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8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7-03-27 07: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 十 九 课中国近代
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 謇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1905年张謇在南通创办的资生铁冶厂南通博物苑·大门 南通博物苑·南馆 南通博物苑·中馆南通博物苑·北馆 我们从张謇“实业救国”中,想到了什么? A、目的:抵制列强对中国人民的剥削,发
展本国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B、情怀:国家民族利益重于个人利益,主
动放弃高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
实业。
C、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列强的
“倾销”挤垮破产。
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但是历史也证明了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很难战胜内外反动势力(内:封建势力;外:帝国主义)的压制和阻挠。1874年,成立的江苏苏纶纺纱局1894年祝大春在上海创办的源昌丝厂苏经缫丝厂仁昌缫丝厂荣德生(1875—1952)荣宗敬(1873-1938)福新
面粉厂面粉厂外景面粉厂车间福新面粉厂产品《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简表》 动脑筋 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
制度,使民族资本阶级受到鼓舞;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列
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
济的掠夺;
C、使用国货,抵制洋货运动的展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
A、发展进程艰难曲折
B、发展程度极不平衡
(地点集中于沿海沿江工业城市,
类型集中于轻工业)
C、发展水平整体落后
带有显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