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上(2)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5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是 (朝代)诗人 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1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次北固山下( )(2)风正一帆悬( )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本文选自《 》,是南朝宋 (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1分)
5.文中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文末“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2分)
6.用自己的话说说元方对友人的评价,我们从中可以明白什么道理?(2分)
7.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元方的性格特点。(2分)
8.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元方却“入门不顾”,使得客人尴尬至极。针对这种观点,说说你的看法。(3分)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5分)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9.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1分)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
10.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只允许回答三个)(2分)
(1)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 ??)
(3)而忘操之(???? ??) (4)反归取之( ????)
(5)何不试之以足(???? )
11.《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斗蚊记??
朱成玉
18岁的时候,我恨过一只蚊子,恨之入骨。
一只蚊子。是的,我确定,仅此一只。前半夜没有睡踏实,没有让它得逞,可它像个念经的和尚,隔几分钟就跑来耳边“嗡嗡嗡”地诵一段经文,直让人恨得咬牙根儿,起身点灯,妄图找到并结果了它,可是这家伙不按套路出牌,行踪诡异,闭灯它出来,开灯你就怎么也找不到它。任凭你瞪大眼睛挨个角落搜寻,也寻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只好闭了灯接着睡,祈祷它不再出来敲它的木鱼。可那蚊子执念深重,不喝到我的血哪肯罢休,迷迷瞪瞪中感觉到那家伙又出现了,飞到我的左耳边念起大悲咒,一个巴掌拍过去,以为拍死了它,没等高兴呢,又飞到右耳朵边念起金刚咒,又抡起右手,猛地又是一巴掌。仿佛自己面对的已不是一只普通的蚊子,而是有了些许仙味儿的得道高僧。这一晚,“啪啪”地不知道给了自己多少巴掌,像一个犯了多大错的人,在那吃后悔药呢!可就算把自己拍到耳鸣,拍到眼冒金星,还是免不了被叮咬的结果,那一刻,我诅咒全世界的蚊子都死光,哪怕因此让自己折寿都在所不惜。
蚊子吃饱了,找地方消化去了,我却开始了痒痒挠的营生。迷迷糊糊总算睡着了。
天还没亮,我还是被痒得受不了,醒了。“不行!”我忽地坐起来,我要找到它,我要报仇,我要把这该死的蚊子碎尸万段!这有点儿像堂吉诃德与大风车决斗的架势。在窗帘后面的墙角,我终于发现了这个罪魁祸首,挺着鼓鼓的肚子,正美美地睡着。我所有的愤怒都集中在一只手掌上,一记“朱砂掌”拍过去,真的就朱砂飞溅了,高僧圆寂,洁白的墙上瞬间开出一朵血淋淋的梅花来,以示缅怀。
父亲听到我在屋子里噼里啪啦的,走进来,看到我头发蓬乱,眼圈发红。料定是被蚊子叮咬了,赶紧给我抹了点儿牙膏,从小到大,父亲一直用这法子给我止痒。我恨得不行,甚至有些激动地和父亲说着我的怨言。“别让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影响了你的情绪。”父亲说:“它咬你是半夜里的事儿,可现在,你仍然被咬着!”
是啊,父亲的话让我猛醒,我们生活中不经常会有这样那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吗?这些小事儿不是和被蚊子叮咬一样吗?实在不值得大动肝火,如果被那样的事情叨扰了,大不了就挠挠痒,过去就算了。
“你看,你也不是什么都没得到,看看窗外。”父亲正在指给我看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它红得耀眼,像一个巨大的蛋黄,金灿灿地冒出头来。它是所有人的蛋黄,是所有人的精神早餐!
是啊,很久没有看过日出了。高考落榜以后,每天早上习惯了睡懒觉,如果没有这只蚊子,我还不可能起这么早,也就看不到美轮美奂的日出了。是它使我成了那一天最早看见日出的人之一。借着那晨曦的光鲜,我的脸跟着生出红晕,这一次,不是因为愠怒,而是因为感恩,感恩父亲的正面引导,感恩蚊子的反面说教。
就是从那天起,我拿起笔,开始了我的写作生涯。一直到今天,从未间断。现在看来,那次高考落榜,于我来说,也不过是被蚊子叮咬了一次而已。
18岁以后,我没有恨过一只蚊子,尽管还是一再地被它们叮咬。可是生活中,有谁没有被蚊子叮咬过呢?还好,这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扰乱的只是我的一小段时光,岁月并没有被它咬瘦半分。
12.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对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4分)
(1)可是这家伙不按套路出牌,行踪诡异,闭灯它出来,开灯你就怎么也找不到它。
(2)父亲正在指给我看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它红得耀眼,像一个巨大的蛋黄,金灿灿地冒出头来。
13.被蚊子叮咬是常见之事,文中的我为不让蚊子咬到自己,除了“恨得咬牙根儿”外,还做了哪些事?请分条概括回答。(4分)
14.请根据本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结尾段的理解。(4分)
15.作者将自己高考落榜一事,看作只不过是蚊子叮咬而已。在生活中,你会将曾发生过的哪件事视为如蚊子叮咬一样?请用流畅的语言把这件事写下来。(4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①盥洗,这是每个人日常起居最先做的功课。早在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已形成了这一习惯。《礼记·内则》云:“鸡初鸣,咸盥漱。”说明古人有早起盥洗、漱口的习惯。那时筷子还没有被广泛使用,就餐时人们往往共用一个盛饭器,以手抓饭,所以饭前也需要洗手。除此之外,盥洗还是古代仪礼之一,用水使手洁净,以示对神对人的恭敬。那么,古人又是怎样盥洗的呢?有哪些细节可值得我们后人借鉴?
