”则全面形象地描绘了19世纪末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惨剧。在全球巨变的时代,资本主义国复的争夺异常激烈,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场人类历史空前惨烈的大劫难,人性被歪曲,像德国法西斯建造如人间地狱的集中营,日本法西斯的南京大屠杀等,所有的这些都反映了世界的巨变。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框架中反映了被压迫的中华民族的斗争史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奋斗史,涉及一百多年的历史篇章,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图归纳:
(启迪探索)
本过程是对知识的深化和历史事例的理解过程。教师可采用设计问题或提供历史资料等方式来进行。如设计如下问题:①新航路开辟给世界历史带来哪些影响 我们从航海家身上看到哪些精神 ②如何理解工业文明 ③圆明园遗址为何是中华文明悲怆历史的见证 ④“时局图”是怎样反映中国近代衰落的历史 ⑤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大规模世界大战的原因 ⑥如何勾画中国百年来历史的轨迹 指出其中的巨变。⑦请你谈谈身边的变化。在该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去探讨去思考,努力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提供指导)
在上述三个步骤后,学生的知识需要整理,且需与教学目标相扣,教师需勾画完整的知识结构图(见第136页),对其中的相互联系作出合理的阐述,进一步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知识。教师针对第4阶段学生出现的问题,结合重点,需进一步点拨,针对难点如工业文明作说明。
(巩固反馈)
该环节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强化阶段。教师可采用适当的练习题(据教学目标设计)来进行。也可采用学生填图、列表格或学生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或者组织学生讨论,如:(1)中华文明为何能绵延数千载 (2)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影响。(3)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4)2l世纪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5)我们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些什么等。教师要当好裁判,作出合理的解答,解决学生存在的知识问题。
(总结升华)
这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和内容作系统总结。同时要结合上一节的内容,使学生更完整地形成人类社会发展轨迹的整体框架。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鼓励探索为主导的评价,促使学生不断去学习、探索,努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四课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献资料的表现形式,理解文献资料的重要性;
(2) 掌握文物的概念和重要价值,了解文物是如何被发现的;
(3) 初步掌握通过文献资料、实物资料等记载历史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文献资料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性、文物在反映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文物的概念、如何撰写历史。
教学重点分析:文献资料对学生来说是较为陌生、枯燥的,而文献资料的认识对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学习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是相当重要的。中同历史上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振兴中华民族的信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难点分析:把文物知识列为教学难点,一则是它的重要,不仅使我们能了解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而且能使我们再现包括文字产生以后的历史;二则是文物的保护意识急需培养。文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文物就是其中既珍贵又重要的部分。文物一旦被破坏,就不可能恢复到原状。通过学习要使学生懂得文物的重要性和树立文物保护意识。如何记载历史这个问题是广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记载历史的形式很多,可指导学生从身边的历史写起,如通过参观校史陈列室等方式来编写校史。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树立记载历史的严谨科学态度及培养学生人人动手撰写历史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深入社会调查研究、查看资料等,促使学生参与社会、认识社会和研究社会,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辨别是非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与教的过程
(激发兴趣)
这是教学的启动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教师可用最新的考古发现材料(电视、报纸的报道)来导入新课。也可用教师手中的实物资料,如古币、银元、古画、古字、古陶器等来导入。最简单的办法可直接用第三课中的图片资料。总体原则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进入课堂情景作过渡。
(呈现知识)
本环节采用概念教学策略,采用下列方法来展开:
甲骨文图一刻在乌龟壳、兽骨上的文字一中国相当古老的文字记载
居延汉简一战国、秦朝、汉朝和三国时期竹木简上的文字一最重要的文献资料