②古汉语“盥洗”一词,所指的范围较广,当然主要是指洗脸和净手,与我们今天使用的词义相近。不过,古人把盥洗用具归在礼器一类,故具有相应的礼仪性质。这一点,又与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盥”字甲骨文,是一上下结构的会意字。上面,是手的象形,下面,为一有水的盆。两者相合,像一只手放在盆里承水冲洗。造字本意就是在盆里洗手。金文与甲骨文字形相近,但又有所不同。上面,由原一只手变成两只手,而盆里的水则由水滴变成,像有水从上倒下,两手接水冲洗;下面(皿)是接水的容器。
③《说文解字》曰:“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云:“盥字的甲骨文字形从爪,在皿中,象于皿中澡手之形。”“盥”字初文反映其本义仅指洗手,后来词义扩大,洗脸洗手均称为“盥”,如盥栉指梳洗,盥沐指洗脸,而现代的盥洗室,是既可洗手也可洗脸,爱美女性还可用来化妆的。
④从“盥”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我们可大致知道古人是怎样洗手的。那时洗手的器皿主要有两件,且是配套的:一件叫匜(yí),用来往手上浇水;一件是盘,用来接洗手洒下来的水。匜和盘都是盥洗用具,前者注水,后者承水,两者相互配套。先秦时期,匜、盘多以青铜制作,十分精美,这在先秦乃至秦汉的墓葬中常有发现。匜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其形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瓢,底部常铸有三足或四足。青铜器中的盘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到战国时才连渐消失。
16.请给上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17.第③段中划线部分除了运用作诠释、举例子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段中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什么?(4分)
18.仿照示例,从“歪、休”两个字中任选一字加以解说。(3分)
示例:“盥”字,上面是手的象形,下面表示有水的盆,意思是在盆里洗手。
五、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19.文段选自《 》(书名),作者是 。(1分)
20.文中的“他”指的是,他是一个的人。(2分)
21.请你从所选的这部名著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2分)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上(2)参考答案
1. 唐代 王湾
2.⑴停泊⑵挂
3.示例: 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④ “生”“入”用拟人手法,富有情趣。
4.①世说新语②刘义庆
5.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礼貌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在这两方面友人都站不住脚,所以“友人惭”,只好向元方道歉。
6.①和别人相约在正午,但是没有如期赴约,这是不守信用;对着孩子辱骂父亲,这是不守礼仪②与人交往要诚实守信,更要恪守礼仪。
7.元方:聪明、勇敢、识礼、有节。
8. (3分)答案不要求一致,但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及理由,要言之有理。有明确的观点(1分),并且能够有理有据地进行分析(2分)。参考示例1: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参考示例2: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各;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9.(1)dúo量(长短)(2)dù尺寸尺码
10.(1)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2)至之市(到、往)(3)而忘操之(脚的尺寸)(4)反归取之(脚的尺寸)(5)何不试之以足(鞋子)
11.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译文】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的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他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一试鞋的大小呢?” 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会相信自己的脚。”
12.(1)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写出了蚊子狡猾善躲藏的特点。
(2)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初升的太阳比作蛋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初升太阳的独特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树立起的希望和信心。
13.搜寻每个角落,发现蚊子没留下任何蛛丝马迹;用巴掌左右拍打,拍得自己耳鸣眼冒金星;没打到蚊子,最后还是被咬。
14.作者认为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难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小事,就如蚊子叮咬一样,给自己带来的痛或不快都是暂时的,都不会影响以后的人生。
15.符合题意即可。
16.示例一:盥洗。示例二:“盥洗”释义。
17.作比较。(1分)突出了“盥”字词义扩大的特征。(2分)
18.示例一:“歪”字,上面是“不”字,下面是“正”字,意思是不正,斜,偏。
示例二:“休”字,左边是“人”字,右边是“木”字。意思是人靠着树休息。
19.《朝花夕拾》鲁迅(周树人)?;
20.范爱农倔强耿直、愤世嫉俗、负责任但穷困潦倒。
21.示例:①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我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阿
长虽然粗俗,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难题。②阅读《藤野先生》,我赞赏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也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③看完《五娼会》,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一场难得一遇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顺应儿童的天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言之有理即可。写出两点及以上得2分)