教师针对上述解说,还要另举例补充。如文献资料中有雕刻在石柱上的汉穆拉比法典、古代欧洲的羊皮书等用来扩大学生了解世界文献资料的视野。此外,教师还要对包括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他文字和音像资料作简单说明。其他文字资料如档案局的档案资料、人物日记(《雷锋日记》、《安妮日记》)、报刊(当地的报纸、历史上的报纸等)、图片(如《开国大典》)、音像资料如《开国大典》、“9·11”事件录像等。总之,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用反映学校历史的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来说明。这种文字和书籍资料把人们的活动、思想等记载下来,成为了解当时情况的重要资料。人们对文献资料的深入钻研,并结合其他资料,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历史,借鉴历史,服务现实。
文物就是过去的人们遗留下来的实物,也就是实物资料。文物包括课本中的埃及金字塔和殡船、周口店发现的兽骨、第一台计算机等。教师还应举出更多的例子。有条件的地方去当地文物部门借用当地的文物资料,也可用课本中的文物资料,如秦陵兵马俑等第三课的丰富资料,通过概念内涵的阐述,教师下一步要介绍文物的重要价值。认识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我们能依靠遗留下来的文物去了解遥远的过去。如:
埃及金字塔、殡船、木乃伊等一古埃及文明的历史见证
周口店发现的兽骨一北京人已使用火的历史见证 帮助我们了解文字
长江流域的炭化稻谷一中国种植水稻的历史见证 产生以前的历史
黄河流域出土的陶器一中国手工业发展水平的历史见证
通过阅读卡“碑文的破译揭开古埃及神秘的面纱”一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应该指出的有三点:①文物并不都是古老的。涉及对概念的理解。例:1946年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②文物的发现、挖掘等离不开考古学家。③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文物,我们要学好知识,善于发现文物、保护文物。
(传授技能)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这两个概念及内涵,并展示下图:
具备上述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传授学生如何去撰写历史。教师典型示范:从学校的简介人手,说明校史的写作方法。由此类推可以写班史、个人的历史、家庭史、家族史、社会史、村落史等。教师示范学校文献资料和实物,加以归类,与校史相对照。在撰写中要提醒学生:①历史的真实性:是过去事件的真实记载,不是编小说。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秉笔直书的史官”一文。②历史的科学性:历史学科本身是一门科学,科学是严谨的,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历史。教师可用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态度或用历史一词的解说来说明。
(培养应用)
在学校已经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后,学生应进行练习训练。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①文献资料有哪些类型 ②文献资料为什么重要 ③什么是文物 ④文物为什么重要 ⑤我们如何去发现文物 这些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属于一般性的反馈。第二步,教师要设计较高层次的训练题,如分小组,分别写校史、班史、个人的历史等形式。要求学生人人动手。教师要组织课堂集中反馈,营造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人人行动起来,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去观察社会,去调查社会,去反映社会,去撰写历史。
(总结迁移)
总结在激励学生的基础上,对本课知识网络化,特别要指出其重要价值。教师还要进一步进行科学性的教育,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此外,教师还应指出除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外,还有其他的资料可参考,把知识体系延伸到下一节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口述资料的意义和如何利用口述资料。
(2) 理解口述历史的概念。
(3) 理解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口述资料、原始资料。
教学难点:传说中的历史。
教学重点分析:历史资料丰富多彩,在绝大部分人眼中只有文献和文物是历史资料。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到口述资料也是重要的历史资料,在缺乏较为翔实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的情况下,口述资料就更为重要,特别是对一些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进行研究。大量生动丰富的口述资料是对历史文献的重要补充,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丰富历史的内涵,是人们丫解历史的重要依据。
原始资料即第一于资料,足文宁、实物和口述资料中比较直接的证据。在一般情况下,是人们研究历史首先必须参考的,它在历史资料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原始资料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有原始资料、档案、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遗物等。研究历史是要全面地运用好所有的原始资料,综合地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才能揭开历史真实的面纱。
教学难点分析:世界文明史上的传说举不胜举,人们往往认为只不过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而已,是人们杜撰的小说。中华文明史上的传说也很多,如课本提到的牛郎织女、端午节赛龙舟等。这些传说虽然并不等于历史,却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历史观,而且,充实了历史的血肉,使后人更全面地了解历史。许多传说从不同的侧面勾画出真正的历史,成为人们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学与教的过程
根据上述教与学的整体构思框架,教学过程分五步进行。
(创设情景)
要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必须具有一个前提条件——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之源。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方法很多。可采用本地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也可用全国流行的传说来进行。如中国古代四大民问传说:(1)牛郎织女;(2)孟姜女的传说;(3)白蛇传;(4)梁山伯与祝英台。浙江当地的其他民间传说:(1)西施;(2)西湖民间故事材料;(3)彭公的传说等等。教师可选用一个或两个,采用多媒体形式来感染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营造一种激发学生去想、去讲、去探究的气氛。
(刺激探究)
这是本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步骤。自主探究的条件具备后,学生就有了表演欲。如何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方法很多,在这里只表述其中的一种。首先,接着第一步的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说一说与历史资料有关的传说和故事。如端午节的由来,春节的传说,当地的风俗习惯的由来等。也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历史、家庭的历史(可先发调查表)等。要求是人人动口,充分表演,形成课堂气氛的高潮。其次,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教师要从课外引向课堂,用过渡的语言,如:同学们讲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和传说,与我们要学的内容相符吗 是否属于历史资料范畴呢 让学生看一看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这一步中,教师也可在多媒体巾打出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口述资料、传说、口述历史、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等概念。通过一定时间的阅读和理解,学生会自动纠正一些错误的观点,初步理解一些概念,逐步达到自学的目的,完成初步自主探究。
(激发行为)
如果说上一步是自主探究中的“自主”的话,那么这一步则更多的侧重于探究。在学生有了必要的知识、在讲了许多材料的情况下,采用三步来激发学生去探究。首先,采用议一议的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事件让学生个体自己在课堂上来分析说明自己的观点。注意让学生应用课本知识,要讲出道理、说出事实。如结合上一课的内容来解说则更好。第二阶段分小组来议一议,充分发挥小组的团队优势,小组讨论,互相探讨,局部地解决一些疑点。其次,采用辩一辩的方法。这一步可用多种方式来进行。如争论焦点比较集中,可采用辩论赛的方法进行,分正方、反方两大辩论队来进行,教师扮演裁判。如果争论范围、内容比较分散,采用学生自己评价自己、自己评价他人、他人评价自己的互评形式。学生个体之间进行辩论,自由发言,学生自评自辩营造课堂的探究氛围。最后,激发学生行为表现的另一种方式是让学生动一动,做一做。动手写当地传说故事,风俗习惯,展示一下自己家庭三代人的情况调查表等形式。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延伸到现实生活,把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提供指导)
在学生完成自己学习探究的重要步骤后,教师需提供学习指导,对知识、方法及行为作一个正确的引导。本节课讲授的历史资料知识构成如下图:
还要帮助学生释疑,讲清重点,突破难点。这节课主要是几个有关历史资料的概念及资料的价值问题。教师应重点讲清以下几点:
(1)传说的概念。传说大多是人们长时间口耳相传的产物。它不等于历史,但是口述资料,是对历史文献的一种补充,使人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
(2)口述历史是把人们讲述的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记下来。口述历史记载大多是真实的,可以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美国曾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口述历史调查,后来这些口述历史资料成为这段历史的补充资料。
(3)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是相对而言的。第一手资料也被称为原始资料,是比较直接的证据,它包括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遗存实物等。第二手资料是比较间接的证据,包括后人的说法,后人写的历史著作等。
(4)历史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和口传资料,只有凭借和利用这些资料,我们的大量故事才不断被发现、被记载、被传承下来。教师还需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各种历史资料。有大量关于长城的多种资料,时期不同、说法不一,只有对不同资料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比较全面、真实的结论。又如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是虚构的,但后人还是在长城附近修建了姜女庙。它是广大人民修筑长城的历史见证,也反映了修筑长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又如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反映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也反映了当时真实的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状况等。教师对学生的看法特别是错误的看法应加以纠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全面看待历史资料的观念。
(迁移升华)
这是第四课的结尾部分。教师首先要对整个第四课内容进行总结,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向学生说明,只有充分地利用历史资料、认真地研究历史资料才能了解历史的真实,同学们要亲自动手去记载自己身边或者其他的生活故事,去传承文明。只有通过更好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才能全面地了解历史,才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生活。
综合探究五 探寻身边的历史(1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信息传递发展历史的学习,掌握从各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
(2) 通过埘各种历史资料的分析,了解我们身边历史的发展轨迹。
(3) 通过对社会调查和课堂探讨,感受现代邮政等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4)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培养协作精神和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尝试收集和分析历史资料。
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究身边历史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保存、处理和评价社会信息是《历史与社会》课程的重要目标。本课通过尝试收集、整理历史资料,识别和运用各种图表,阅读和分析文字材料,促使学生通过自主的、合作的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逐步掌握初步认识社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典型探究活动,通过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社会调查,不但要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悟身边的历史,逐渐形成一种探究历史事物的能力,而且要促使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走入社会、融入社会、认识社会。
学与教的过程
(说一说)
根据课前布置收集交通工具的有关资料,让学生个体或学生小组用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可以用图片、文字资料、实物、音像资料等来说明。学生的说明可从身边开始,如汽车、飞机、火车、轮船、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等,追溯到马车、人力车、木排、竹排、帆船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说得有趣,说得生动,说得明白,充分探寻身边的历史。教师要因势利导,营造课堂学习主动探究的氛围。
(读一读)
在学生完成收集资料到自主探究的第一步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入课本,开始第二步教学活动。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
(1) 简要说明信息传递的发展历史。
(2) 我们通过哪些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历史。
(3) 除了课本所讲的占人传递信息的方式,你能说出其他方式吗 其中常见的方式是什么
(4)请你设想将来人类将主要采用何种方式来传递信息 使学生带着问题去熟悉教材,去研究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问一问)
第三步进行学生的主动探究。让学生对上述设问和课本的问题进行回答,学生问答可以
反问的形式由另一学生来回答。师生提出质疑,促使问题深入研讨。如:上述四则资料分别属
文字资料、口头传说、实物资料中的哪一类 “鸿雁传书”、“春鸟传书”、“鲤鱼传书”等传说的真
实性如何 能成为理性的传递信息的工具吗 这些美好的传说资料告诉我们什么信息,等等。
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之间的互问,互相探讨,加深对课本的理解。
(议一议)
在学生、教师互动的基础上,根据班级不同的人数分成若干讨论小组开展讨论。讨论建立在上一环节的问题上面。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要体现小组协作精神,充分展开讨论的话题,要在学习小组中初步形成带有导向性的观点。每个小组由组长牵头准备发言和汇报,其他组员进行有效的补充。这跟研究性学习中的汇报研究成果类似。这是一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关键在于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形成。
(辩一辩)
这是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的一种形式。给学生以足够的思维和空间来解决学习过程中较难解决的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可根据班级和辩论问题的具体情况来安排。如可讨论下列问题:(1)传说故事的可信度。(2)邮政的“制度化”对于信息的传递有什么影响 (3)假如没有传递信息的方式,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4)将来传递信息的方式将会发生何种变化,等等。教师可选择其中之一,或对其中之一加以改造作为辩论的主题。辩一辩可采用正、反两方辩论赛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因势利导,促使课堂合作、互助、民主、开放氛围的形成。
(评一评)
没有反馈的评价不能算是全面的评价。教师在评价反馈上述学生行为表现时必须尊重学生,要公正、公平、虚心鼓励、肯定和表扬等正面强化为主。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教师的总结评价是十分重要的。教帅在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评一评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不是对结果的评价;
(2) 评一评是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评价,不是对功过的评价;
(3) 评一评是对本堂课的总结升华,不是对课本知识的重复;
(4) 评一评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去不断研究、探究。
第 17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